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埋线35天瘦16斤!家门口的中医减重门诊爆火,年接诊突破5500人次

埋线35天瘦16斤!家门口的中医减重门诊爆火,年接诊突破5500人次

“因为体重,社区医院给我打电话了!”

来源:诊锁界

作者:北玄

编辑:北玄

封面来源:健康瑞安公众号

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成了科学减重的 “热门打卡地”!

自2024年6月开设以来,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减肥特色门诊,已为超过5500人提供减重服务。该门诊采用多元化中医治疗手段,如微创穴位埋线、艾灸、拔罐、熏蒸、中药辨识施治等,结合饮食、运动和心态干预,提供“一人一方”的个性化服务,以预防肥胖相关慢性疾病。

无独有偶,瑞安市安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减重门诊同样热度飙升:开诊仅月余(截至5月9日)累计接待咨询515人次,就诊320人次,每天咨询人数达20余人,预约接诊量稳定在10人左右。由全科、营养、针灸科骨干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从运动处方、饮食管理、心理干预以及针灸埋线等方面定制减重路径。

从中医特色门诊的火爆,到多学科联合门诊的普及,一场“科学减重”的热潮正在基层掀起。多地基层门诊数据显示,向减重门诊寻求专业帮助的肥胖患者数量持续攀升,数月内接诊量数番增长的并不少见。曾经被忽视的社区医院,正成为千万人科学减重的第一站。

图源:小红书

基层减重,为何这么热?

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的目标第一条,就是到2030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家门口能提供什么样的体重管理支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重管理的效果。社区医院因贴近居民、服务范围聚焦,已经成为居民减重的重要阵地。

01| 医学减重:科学取代盲目

“生酮减肥法”“过午不食”“16+8 轻断食”……社交平台上充斥着五花八门的减肥偏方。随着“体重管理年”的推动与健康意识的觉醒,医学减重正凭借科学性、系统性和安全性,逐渐取代传统盲目减肥模式。体重管理从简单的“少吃多动”,发展为融合医学评估、代谢调理、行为干预等要素的系统健康工程。

相较于单纯关注体重数字,医疗减重更注重血糖、血脂、体脂率等代谢指标的综合改善,以全方位健康管理规避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等风险,这正是其受患者青睐的原因。

通常来说,医疗减重主要从以下维度展开:

1、身体分析:通过体检报告,身体成分分析、运动功能评估等全了解体重状况和超重原因

2、饮食方案:联合营养科为患者制定减重食谱,提供轻断食、高蛋白、限能量平衡等方案

3、运动指导:开展个性化运动指导,制定有氧耗能、抗阻增肌运动方案

❑ 4、中医治疗:如针灸、埋线减肥等,帮助调节身体的代谢和抑制食欲

❑ 5、药物治疗:可能会使用药物辅助减重,但需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

6、跟踪管理:长期跟踪机制,配合定期随访,随时调整减重方案,持续维持体重

7、外科手术:极度肥胖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能会通过袖状胃切除等减重手术

02| “近邻”:社区医疗的不可替代性

肥胖症涉及代谢、营养、心理等多系统的慢性疾病,这与基层医疗“全科医学”的专业基础高度契合。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刘远立曾表示,所谓“全科”的“全”,体现在对服务对象全面情况的掌握、全面健康的管理以及全程服务的协调。相对于大医院而言,这也是社区医疗优势所在。

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慢病服务的主阵地,“近邻”是基层医疗的核心优势。一方面,在空间上距离更近,便于群众就近获得专业指导,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和儿童肥胖群体而言,避免大医院排队久、往返难的问题,这种“家门口”服务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和依从性。

另一方面,“关系近邻”赋予了其长期健康管理的优势。通过家庭医生签约、社区健康档案等机制,与居民建立持续信任的互动关系,精准掌握辖区人群的健康情况,识别体重异常人群并实现精准干预。

03| 分级协作:与大医院各司其职

当然,社区医疗存在技术边界,无法处理复杂代谢疾病或实施外科手术。但这恰恰明确了差异化定位,即专注“基础干预+长期追踪”,与三甲医院形成分级协作:社区负责日常管理,大医院处理疑难病例。这种分工模式既发挥了社区医疗的 "贴身服务" 优势,又借助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撑,让体重管理真正可落地、可持续。

正如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医院副院长陈宝宜所言:“我们跟三甲医院比较的不是技术,他们是解决疑难杂症,我们离患者比较近,患者下班的时候顺路就可以到我们这边来做健身、运动。第二,通过家庭医生团队做健康管理,可以长期跟踪患者。”

“中医含量”较高

在国家大力倡导体重管理的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纷纷开设减重门诊,创新服务模式,有的以营养指导为核心,有的以运动处方为特色,有的强调综合管控,还有的融合中医理论,运用针灸、埋线等传统疗法调节代谢。

虽侧重点不同,但多数机构把中医融入诊疗体系之中,再辅以数字信息技术,结合运动干预、饮食搭配、心理咨询等服务,整合形成医学评估、行为干预、长期追踪的全流程管理模式。数据显示,2024年中医减肥服务市场规模约200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若叠加中药产品(如贴剂、茶饮),整体规模或达千亿级。

为何中医减重备受基层医疗机构青睐?

