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科普夏季健康指南:守护身心清凉一夏

健康科普夏季健康指南:守护身心清凉一夏

最近持续高温,您的身体是否也发出了‘警报’?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夏季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也是中暑、肠胃炎等亚健康问题的‘危险季’。要多掌握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在炎炎夏日中保持身心健康。

Q:夏天来临,天气渐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特别是老年人,请问有哪些早期信号需要格外警惕?生活方式上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面又该注意些什么?

A: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吉训明

在生活起居方面,在夏天,老年人要保持足够的睡眠,建议中午适当休息,时间不要太长,20分钟为宜。每天要保持适量运动,最好在早晚天气相对凉的时候。运动的形式以游泳,爬山,步行这些比较舒缓的运动为宜,不要过度出汗,以微出汗为度,或者心率不要超过110次/分。

特别是夏天由于天气昼夜的变化,要注意定时检测您的血压、血糖、血脂,一旦有异常,一定要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调整,应该做好每次的记录,形成自己的档案,提前做好个人的健康监测及管理,特别是老年人。老年人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Q:夏天到了,很多人都有“吃坏了东西”腹泻的经历,请问腹泻是否就是因为“吃坏了东西”?应该如何预防?暑假将至,外出旅行时,饮食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A:北京市疾控中心研究员杨鹏

并不是所有的腹泻都是“吃坏了东西”,“吃坏了东西”只是导致腹泻的原因之一。腹写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较为常见,由多种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通常通过污染的食物或者饮用水传播

夏天天气炎热,腹泻高发。如果腹泻病情不重,一般通过调整饮食、休息或对症治宁即可改善;严重者,尤其是出现脱水症状,比如口渴加剧、皮肤干燥、尿量明显减眼窝凹陷,有时还出现头量、心慌这些症状。

并且要避免喝生水,喝烧开后的水,或者选用卫生合格的桶装水、瓶装水。还有就是要注意食品卫生,生熟分开,在冰箱中,生的、肉、水产品应密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要及时储存在冰箱中,但是储存的时间不宜过长,再次拿出来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Q:请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另外,有些人认为“运动后大量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能减肥”,是这样吗?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夏天该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A: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李友山

夏季多出汗,可以帮助减肥,这实际上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出汗是我们人体自然调节体温的一个方式,出汗主要消耗的是我们的水分和电解质,对脂肪其实并没有消耗。运动后,我们通过补水,体重自然就会恢复了。如果说您为了减肥而刻意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容易出现比如乏力、低血糖、心慌心悸等症状,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态合理运动。

像高血压患者、糖尿病这类慢性疾病患者,在夏季高温时节也是个挑战,尤其要注意防止脱水,因为血液黏稠,容易诱发血栓的风险增加,建议定时喝水,要少量多次,避免一次大量喝水,增加这种胃肠道和心脏的负担。

静养心:给夏天“降燥”

夏天热得像蒸笼,人特别容易心烦意乱,干啥都提不起劲。这时候得给自己“降降温”,让心情好起来。

找些乐子放松放松。爱安静就窝沙发看书,沉浸在故事里忘掉燥热;或拿起画笔,把想法画出来。爱听歌就戴上耳机,跟着节奏哼唱,让烦恼溜走。下棋也不错,和亲友斗智,心情超愉悦。

想亲近自然就去河边钓鱼,找个树荫,支起鱼竿,微风拂面,再喝口清茶,惬意得很。在这样的氛围里,心情慢慢平静,烦心事也消散了。

这个夏天,别被高温“烤”没脾气。用健康生活方式调养身心,打败燥热,开开心心拥抱夏日美好,一起快乐度夏!

相关知识

天津康汇医院|夏季健康饮水指南:科学补水,清凉一夏
夏季选购食用冰块要慎重:守护健康,清凉一夏!
清凉一“夏”——夏季消暑指南
夏日养生茶搭配指南:清热解暑、健康一夏
夏日饮茶指南清凉一夏的秘密武器
健康科普丨夏季健康小知识
夏季儿童饮食健康指南
夏日健康饮水指南:喝对水,清凉一夏
科普 夏季饮水健康指南
夏季药膳:清凉滋补的健康选择

网址: 健康科普夏季健康指南:守护身心清凉一夏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8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