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范围内,学校餐食的营养与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6至14岁这个成长关键期的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自治区纪委监委的指导下,联合教育厅、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餐营养配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意在规范中小学餐饮工作,确保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获得科学、安全的饮食。
《指南》明确规定,学校应确保6至14岁中小学生每天的餐食中,提供不少于12种食物,每周的食物种类不少于25种。这一要求不仅鼓励不同类型的食材多样化摄入,还有效避免了营养单一的问题,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专家指出,6至14岁是孩子们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营养不足或不均衡,会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校在制定食谱时,特别强调应结合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及身体活动水平,科学配餐,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摄入所需的营养素。
为落实《指南》,学校食堂以及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将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将负责整个供餐过程,从原料的采购、加工,到最终的供餐都要经过严格的把关,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卫生。此外,学校应制定带量食谱,提前一周向师生和家长公示,从而增加透明度,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每日饮食情况。
在配餐过程中的烹调方式也被特别提及,学校应倡导使用健康、低油、低盐的烹饪方法,增强食物的营养价值。与此同时,学校的营养健康管理人员需定期对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食谱,以适应学生群体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
这项新规的出台,标志着广西对学生饮食安全与营养关怀的进一步强化。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饮食质量,也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健康的基础。当然,这也需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做到高度配合,共同维护孩子们的健康饮食环境。对所有的家长来说,了解及关注学校的餐饮安排,将是确保孩子营养均衡的重要一环。总的来说,《指南》的发布对于广西的教育系统来说,不仅是一次严格的监管,更是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