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万物生长靠太阳,养生要养阳

万物生长靠太阳,养生要养阳

太阳若升在夏天,人人厌憎;但若升在冬天,又人人喜欢。

冬季一个慵懒的周末,清早起来,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最希望见到的就是那直入满怀的阳光。若是连日不见阳光,乍又见到,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说不完的喜不自胜,道不尽的舒爽满足。

猫咪最爱太阳,不管早晚,无论冬夏,它都喜欢找一块祥和宁静之所,躺上几个小时。

而人类就相形见绌了。似乎只有年迈的老人和小孩子坐在自家阳台下或草地上沐浴阳光……

我们中有大多人享受着科技带来的进步与方便,却忘记了阳光带给我们的美好与惬意。

太多太多的高楼大厦阻挡了我们与阳光亲近,太多太多的琐事搅扰了我们享受生活沐浴阳光。

【晒太阳会使人开怀】

入冬后,都会变得夜长昼短。而人在黑暗中待得时间越长,与睡眠有关的体内激素水平就越高。因此导致不好的精神状态多了,则很容易造成情绪沮丧。

日光照射会使人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红外线的热效应,会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紫外线的作用可以使黑色素氧化。

在充足的日照下,可以促进人体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以及性腺素的分泌,这将有效改善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

阳光能改变皮肤的一氧化氮浓度,使血管扩张,进而达到降血压的作用。

由于小部分一氧化氮会从皮肤进入循环系统,扩张血管。如果血压降下来,患心脏病与中风的风险就会跟着降低。

多项研究也证实,在紫外线比较缺乏的冬季,患心肌梗死的病人会明显增多。研究还发现,维生素D 缺乏越严重,就越容易患心脏病、心力衰竭和中风等疾病。

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在室外感受一下太阳的光和热,人也会变得精神起来。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想要身材更苗条,可能只需早起晒一会儿太阳。

太阳晒过头顶,能充分促进钙质的吸收。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其实,如果天气好,晒太阳时最好摘掉帽子,对于头发的生长都会有好处的。

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活化血脉,有效缓解小腿抽筋,而且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

晒太阳还能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晒太阳的正确“姿势”】

一般来说,建议在上午9点和下午4点左右晒太阳,此时的阳光柔和、紫外线弱。

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日出日落时间均有不同,“最佳日晒时段”的概念并不完全可靠,应用“影子原则”来选择晒太阳的时间段更为简单、有效:

即当影子的长度短于身高时不宜出来晒太阳,因为这个时候的日头比较“毒”。

晒太阳所需时长随海拔、地区、季节、人种、个体、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绝大多数人每天在阳光下10-20分钟即可获得机体所需的维生素D,儿童短些,老人长些,但一般都建议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以避免日晒伤。

在高海拔及长期低度缺氧环境下生活的人群,由于缺氧本身会加剧骨量丢失,需延长日晒时间至每天30-60分钟。冬季日光中紫外线量降为夏季的1/6,也要尽可能延长日晒时长。

晒太阳的最佳地点当然是户外了,让阳光直接与皮肤接触。隔着玻璃窗晒太阳,是达不到效果的。有研究表明,隔着窗玻璃,所需波段紫外线的透过率不足50%,到距窗口4米处则可降至室外的2%。

体弱的人千万别暴晒,容易虚脱。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要量力而行,想晒太阳最好戴个遮阳帽。白内障患者需要戴防护镜,以防紫外线直射眼睛。

【万物生长靠太阳,健康长寿靠养阳】

《黄帝内经》中说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注曰:“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

也就是说人的生命系与阳气,只有固护阳气才能百病不生,人们才能够拥有鲜活的生命力,而我们养生的重点就在于养护身体内的阳气。

阳光是大自然赐予我们补充阳气的天然“补品”。晒太阳是补充体内阳气的一种最简单同时也是一种最高效的方法。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就提出“呼吸太阳”,即多晒太阳的意思。这也是历代医学专家所极力推崇的日光保健作用。

因生活重担、学业繁杂、美白防晒等无法在这静谧的冷冬寻个阳光饱足之地肆意取暖的人群,可以选择艾灸补充阳气。

艾灸用的原料是艾草制成的。艾草,又名回阳草,产于山的阳面,充分的吸取太阳的精华,是一种纯阳植物,有通十二经之功效。

艾灸特殊的纯阳之性,能使人阳气足、精血充,扶正祛邪,固本强身。

*文章部分图片、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惊蛰生阳百病消,几招叫您快速生阳—家中不落太阳恩鹏能量养生舱
夏季养生:如何正确晒太阳
阳光养生:适度晒太阳、补充能量!
夏季养生“养心扶阳”
晒太阳养生,要注意这几点
一图读懂丨学会晒太阳,养生不显老
秋季如何晒太阳养生保健
“冬阳”一寸值千金!学会晒太阳的养生技巧
立夏养生重在养阳 记住6点养生要诀!
晒太阳补钙”不靠谱?医生:5类食物,含钙量挺高,不妨多吃

网址: 万物生长靠太阳,养生要养阳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5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