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药茶的配方及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药茶的配方及制作工艺,属保健食品类。
当今世界,茶与人类健康的课题,吸引着各国的专家学者。小小一片茶叶,就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很多是正常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仅蛋白质含量高达22%以上,氨基酸己发现的有25种之多;另一些则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所以,香茶一杯,犹如一剂配伍极为相宜,疗效极为广泛的良药。现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专家把“茶----21世纪的天然健康饮料”列为重大研究课题,投入大量的经费及人力进行研究,茶已成为各国学术界研究防癌抗衰老的重点。
药茶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针灸、按摩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经验的结晶,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虽然药茶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在国内外市场上出现的各种袋泡茶、香料茶、速溶茶、冰茶等,按功能分有“泻下茶”、“止咳茶”以及“桑菊感冒茶”、“参和茶”、“八珍茶”等,我国古代,《神农本草》、《食论》、《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本草纲目》、《枕中方》、《千斤方》及《采药录》等多达61种古籍中记载了至少有二百多个茶叶的药用配方,但尚未有将茶叶与草药夜合欢结合在一起的配方及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药茶的配方及制作工艺。
优点是1.生产工艺特殊,药与茶组合新颖,制出的茶不仅保持茶的外观、口感不变,同时又具有药的效果,风味独特;2.价格低廉、易于推广;3.便于运输,易于存放;4.有条件的加工厂都能生产,效益可观。
在本发明中,该配方中的原料组成为夜合欢草及绿茶各0.2公斤-0.8公斤,上述成分的量为制作1公斤药茶的用量。
本发明将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夜合欢草0.2公斤、绿茶0.8公斤,上述成分的量为制作1公斤药茶的用量。
实施例二夜合欢草0.3公斤、绿茶0.7公斤,上述成分的量为制作1公斤药茶的用量。
其作用机理绿茶中除含有正常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矿物质以外,还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生物碱类中的咖啡碱、茶碱等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利尿作用、松弛平滑肌作用、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茶多酚类的有增强毛细血管作用、消炎作用、抗菌作用、抗辐射损伤作用等。
夜合欢草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多米的云贵高原地区,有滋肾壮阳之功效,是当地民族地区的名贵特产草药,生活在云贵高原地区的苗族、侗族同胞,常将夜合欢草作为家庭和睦,夫妻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特色饮品。
在茶的生产过程中将夜合欢草药汁雾化后加入,焙制成产品。化学成分定性分析,除具有茶叶的常见成分外,还有生物活性较强的黄酮甙及生物碱;服用后,除了有夜合欢草的滋肾壮阳功效外、还有调整脏腑,保精养神、延年益寿、养生保健以及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制作工艺茶青|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及搅拌|炒青|揉捻| 解块初干药汁 | 雾化团揉再焙3-5回药汁 | 雾化再干或复焙|成品(真空规格包装)
权利要求
1.一种药茶制作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为夜合欢草及绿茶各0.2公斤-0.8公斤,上述成分的量为制作1公斤药茶的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夜合欢草0.2公斤、绿茶0.8公斤,上述成分的量为制作1公斤药茶的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夜合欢草0.3公斤、绿茶0.7公斤,上述成分的量为制作1公斤药茶的用量。
4.一种药茶制作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茶青萎凋后搅拌,经炒青揉捻初干后,将夜合欢草药汁雾化与茶团揉焙干制成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药茶的配方及制作工艺,原料由夜合欢草及绿茶组成,在茶的生产过程中将夜合欢草药汁雾化后加入,焙制成产品。化学成分定性分析,有生物活性较强的黄酮甙及生物碱,服用后,除了有夜合欢草的滋肾壮阳功效外,还有调整脏腑,保精养神、延年益寿、养生保健以及调节内分泌的作用。生产工艺特殊,药与茶组合新颖,制出的茶不仅保持茶的外观、口感不变,同时又具有药的效果,风味独特;价格低廉、易于推广;便于运输,易于存放;有条件的加工厂都能生产,效益可观。
文档编号A23F3/00GK1401256SQ0212379
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8日
发明者王政, 袁涛忠, 聂顺祥 申请人:王政
相关知识
一种养生茶的配方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减肥茶及其生产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保健茶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荨麻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保健养生茶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梅子酵素的配方及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健康红茶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荷叶减肥茶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中药养生茶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网址: 一种药茶的配方及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2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