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儿童营养状况评估:Z值评分法与生长曲线法详解

儿童营养状况评估:Z值评分法与生长曲线法详解

营养评估(NutritionalAssessment,也称为营养评定)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确定个体或人群的营养状况。准确的营养评估是获得营养诊断、进行营养治疗、并获得最佳临床结局的前提。

传统的营养评估方法包括“ABCDE”几个部分,即测量(anthropometry,A)、实验室检测(biochemistry,B)、临床评估(clinicalassessment,C)、膳食评估(dietassessment,D)、环境和家庭情况(environmentandfamilyinformation,E),需要由临床营养专业培训的医师和营养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分析判定。

其中,0~19岁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体格发育状况可间接反映他们的营养状况,因此人体测量评估是该人群营养评估里的重要一环。

目前应用最广的人体测量学营养评估方法包括Z值评分法和生长曲线法等。

本文基于WHO参考标准来介绍下这两种方法。仅供参考,若有错漏,敬请指正。

Z值评分法(即标准差法),是WHO制定儿童生长标准时采用的一个统计学指标。通过评价儿童的年龄别身高(长)Z评分(height-for-age, 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age, W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height,WHZ)或者年龄别身体质量指数Z评分[BMI(body mass index)-for-age, BMIZ]来判断营养状况。

判断标准

将某个儿童的测量数据与推荐理想儿童群体(WHO参考标准)的数据进行比较,该儿童的生长数据高于这个群体中位数水平,则Z评分为正值,反之则Z评分为负值。

当Z评分的绝对值小于1,表示非常接近群体中位数水平,处于正常区间内。若绝对值在1到2之间,仍然属于正常范围,但略偏离中位数水平。若Z评分的绝对值超过2,表明已超出正常范围,需要关注。而当Z评分的绝对值超过3时,数据明显偏离群体中位数水平。

□年龄别身高(长)Z评分(HAZ)

说明:<-2表示轻度生长迟缓,<-3表示重度生长迟缓。

□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

说明:<-2表示低体重(营养不良的一个类别);介于-2~+2仍可看作为正常体重范围;-2至-1为正常范围内偏低;当≥+3时,可能存在超重和肥胖的情况,需要结合身高(长)别Z评分或者年龄别BMIZ评分来判断。

□身高别体重WHZ)或者年龄别身体质量指数(BMIZ)

说明:介于-1~+1为正常范围,表明儿童体型正常。介于+l~+2可看作超重;介于+2~+3,可判断为肥胖;≥+3则为重度肥胖。介于-1~-2,可看作偏瘦;介于-2~-3,可看作为消瘦;<-3则为重度消瘦。消瘦代表较急性的近期营养不良。

*以上判定标准基于2013年颁布的中国卫生行业标准《5岁以下儿童生长状况判定》,仅供参考。

计算公式

如何计算

【情况一】评估对象为0~5岁婴幼儿: y为实测值、t为天数。M(t)为t天对应的参考标准中位数M值、S(t)为t天代表的参考标准中位数S值、L(t)值为t天对应的参考标准中位数L值。

假设,一个60天大的女婴,体重为4.65kg。则y值为4.65;t是60,到WHO制订的0~5岁生长标准参考数据表格查询,60天对应的M值为5.1049;S值为0.13015;L值为0.098。

代入公式计算:

结果为-0.7139,落于-1~+2范围,属于正常体重。

↓附0~5岁生长标准数据:https://www.who.int/tools/child-growth-standards

【情况二】评估对象为5~19岁儿童及青少年(不包括5岁): y为实测值、t为月龄。M(t)为t月龄对应的参考标准中位数M值、S(t)为t月龄代表的参考标准中位数S值、L(t)值为t月龄对应的参考标准中位数L值。

假设,一个11岁的男童,BMI为30。则y值为30;t是132(11岁的月龄为132,按出生的月份计算,不精确到日),到WHO制订的5~19岁生长标准参考数据表格查询,132月龄对应的M值为16.9392;S值为0.11070;L值为-1.7862。

代入公式计算:

该名男童的生长数据高于这个群体正常水平,但略微大于3,有营养过剩即超重的风险,需要引起注意。

附5~19岁生长标准数据:https://www.who.int/tools/growth-reference-data-for-5to19-years/indicators/bmi-for-age

生长曲线是将不同年龄的体格生长参考值按百分位数法或Z值绘成曲线图,简便且直观,能准确快速了解儿童生长水平,并能连续追踪获得儿童的生长轨迹,及时发现生长偏离现象,判断营养健康状态。是生长监测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5~19岁(女)BMIZ的生长曲线图

每个曲线图上标记为0的线代表中位数。其他曲线是Z评分曲线,曲线左右侧的数字表示与中位数的距离。生长图上的Z评分曲线上的正数(1、2、3)或负数(-1、-2、-3),越是远离中位数的数值,可能会代表一些增长问题,但是也要考虑其他的因素,比如增长趋势、儿童的健康状况、父母的身高等。

案例:

如上图,红色圆点是一例9岁的男童,BMI指数为17 kg/m2,BMIZ评分描记点在1和0之间,属于正常范围。

黑色圆点是一例11岁的男童,BMI指数为30 kg/m2,描记点位于高于3的Z评分曲线,考虑超重。

正常情况下正在成长的儿童遵循的趋势通常与中位数的Z评分曲线平行。但在解释生长曲线图时,需注意以下情况:

(1)生长曲线跨过主线:跨越一条Z评分线表明可能存在风险。

↑跨过1条Z评分线的生长曲线图

如上图所示,女童的体重远离预期的增长轨迹,虽然仍然保持在-1和-2之间,风险的解释基于趋势开始变化的位置(相对于中位数)和儿童的健康史。

(2)生长曲线急剧上升或下降:例如如果儿童生病或严重营养不良,在加强喂养期间,由于儿童经历"追赶"生长,曲线会出现急剧上升。正常体重儿童的生长曲线出现急剧上升提示可能存在过度喂养,同时也要注意身高的变化。如果儿童的体重和身高按比例增长,可能是因为以前的营养不良导致的追赶性增长,或者可能是因为喂养或感染有所改善。正常或营养不良的儿童生长曲线急剧下降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即使对于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因控制体重出现的生长曲线急剧下降也是不可取的。

(3)生长曲线保持平坦(停滞):即儿童的体重随着身高或年龄的增长而没有变化,通常表明儿童存在问题。需要注意例外情况,如超重或肥胖儿童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相同的体重,但身高应持续增长,儿童的身高或体重指数变得更健康。

定期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将测量点及时描记在生长曲线图上有助于判断儿童的近、远期营养情况及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儿童生长异常情况,非常有必要。

而通过医膳通智慧营养管理平台,只需要输入婴幼儿、儿童的体格测量数据,即可自动计算出Z值,并形成生长曲线图,实现自动化操作,帮助医疗工作者快速完成营养评估工作并出具结果,系统还提供报告打印功能,提高诊疗效率。

相关知识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相关的营养状况评估与干预
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评价
儿童BMI计算与健康评估全攻略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营养状况的评估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坐高和下肢长生长参照标准值及生长曲线
BMI Z得分计算方法详解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身高与体重的科学评估方法
儿童体格评估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评价

网址: 儿童营养状况评估:Z值评分法与生长曲线法详解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16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