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生物保健行业深观察 2023生物保健品行业市场机遇深度调研分析

生物保健行业深观察 2023生物保健品行业市场机遇深度调研分析

目前,国内很多消费者将保健食品混淆为保健品,需要加以澄清。所谓“保健品”,具有广义上的概念,泛指各种声称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包括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如虫草、燕窝等初级农产品),此外还有一些所谓的保健用品等,极大的超出保健食品的概念范围。狭义上的保健食品是指经过国家批准并允许使用专门标志的特定食品。

保健食品分类可以按原料来源、产品剂型以及功能。根据国内的行业现状和国际惯例,国内保健品根据来源可以分为7类:以维生素和矿物质为原料、以天然或珍贵植物以及其提取剂为原料、以名贵中药或有药用价值的动植物为主要原料、以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以动物初乳为原料、以膳食纤维为原料;

如果你想了解生物保健品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信息……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生物保健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生物保健品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生物保健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预计至2027年可达到3158.2亿元。追求自然健康正在成为全民需求,大众对营养品的关注度也在全面提升,保健品行业正在迎来“大健康乘风之年”,在业界观点看来,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品质、不区隔购买渠道。

根据2022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公告,按功能可以分为24类:增强免疫力功能、改善睡眠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祛痤疮功能、祛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份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减肥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生物保健品是指通过摄入植物或动物提取的成分,对人体健康起到调节、维护和保护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生物保健品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物保健品品类主要有饮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和草药精华等。其中,保健食品是生物保健品市场的主要类别,占据市场的70%以上。保健食品主要是指含有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性食品。

2021 年全球保健食品行业规模达到了2,732 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规模为853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1%,中国市场规模为485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18%,市场规模位列全球第二。细分市场的增速更为明显,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 发布的报告,全球益生菌市场规模于2022年达771.2亿美元,预期至2030年的复合增速约14%;换言之,全球益生菌市场到2030年有望成长成一个超过2,200亿美元规模的市场。

加上,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 年中国GDP 增速为3%,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2022 年达到3.69 万元,相当于日本20世纪80 年代水平,而当时正值处于日本健康食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前夕。根据欧睿数据,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人均保健品消费金额由2008年至今均呈逐年爬升的增长情况。中国人均保健品消费额水平相对其他地方来得低,2022 年为例,中国人均年度保健品消费额为38 美元,对比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加拿大、西欧同年人均消费额分别在205、194、138、110、56 美元而言,相当于澳大利亚及美国人均消费的两成以内,亦仅为日本人均消费水平的30%,显然中国人均保健品消费额仍有较明显的成长空间。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中国保健食品的市场规模还将持续增加。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亿,占13.5%。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化,未来我国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除此之外,在“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治未病”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创新型保健品较之前几代产品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后疫情时代,人们希望能够在众多的不确定性里面寻找一些确定性,这种确定性的一个表现就体现在提升自身的免疫力,让自身的营养健康水平、免疫力水平成为自己能够掌控的一件事情。

生物保健品消费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他们认为生物保健品具有延缓衰老、防治疾病等功效,同时生物保健品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健康的象征。中国保健食品的功能多集中在免疫调节、抗衰老、抗疲劳等领域,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产品功能分布将逐步发散,趋向合理。

保健品消费年轻化、数字化的趋势是影响药店渠道市场的根本原因。在年轻一代对养生关注度持续增高的环境下,保健食品市场消费群体结构和购买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年轻人排斥像吃药一样吃保健品,同时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保健品销售模式的变化,保健品线上渠道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目前,生物保健品的消费渠道主要有互联网、医院和门店三种。其中,互联网成为最主要的消费渠道,其次是医院和门店。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购买生物保健品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以及能够比较不同品牌的价格和口碑。

生物保健品品牌排名如下:一线品牌为汤臣倍健、碧生源、百雀羚、人美多、美素佳儿等;二线品牌为淘气堡、康美药业、伊可新、百年灵芝、太太等;三线品牌为娇羽、天然之宝、枸杞、燕窝、藕粉等。

“土星计划”-生物保健品及医疗美容立足本土生物保健品及医疗美容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壮大海洋多肽、藻油和鱼油等特殊食品和新资源食品产业规模,加快发展精油、乳液、面膜等功能性化妆品,大力引进基于生物技术的特医食品、抗衰祛斑美白医美产品、降糖降脂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

生物保健品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随着国家人均GDP的提升,消费者在保健食品消费理念和消费意愿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保健食品在消费属性上将逐渐从可选消费品向必选消费品转变。保健品布局也将向更先进、更多元、更专一的方向发展。

当前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教育是一个逐步渗透的过程,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与人口老龄化,保健品需求将会持续提升。此外,功能性食品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有望拓宽消费人群与消费场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产业这条千亿朝阳赛道,保健品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市场规模亦势必持续增长。从产业链上看,膳食补充剂市场集中度较低,短中期或出现下游品牌端竞争激烈的情况;集兼顾全家庭营养需要、知名保健品牌于一身、被低估的港股标的,或者更值得留意。

值得留意的是,中国保健品消费呈现专业化、现代化趋势。方正证券7月23日的研究报告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保健品消费呈现专业化趋势。2022 年中国膳食补充剂零售市场规模达到2001 亿元,过去10 年复合增速约8.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生物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就是为了解行情、分析环境提供依据,是企业了解市场和把握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辅助企业决策的重要工具。

未来,若你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生物保健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相关知识

生物保健行业深观察 2023生物保健品行业市场机遇深度调研分析
行业深观察 乳酸钙行业发展机遇深度分析2023
黄瓜行业市场调研深度分析2023
2023年保健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
植物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析2024
健康保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2024
2023生物保健品行业市场分析及前景趋势
减肥市场深度调研 2023减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2023版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体检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网址: 生物保健行业深观察 2023生物保健品行业市场机遇深度调研分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4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