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国民营养计划的深入实施,促进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的开展,我们围绕“健康饮食、合理膳食”的主题,制定了针对性的科普宣传策略。自2025年起,我们鼓励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水产品的摄入,以引导人们形成更加合理的膳食结构。为此,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精心组织并制定了相关核心信息,现予以印发,供各方在工作中参考和使用。
2025年5月16日,我们围绕“健康饮食、合理膳食”的主题,制定了核心信息,旨在引导人们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水产品的摄入,从而优化膳食结构。
01健康饮食宣传策略
❒ 蔬菜水果摄入建议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植物化学物,增加其摄入有助于降低肥胖和慢性病风险。 建议每餐都食用蔬菜,每日摄入新鲜蔬菜至少300克,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
水果摄入同样重要,做到每日摄入新鲜水果200~350克,享受其美味与营养。 蔬菜、水果种类应多样化,推荐每日摄入蔬菜3~5种、水果1~2种,每周达到10种以上,以充分利用其不同的营养价值。蔬菜和水果各有独特营养价值,不应相互替代,应合理搭配。蔬菜烹饪方式影响其营养价值,建议采用保留营养成分、保持原汁原味的烹饪方法,并减少油盐糖的使用。适量购买、妥善保存蔬菜、水果,以保持其最佳风味和营养,减少浪费。推荐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加工制品时注意查看营养标签,优选低糖、低盐和低脂肪的产品。肥胖或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合理选择蔬菜、水果。鼓励食堂、餐厅、学校等增加蔬菜、水果的供应,方便大家选择食用。
❒ 全谷物摄入建议
全谷物保留了谷物天然营养成分,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全谷物指加工过程中保留完整籽粒结构的谷物,粗粮或杂粮如未保留完整结构,则不属于全谷物。购买全谷物食品时,应注意外观、形态和色泽,预包装食品可阅读配料表和营养标签进行选择。
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全谷物50~100克,目前居民整体摄入量较低,可适当增加。适量摄入全谷物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可适当增加摄入。建议一日三餐中至少一餐食用全谷物,可与精制米面搭配制作主食或粥类。 胃肠功能较弱者食用全谷物时需注意粗细搭配、适量食用。可采用适宜烹饪方式改善全谷物口感和烹饪效果。全谷物食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保质期较短,需注意科学保存。鼓励食品产业创新,研发生产适宜不同人群的全谷物食品,餐饮行业增加优质全谷物食品供给。
❒ 水产品摄入建议
水产品种类丰富,营养价值高,是优质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 建议每周摄入鱼、虾、贝类等水产品1~2次,成年人约为300~500克,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可适当增加摄入。水产品能量较低、饱和脂肪酸较低且蛋白质丰富,特别是鱼类和贝类脂肪含量低,能更好地满足日常营养需求。
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等是DHA、EPA等重要营养素的好来源。海藻类食物如海带等富含碘、维生素K等微量营养素,有助于提高膳食丰富度。贝类食物如蛤蜊等是铁、锌等矿物质的重要来源。鲜活水产品更美味可口,建议采用清蒸、熘炒等适宜方式进行烹饪。家庭冷冻储存水产品需注意密封隔离、避免污染和减少营养物质流失。 干制海产品便于保存和运输,购买时建议仔细阅读标签或咨询专业人员。鼓励企业创新产品种类和加工方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营养需求。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健康饮食新主张 增加蔬果、全谷物和水产品摄入
国家卫健委建议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水产品摄入
合理膳食结构:蔬果、全谷物及水产品摄入建议
健康脂肪的摄入,比水果蔬菜更不可忽视
糖友如何选择低糖食物,如全谷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四种饮食防病又延寿!全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和豆类是关键
全谷物每日摄入量:健康饮食的关键一环
健康养生:水果与蔬菜的日常摄入量建议
健康饮食与蔬菜水果
增加植物性食物摄入:迈向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网址: 健康饮食新导向:重视蔬菜水果与全谷物的摄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4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