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运动前的拉伸动作有讲究?什么拉伸动作好?医生:这几个动作别做

运动前的拉伸动作有讲究?什么拉伸动作好?医生:这几个动作别做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不恰当的拉伸,尤其是某些静态拉伸,反而会让你的肌肉“冷却”,让身体“误以为”你准备要休息,而不是运动。

所以问题来了,哪4种拉伸动作是运动前最不该做的?它们为什么有害?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你以为在“保护自己”,其实是在“拆台”?最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正确热身,才能既保护身体,又发挥最佳状态?这篇文章会一一讲清楚。

第一个千万别做的,是长时间的静态拉伸。你可能常见这样的画面:一个人站在健身房角落,单腿抬起搭在栏杆上,压腿压得满脸通红,一压就是一分钟。

这种动作其实并不适合在运动前做。为什么?因为它会让肌肉的“神经唤醒度”降低。

简单地说,你的肌肉在运动前是需要“上发条”的,而不是“松松筋骨”的。静态拉伸会让肌肉的张力下降,反应变慢。

从生理角度讲,肌肉长度增加的神经系统会降低对肌肉的兴奋度。结果就是:你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其实你的肌肉已经“打哈欠”了,力量输出下降,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

研究显示,静态拉伸超过60秒以上,最大肌力的输出可下降5%~10%,这在高强度训练中是非常危险的。

第二个别做的,是快速弹震式拉伸。这是一种看起来很“专业”的拉伸方式,比如你看到有人站立后弯腰,双手去够脚尖,然后反复上下弹动,像是在给身体“加速度”。

但其实这种拉伸方式极容易造成肌肉和肌腱的微损伤,尤其是大腿后侧的腘绳肌、跟腱等部位。如果肌肉还没热起来,这种弹震拉伸就像是在突然拉扯一根冷橡皮筋,最容易出现的结果就是拉伤。

很多跑者在训练前做了这样的动作,结果刚起跑就感觉大腿后侧一紧,接下来几天只能一瘸一拐。

第三个容易“踩雷”的,是过度拉伸关节。比如你看到有人运动前疯狂活动肩膀,把手臂绕成360度,甚至用手臂反扭到背后尽量拉伸肩胛骨,或者做高难度的髋部开合。

这种动作没必要,甚至会对关节造成不稳定的刺激。尤其是肩关节、髋关节这种本来就比较灵活的地方,过度拉伸反而容易让它们在运动中失去稳定性,增加脱位、扭伤的风险。

这里的关键在于,关节的“灵活”不等于“稳定”,你追求的应该是“在稳定中的灵活”,而不是“无节制的扭动”。

最后一个最常见的误区,是模仿瑜伽式深度拉伸。

瑜伽动作本身没有错,但很多人把它当成运动前的热身,比如深蹲压髋、双腿劈叉、脚踝内旋外翻等,这些动作本质上是为了提升柔韧性、增加肌肉延展性,但它们适合在运动后、或专门的柔韧性训练中进行。运动前做这些动作,反而会让肌肉变得过度松弛,降低爆发力,甚至让本来不够稳定的结构更不稳定,增加损伤风险。

尤其对下肢力量要求高的项目,比如篮球、足球、深蹲训练,这种“提前放松”的行为等于是把地基拆了一块砖。

那你可能会问:难道运动前什么拉伸都不能做吗?当然不是。

关键在于“动起来”,不是“拉开来”。真正有效的热身,叫做“动态热身”。

你可以理解为是“带点节奏的活动”,比如高抬腿、开合跳、箭步走、肩部绕环、体转等,这些动作能提升体温、加快血流,还能让神经系统快速进入状态——就像上车前先发动引擎,而不是拉车门。

而你真正该做的那些“静态拉伸”,应该放在运动结束之后。这时候你的肌肉已经处于放松状态,适当的拉伸能帮助你缓解酸痛、降低疲劳感、提升柔韧性,甚至对第二天的恢复有帮助。

