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情绪与饮食的关系
情绪与饮食,这对息息相关的伙伴,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不容忽视。许多被超重或肥胖困扰的人,往往深陷于情绪与饮食的复杂交织中,难以自拔。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深入理解自己的情绪,洞察食欲背后那些隐蔽的“心思”。
情绪与饮食密切相关,许多人因情绪困扰而摄入过多热量。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情绪化进食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种类型。首先是嘴巴寂寞型,这类人总是有事没事就想嚼点东西,否则就感觉嘴巴“无处安放”;其次是压力代偿型,这类人在面临压力时,会通过大量进食来缓解焦虑;另外还有无聊放纵型,这类人在闲暇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大量进食。
情绪化进食,如同情绪的感冒,偶尔发作并无大碍,但若演变为慢性困扰,则需警惕。当你想起零食袋时,不妨先暂停十秒,自问:“是否可以尝试用其他方式来缓解压力,例如跳绳或泡茶?”在享受烹饪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专注于烹饪本身,就能为情绪带来舒缓。吃零食时,不妨先观察其纹理,再细细品味香味,慢慢咀嚼,你会发现,原来每一口零食都蕴含着独特的味道。
02正念饮食的步骤
正念饮食,作为一种以专注和觉察为核心的饮食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应对“情绪化进食”的钥匙。通过正念饮食,我们能够有效地调节过度的进食冲动,从而摆脱情绪对饮食的操控,让身心重获健康与平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情绪而“骗”进过多的卡路里。比如,在朋友圈看到同事的下午茶照片后,顺手拆开抽屉里的曲奇,安慰自己“就吃一块”,结果却整盒空了;或者是在加班后,走出办公楼直奔烧烤档,点个小肉串配上冰啤酒,心里默念“累成这样,必须犒劳一下自己”。这些行为往往源于我们内心的情绪波动。
正念饮食的第一步是识别生理饥饿与情绪饥饿的不同。生理饿表现为肚子咕噜叫,饥饿感层次分明,而情绪饿则常常表现为对特定食物的突然渴望,即使刚吃完饭也难以忘怀。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正念饮食的五个步骤。
慢速进食帮助提高饱足感和减少过量进食。试着每口食物都充分咀嚼15至20次,甚至更多。在进餐时,细心品味食物的味道和质地,让胃有时间感受到饱足感。
通过感官全面体验食物,可以提高进食的满足感。进餐时,调动你的感官,从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多个方面来感受食物的“滋味”。例如,吃一颗草莓时,你可以尝试从颜色、香味、口感等多个角度来细细品味。
学会感知饱腹感,避免过度进食。在进餐过程中,给饱腹感打个分,以7至8分饱为目标,这时你会感到胃里舒适并不再饥饿,但食物依然美味。
以开放态度对待进食中的情绪,有助于更好地管控情绪和饮食。不要过于苛责自己的饮食行为,以开放和理解的态度来接纳饮食背后的情绪和动机。正念饮食不是让你成为苦行僧,而是让你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为什么吃,避免被情绪左右。
通过这些步骤,你可以学会更好地与情绪怪兽“谈判”,从而摆脱情绪化进食的困扰。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正念饮食实践:如何控制情绪性进食
正念饮食拒绝情绪性进食的陷阱
心理与饮食:控制情绪进食的方法
正念饮食:放慢进食速度,充分咀嚼,全新的健康进食方式
如何控制情绪化饮食?
正念饮食:与食物和解健康瘦身.docx
健康饮食与情绪管理.pptx
心理学减重法:通过理解情绪掌控饮食
情绪化饮食的原因及如何阻止情绪化饮食
减肥,你要控制情绪化饮食
网址: 情绪化进食与正念饮食:掌控饮食健康的新角度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