1、成本低。中医埋线、针灸、拔罐、刮痧、耳穴压豆、药浴等中医适宜技术,无需高端的设备,适配基层医疗资源条件不足的现状;

2、安全性高。相对于药物、手术等手段,中医疗法主打绿色、自然,采用刺激穴位、调节新陈代谢等方式,副作用较小,患者接受程度高;

3、理念契合。中医“治未病”理念与基层健康管理目标一致,减重方案涵盖饮食、运动、情志等生活干预,契合肥胖的复杂成因和长期管理需求。

图源:小红书

在具体实践中,不同基层机构探索出了多元化的模式。

01| 传统中医疗法

稽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通过家庭医生导引运动、行为管理、药膳食疗、慢病管理等基础上,配合中医专科治疗,采用微创穴位埋线、艾灸、熏蒸、拔罐、定制配方消脂中药代茶饮等,通过“全+专”融合模式进行体重管理。

02| 科技赋能

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引入数字化技术,通过动态体脂监测、人体成分分析等先进设备,实现科学评估与个性化干预。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龙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数字化中医馆”,通过红外热成像(中医CT)和经络检测仪(中医B超)的精准评估,完成中医体质辨识及经络穴位功能状态的初步筛查,打造“精准辨证+特色疗法组合+全程健康管理+生活方式指导”四维一体的中医减重体系。该门诊开设以来业务量持续增长,截至5月,相关业务收入超35万元,惠及610多人。

杭州市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每个患者拥有专属微信群,6名不同专业的医生(全科、营养、中医、康复、健身、心理)全程监督。

03| 多学科协作

还有的门诊通过多学科协作提升服务质量。长沙天心区暮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减重门诊打造“三师共管”(内分泌医生、营养师、中医师)模式,结合中医体质辨识、代谢功能检测等特色技术,定制“膳食调理+运动康复+行为干预”个性化方案,累计帮助400余名慢性病患者实现健康蜕变,体脂率平均下降8.3%,腰臀比改善率达92%,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降低65%。该项目特别设置家庭健康管理课堂,将服务半径从个体延伸至家庭,累计开展健康科普、运动指导课程10余次,惠及居民700余人次。

04| 聚焦特殊人群

不管是慢性病还是减重,都需要全程管理。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纳入慢病一体化门诊,提供筛查、诊疗、营养指导、跟随随访一站式的健康服务。

除了慢病管理,长沙市东风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瞄准女性,聚焦妇科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产后体重滞留、更年期体重异常及慢性病体重管理四大核心群体,以“体质调理+行为干预”模式破解顽固性肥胖难题。

难而正确的探索

社区医院开设减重门诊并不容易,需要在人员配置、技术支撑、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与投入。从各地实践来看,减重门诊做得比较好机构有三类:

基层减重门诊的探索虽已初显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多数地区的体重管理门诊费用需患者自费,部分检查项目、减重药物等未被纳入医保,导致一些患者因经济原因无法坚持全程管理。

一个积极的信号是,国家医保局于2025年3月正式将“肥胖症”纳入慢性病管理试点,要求对严重肥胖患者提供系统性医疗支持,并探索减重药物及服务的医保支付路径。目前浙江、广东等省市已经率先探索减重药物医保支付路径,尝试将部分安全有效的减重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一举措有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为减重门诊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专业人才的短缺同样制约着减重门诊的发展。当下牵头做减重门诊的医生多出自内分泌科,我国临床营养学2024年12月9日才纳入医学生必修课程,大部分现阶段的非营养科医生未接受过系统营养学知识训练,缺乏减重实战经验。

减重服务的本质是长效服务。患者咨询仅十几分钟,却需回家持续管理至少6个月,这需要医生细致、耐心“哄着”执行方案。若医疗一线工作者既没能力也没精力提供长期陪伴指导,就没有复购和好的口碑。

从商业运营视角看,减重门诊要良好运转,各个环节如一线医生、第三方服务机构、产品供应商等都需合理盈利,利润最终由患者承担。除基本挂号费和检查费,患者对第三方陪伴服务付费意愿普遍较低。

数据管理体系也尚未成型。在减重流程中,饮食、药品使用、体重及疾病指标变化等数据是关键,但目前由谁建立数据、数据权限归属、脱敏和风险把控等问题都没有明确标准,仅部分服务商在尝试相关工作,尚未大范围应用

虽然艰难,但势在必行。到2050年,中国成年超重和肥胖患者将增至6.27亿,位居全球第一;2021-2027年间,中国体重管理市场预计年均增长10.6%,预计2027年将达到926亿元;国家“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的推进……这些信号都在说:基层医疗机构开设减重门诊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参考文章:

《科学减重掀热潮,瑞安首个基层医疗机构减重门诊来了》—健康瑞安

《越城“减重”门诊火了!中医+西医,科学减重新选择》—越城发布

《这家社区医院打造中医减重新模式,4个月增收超35万!》—县域和基层医声

《减重门诊,难而正确》—zhe产品思考笔记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医门诊火了!“埋线减重”让人“躺瘦”
门诊爆满!一文说清最近爆火的减肥方式——埋线减肥
有人减重88斤!大火的体重管理门诊,余杭人家门口就有!
医生+健身教练帮你减肥,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减重门诊爆火
多地医院“减重门诊”火了!中医埋线+运动处方,科学减肥新趋势
火爆!兰州减重门诊已就位
重报调查|你的“体重医生”已出手!重庆多家医院开设减肥门诊,接诊火爆!
穴位埋线助减重!“家门口”中医体重管理受欢迎
“国家喊你来减重”!年轻人青睐中医减重门诊
想减肥?家门口的“减重门诊”来了!

网址: 埋线35天瘦16斤!家门口的中医减重门诊爆火,年接诊突破5500人次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