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李良.避坑“运动误区”谨防“越动越伤身”[J].光明少年,2024,(04):20-23.
[2]朱铁峰.体育运动中科学补水的重要性分析[C]//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第三十一届中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长春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30347.
[3]曹晓培.运动补水纠错[J].健与美,2022,(09):34-35.
2023年6月10日,在北京海淀区的某知名健身房,张伟刚刚结束了一场高强度的有氧操课程。汗水如细雨般洒落,浸透了他的运动衣。他快步走到休息区,随手拿起一瓶矿泉水,仰头一口气喝了个精光。这样的场景,对于热爱健身的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然而,他并不知道,这种看似简单的补水方式,其实隐藏着不少健康隐患。
人体约60%由水分构成,而运动则是水分消耗的重要途径。运动时,随着体温的升高和汗液的排出,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会受到影响。及时、科学地补充水分,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运动表现、促进运动后恢复至关重要。
1. 维持生命活动
水是生命之源,它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如营养物质的输送、废物的排出等。运动后,身体急需水分来补充因汗液流失而减少的体液,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 调节体温
运动时,体温会升高,而汗液蒸发是身体散热的重要途径。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汗液的生成和蒸发,从而调节体温,防止过热。
3. 促进恢复
运动后,身体需要时间来恢复。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促进肌肉和关节的恢复,减少疲劳感。
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运动后需要补水,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却陷入了误区。这些误区不仅不能有效补水,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1. 误区一:等到口渴才喝水
很多人认为,只有口渴时才需要喝水。然而,当身体发出口渴信号时,往往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的状态。此时再喝水,虽然可以缓解口渴,但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补水时机。
张伟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总是在口渴时才喝水,而且往往是一口气喝很多。这样做不仅不能有效补水,还可能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引起不适。
2. 误区二:大量喝冰水
运动后,身体温度较高,很多人喜欢喝冰水来降温。然而,大量喝冰水会使胃肠道突然受到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和消化吸收功能。长期这样做,还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
3. 误区三:只喝白开水
白开水虽然可以补充水分,但无法补充因汗液流失而减少的电解质。电解质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如果运动后只喝白开水,可能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出现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问题。
4. 误区四:过量补充运动饮料
运动饮料含有适量的电解质和糖分,可以帮助身体快速补充水分和能量。然而,如果过量饮用,可能会导致糖分摄入过多,增加身体的负担。特别是对于不需要额外补充能量的轻度运动者来说,过量饮用运动饮料反而可能弊大于利。
那么,运动后应该如何科学补水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补水时机:把握黄金时段
运动后补水的时机很重要。一般来说,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都应该及时补充水分。运动过程中,可以每隔15-20分钟补充一次水分,每次饮水量控制在150-200毫升左右。运动结束后,也要继续补充水分,直到尿液颜色恢复正常为止。这是因为尿液颜色可以反映身体的脱水程度。当尿液颜色变深时,说明身体已经处于脱水状态;当尿液颜色恢复正常时,说明身体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水分补充。
张伟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注意补水时机。他在运动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喝一小口水,运动结束后也继续补充水分。这样做不仅有效缓解了口渴感,还减少了胃肠道的负担。
2. 补水类型: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运动后补水的类型也很重要。不同的运动强度、时间和个人体质,需要选择不同的补水类型。
低强度、短时间运动:对于这类运动者来说,白开水或淡盐水就足够了。淡盐水可以补充因汗液流失而减少的钠离子等电解质。但需要注意的是,淡盐水的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高强度、长时间运动:对于这类运动者来说,运动饮料是更好的选择。运动饮料含有适量的电解质和糖分,可以快速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能量。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量饮用运动饮料,以免糖分摄入过多。
张伟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根据自己的运动强度和时间来选择合适的补水类型。他发现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身体恢复,还能提高运动表现。
3. 补水温度:接近体温最佳
运动后补水的温度也要适宜。一般来说,接近体温的水(约37℃左右)最适合饮用。这样的水温不会刺激胃肠道,也不会引起血管收缩,有利于身体的吸收和利用。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选择常温的水进行饮用。避免喝过冷或过热的水,以免对身体造成不适。
4. 补水量:因人而异,适量为宜
运动后的补水量要根据个人的体重、运动强度和时间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和体重变化来判断补水量是否充足。如果尿液颜色较深或体重下降较多,说明身体需要补充更多的水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补水量不宜过多或过少。过多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过少则无法满足身体需求,影响恢复。
张伟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注意控制补水量。他根据自己的体重变化和运动强度来估算补水量,并尽量分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喝太多。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身体吸收水分,还能减少胃肠道的负担。
对于特殊人群来说,运动后补水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事项。以下是一些针对特殊人群的补水策略。
相关知识
运动补水,你补对了吗
运动补水 你补对了吗?
饭后这样做更养生,你做对了吗?
起床后喝一杯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提醒:这样喝才对
医生提醒:一天里,这个时间锻炼才最有效果,快看你锻炼对了吗
医生提醒:跑步后尽量别喝水?正确做法应该这样
运动前后补水指南:你真的喝对了吗
运动后怎么补水更健康?提醒:这2个习惯很伤身
运动后这样做更健康,健身专家提醒:四个重要步骤,不容忽视!
暑热天气运动补水这样做
网址: 医生提醒:运动后这样补水才健康,你做对了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