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赵玲 实习生杨雨涵 通讯员刘冲
蝉鸣声声,暑期正酣。汉江的风、古城的树荫,本应是抚慰童心的“天然空调”。然而,襄阳市安定医院的心理专家却发现,很多孩子身体虽在纳凉,情绪却像被闷在“蒸笼”里——心理的闷热悄然升温。
现象:
孩子情绪问题集中爆发
“孩子像蔫了的小树苗,整天窝在空调房里刷手机,吃饭都提不起劲。”一位家长向襄阳市安定医院主治医师祝浩明描述。
“一提作业就炸毛,每天无休止地和家长争吵。”另一位13岁学生的家长同样无奈。
祝浩明指出,每年寒暑假,因出现情绪低落、社交退缩、厌学叛逆等问题前来就诊的儿童青少年显著增多,尤其在开学适应期最为集中,严重影响后续学习和生活节奏——这正是暑期“心理中暑”的集中体现。
探因:
家庭环境暗藏隐患
“家庭本应是孩子心灵的港湾,但不当的养育方式,却可能反变成给孩子情绪‘升温’的推手。”襄阳市安定医院精神科医师章梦琦剖析了背后的关键因素。
“真空式”放养:双职工家庭把孩子托付给祖辈。老人溺爱、放松监管,手机、平板电脑成了“电子保姆”,孩子沉迷网络、作息紊乱,社交能力退化。
“物质丰盈”与“情感荒漠”:家长忙于工作,零食饮料管够,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陪伴与情感交流。
“抢跑焦虑”与“高压锅式”暑假:各类补习班、网课填满日程,孩子神经紧绷,反抗一遭压制,亲子冲突瞬间升级,极易诱发孩子的厌学、偏激等心理问题。
良方:
用陪伴为心灵“降温”
面对暑期“心”挑战,襄阳市安定医院精神科医师任道远呼吁家长用智慧和陪伴为孩子营造心灵的“避暑胜地”。
亲近自然,滋养心灵。当孩子感到压抑时,不妨带他们走出钢筋水泥,去汉江边吹风,登岘山怀古,或到古隆中聆听历史。自然与人文是最好的环境疗法,应鼓励孩子多到户外走走、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有效陪伴,情感共鸣。家长放下手机,共创高质量陪伴:共读襄阳故事、共做家乡菜、互聊感受。一句“我理解你有点烦”,胜过空洞说教。
张弛有度,多元成长。摒弃“唯补习论”,科学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尊重兴趣,支持孩子探索绘画、音乐、编程等新赛道;让假期成为孩子积蓄能量的“充电期”,而非身心俱疲的“消耗期”。
坚持原则,爱但不溺宠。隔代养育中,家长需要与老人达成科学养育共识:统一原则,适度放手,鼓励孩子参加社区活动、规律作息,远离“电子保姆”,让祖辈的爱成为护城河而非温室。
任道远提醒,家长是孩子情绪的“第一响应人”。若孩子持续低落、行为异常或拒绝交流,勿忽视、勿打压。拨打襄阳市“12356”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或前往市安定医院“青少年心理门诊”及时求助。
《襄阳晚报》(2025年8月11日5版)
编辑:罗安
审核:黄金丽 终审:刘明
相关知识
过完暑假胖十斤,警惕4种增重行为,孩子放假要快乐更要健康
快乐暑假,从“心”出发——暑假心理健康调适
暑期饮食警惕: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食物指南
暑假孩子容易胖怎么回事 七大原因导致儿童假发胖
暑假,家长如何关爱孩子心理健康
如何点亮学生暑假生活 孩子放暑假怎么安排比较好
暑期帮孩子科学控糖,警惕这些高糖食品
暑假又到了 担心孩子这几件事吗?
暑假安全温馨提示
暑假攻略!如何让孩子的暑假不荒废?充实又快乐?
网址: 警惕孩子暑假“心理中暑”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