首页 > 资讯 > 肥胖的中国标准

肥胖的中国标准

肥胖的中国标准

肥胖预测为21世纪的流行病和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这是

1999

10

月在我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传

出的最新消息。

专家们在讨论这个世界性健康难题时,提到对肥胖标准的新认识,认为欧美、亚洲和中国,由于人

种和生活环境的差,也应有各自不同的肥胖标准。因此,目前延用的世界通用肥胖标准并非真正是“通

用”的。

一、世界肥胖标准

目前全世界都使用体重指娄(

BMI

)来衡量一个人胖或不胖。计算的方法是:

BMI=

体重(公斤)÷

身高(平方米)

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世界标准是,

BMI

18.5

24.9

时属正常范围,

BMI

大于

25

为超重,

BMI

大于

30

为肥胖。

然而,与会专家指出,这个体重标准是根据欧美白人为基准制定的,对亚洲人不一定适用。

二、亚洲肥胖标准

亚洲人体型偏小,用

BMI18.5

24.9

的世界“正常范围”体重标准来衡量,就不适宜。比如:日本

人当

BMI

24.9

时,高血压危险已经增加三倍;在美国的日本人,

BMI

大于

23

时心血管病危险就开始

明显增加;香港地区的中国人,

BMI

23.7

时死亡率最低,再高时便开始上升。这说明,体重指数正常

上限

24.9

的世界标准,对亚洲人来说显然过高。

那么,

亚洲人的肥胖标准应该是多少?专家们认为。

BMI

18.5

22.9

时为正常水平,

BMI

大于

23

为超重;

BMI

大于

30

为肥胖。这样,亚洲人的正常体重指数上限比欧美人要低

2

个指数,

其差别不谓不

大。

三、中国肥胖标准

我国专家认为,中国虽属亚洲人种,但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上限却应比亚洲标准低些,在具体运用

体重指数判继与不胖时应区别对待。

因为我国人的肥胖有两大特点:

体型小,

指数小;

肚皮大,

危害大。

体型小决定了体重指数的正常上限要低些。

一项针对中国的调查表明,

BMI

大于

22.6

的中国人,

平均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都较

BMI

小于

22.6

的人增高,而有益于人体的高密度蛋白胆固醇水平

却低。

因此专家们认为,

我国人正常体重指数上限不应大于

22.6

应比欧美的

24.9

和亚洲的

22.9

还低。

有专家建议,中国人体重指数的最佳值应该是

20-22

BMI

大于

22.6

为超重,

BMI

大于

30

为肥胖。

腹型肥胖比例大是中国人肥胖的特点和潜在危险。国人体重指数超过

25

的比便明显小于欧美人,

但腹型肥胖的比例比欧美人大。研究中发现,体重指数正常或不很高的人,若腹围男性大于

101

厘米、

女性大于

89

厘米,或腰围/臀围比值男性大于

0.9

、女性大于

0.85

的腹型肥胖者,其危害与体重指数

高者一样大。

这就提醒人们在判断胖与不胖和危害大小时,不仅要重视指数的高低,更要测量腰围的粗细,因为

中国有自己特有的胖法。

许多人尤其是一些女士,对体形美有一种不正确的观念,就是越瘦越美。其实消瘦是有危害的。人体内

的肌肉、脂肪含量过低,体重低于标准体重

20

%以上即为消瘦。

(结合介绍

BMI

指数(身体质量指数,

简称体质指数

英文为

Body Mass Index

,简称

BMI

,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

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

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

BMI

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相关知识

肥胖症的中国诊断标准是什么?
中度肥胖的标准
肥胖的标准
肥胖的分级标准
肥胖的判定标准
重度肥胖的标准
超重和肥胖的标准
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衡量肥胖的标准
肥胖诊断标准

网址: 肥胖的中国标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1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