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儿童调养体质的关键期。
中医认为,孩子“稚阴稚阳”,夏季易受暑湿侵袭,出现厌食、积食等问题。
同时,空调使用不当、冷热交替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抵抗力下降。
所以夏日在提供消暑祛湿建议的同时,要认识到固护正气的重要性——这正是预防各类外感疾病的关键。
通过健脾和胃、清心解暑、适度运动等养生方法,既能帮助孩子安然度夏,又能增强体质,为秋冬季节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第
1
点
—The First—
衣食住行 细节入手
衣:防暑不透 护阳为要
头为诸阳之会,背为阳中之阳。夏至暑热外蒸,腠理开泄,易感外邪。
衣着选择:黄色属土,补益脾胃,因此推荐穿着淡黄、浅绿等柔和色系面料的服饰。
关键部位防护:因神阙穴(肚脐)忌受寒,建议佩戴肚兜或穿护腹裤。户外活动加戴棉质太阳帽,以遮百会穴。将吸汗巾垫于大椎穴,防“贼风”入侵。夜间睡眠穿过肘过膝睡衣。
食:健脾清暑 忌伤脾阳
脾主长夏,儿童脾常不足,暑多夹湿,易困脾土,出现厌食、泄泻。
推荐以下食材:清热解暑的绿豆、荷叶、冬瓜、丝瓜、黄瓜、西瓜、莲子心;健脾祛湿的赤小豆、薏米、白扁豆、山药、南瓜、小米;益气生津的乌梅、麦冬、百合、莲藕。
喂养要点:坚持五谷为养,忌凉菜、冷饮、大汗时进食。
住:顺应阳消调和阴阳
夏至阳气极而一阴生,要晚睡早起,不要厌恶阳光,应顺应昼长夜短的特点,适当带孩子去户外接受日照以养生。
起居时间:确保孩子子时(23:00)进入深睡眠状态,午时(11:00~13:00)小憩。
空间布置:可在窗前悬挂菖蒲,以芳香化湿;在地面洒薄荷水,以达到“清气上升”的效果,其清凉之感比空调更利于养生。
行:动以养阳静以养阴
“夏气通于心”,过度汗出伤心阴;“动能生阳”,运动需适度。
最佳时段:晨间(7:00~9:00)脾经当令,建议散步采阳气,傍晚阳气敛降,应避免剧烈运动,静心安神。
推荐以下运动、游戏形式:五禽戏之鸟戏、八段锦之“摇头摆尾去心火”、投壶、踩影子等。
第
2
点
—The Second—
调畅情志 安神定志
《黄帝内经》:“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
夏日阳气至极,心火当令,儿童心常有余,夜间啼哭、烦躁易怒、注意力涣散等情志问题高发。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调养当以清心养神为要。
1
音乐养心
可播放羽调《梅花三弄》,此曲五行属水,以水制火,安神定志。
2
芳香宁神
佩戴安神开窍香囊:将适量薰衣草、石菖蒲、薄荷叶、陈皮混合、捣碎,装入小纱布袋或茶包袋,扎紧口,再放入透气香囊袋中即可。
3
穴位按摩
推搓劳宫穴(在手掌,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与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做好了以上工作,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每天保证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玩耍或学习导致疲劳。
如果孩子感染了流感病毒,出现了反复发热、高热不退、面色不好、神萎、抽搐或其他不适,请点击下图,咨询医生,别耽误了病情。
相关知识
夏季健脾祛湿的食谱
夏季宝贝祛湿,健脾先行(含食谱)
6月是祛湿最佳时机,从衣食住行四个角度教你祛湿,湿气哗哗排出
夏季儿童如何养护?注意这五点!
夏季如何养生祛湿
夏季养生先健脾祛湿
夏季养生:健脾祛湿,焕发活力
夏秋交接属长夏 健脾除湿有8法
长夏:定制健脾祛湿新食谱
夏日“湿热交蒸” 平安度夏重在“袪湿”
网址: 健脾祛湿迎盛夏,固护稚阳助成长!从衣食住行入手,让孩子安度夏季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3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