也就是说,静态拉伸不是“坏东西”,只是它有自己的时间表,错位使用才是问题的根源。

这其中,其实还涉及一个更深层次的误区:你对“运动准备”这件事的理解,可能一直都错了。很多人觉得,热身就是“动一动就好”,但一个科学的热身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提升核心体温,比如慢跑5分钟,让身体从“静止状态”过渡到“准备状态”。

第二步是激活关键肌群,比如臀肌激活、肩胛稳定训练,这些动作能唤醒你平时容易“偷懒”的肌肉。

第三步是神经系统唤醒,通过一些带有节奏的动态动作,比如跳跃、快速脚步移动,让你的大脑和身体“接通电源”。

第四步才是运动模拟练习,也就是说,用和你即将训练项目类似的动作去“预演”一遍,比如你要练深蹲前,可以做几组徒手深蹲;你要跑步前,可以先做几组高抬腿和快走。

你会发现,这一整套流程里,根本没有“静态拉伸”的位置。

它不是不重要,而是时间不对、方式不当。

那是不是所有人都要避开这4种拉伸方式?其实也不尽然。如果你是做舞蹈、体操或者瑜伽这类高度依赖柔韧性的项目,那你提前做一些静态拉伸是有意义的,但前提是你已经热身完毕。

而如果你是做力量训练、有氧运动、球类运动等,过早进行静态拉伸反而得不偿失。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中老年人、久坐上班族、恢复期的运动爱好者,对拉伸的需求和反应都不同。

比如中老年人关节活动度下降,适当的缓慢拉伸可以作为日常保健的一部分,但不建议作为运动前的准备;而久坐族肌肉容易僵硬,应该通过泡沫轴放松+激活训练来唤醒肌肉,而不是一味拉长它们;至于恢复期的人群,更需要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拉伸,否则很容易“拉错了地方”。

你看,问题从来不在于“拉伸”这件事本身,而在于什么时候拉、怎么拉、拉多少、拉哪儿。很多伤病的根源,不是你没做准备,而是你做了错误的准备

别再被“压腿防拉伤”这种过时观念误导了,科学热身,才是你运动路上的护身符。

总结一下,运动前这4种拉伸方式最好避免:长时间静态拉伸、快速弹震拉伸、过度关节拉伸、模仿瑜伽式深度拉伸。这些动作可能降低肌肉反应、削弱爆发力、增加受伤风险。

真正有效的运动准备,是以动态热身为主,结合激活训练和神经唤醒,最后用项目模拟完成“进入状态”的过渡。

你不需要做得很复杂,但一定要做得对。运动不是意志力的较量,而是身体和大脑的协同合作。

用对了热身方式,你会发现,原来状态好、效率高、恢复快,不是天赋的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

参考资料:#春季图文激励计划#

1. Simic, L., Sarabon, N., & Markovic, G. (2013). Does pre-exercise static stretching inhibit maximal muscular performanc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23(2), 131–148.

2. Behm, D. G., & Chaouachi, A. (2011). A review of the acute effects of static and dynamic stretching on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1(11), 2633–2651.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WHO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Geneva: WHO.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运动前的拉伸动作有讲究?什么拉伸动作好?医生:这几个动作别做
腰疼多做拉伸会好吗?做什么拉伸动作好?这6个动作足够了
运动完后的拉伸运动 运动拉伸运动怎么做
瑜伽拉伸动作有什么效果
运动前后,为什么不能忽略拉伸?6个拉伸动作,放松全身肌肉
腿部拉伸动作怎么做
练完胸肌的拉伸动作 四个动作帮你更好的拉伸
运动后拉伸动作有哪些 运动后拉伸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瑜伽拉伸动作
6个肌肉拉伸动作,别再说不知道怎么拉伸了

网址: 运动前的拉伸动作有讲究?什么拉伸动作好?医生:这几个动作别做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3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