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砖茶:黑茶中的瑰宝
茯砖茶,作为黑茶的一种,以其独特的发酵工艺和风味成分,成为了茶叶界的佼佼者。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而备受推崇。从优势真菌的发酵到多种风味成分的交融,茯砖茶展现了一种别样的魅力,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茶叶的深层韵味。
茯砖茶,亦被称为伏茶、茯茶、边茶或边销茶,其命名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古代,因其独特的发酵工艺需在夏季“伏天”进行,故得名“伏茶”。而其茶香与中药土茯苓的相似性,又赋予了它“茯茶”的美誉。为便于长途运输和储存,制茶匠人巧妙地将茶叶筑制成砖状,从而诞生了“茯砖茶”这一独特品类。
茯砖茶隶属黑茶范畴,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全发酵的茶叶。其加工流程包含两个核心环节:首先是黑毛茶的加工,这一过程涵盖鲜叶采摘、晾晒、杀青、初揉、发酵、复揉和干燥等多个步骤;随后是成品茶的加工,包括原料筛选拼配、加水渥堆、高温汽蒸、压制成型、发花干燥及成品包装。
值得一提的是,“发花”工序是茯砖茶所独有的,它实质上是多种微生物在茶叶中利用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过程。这些微生物部分源自茶叶本身,部分则在“发花”过程中自然滋生。值得一提的是,金花菌在这一阶段逐渐成为茯砖茶中的优势菌种,为茶叶赋予了独特风味,并具有抗氧化、护肝、调节血脂等多重健康功效。
茯砖茶独特的发酵工艺中,金花菌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优势菌种在茶叶发酵过程中逐渐繁盛,为茯砖茶带来了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不仅如此,金花菌还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护肝以及调节血脂等健康功效,使得茯砖茶成为了一种既美味又养生的饮品。
原料、工艺及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不同产地茯砖茶中的优势真菌及其风味品质呈现出多样性。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选取了湖南、广西、陕西、浙江和贵州这五个茯砖茶主产区,对其茯砖茶的真菌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从各产区茯砖茶中分离出的五株优势真菌,其子囊果均呈现近球形,色泽为黄色,且表面具有褶皱和粗糙质感。同时,这些优势真菌在子囊果大小、分生孢子头结构以及菌丝缠绕方式上均展现出显著差异。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些优势真菌的种类,我们进行了ITS测序。结果显示,尽管这些优势真菌的ITS基因片段存在差异,但它们与Aspergillus cristatus(ACCESSION:MW512851.1)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因此,结合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对比的结果,我们初步将这些优势真菌鉴定为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s)。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不同“金花菌”强化发酵对茯砖茶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通过人工接种五株“金花菌”进入黑毛茶中进行强化发酵,我们得到了来自不同产地的茯砖茶样品,并与未发酵的黑毛茶和自然发酵的茯砖茶进行了对比分析。
比较了未发酵黑毛茶(NF)与经过不同来源“金花菌”强化发酵22天的茯砖茶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OAV值。结果显示,在HNE中,花香属性的右旋萜二烯和beta-紫罗兰酮,以及青气属性的(E)-3-己烯-1-醇,对茯砖茶的风味有着显著贡献。而在GZE和SXE中,花香属性的芳樟醇则对茯砖茶风味影响显著。对于ZJE,花香属性的右旋萜二烯和青气属性的(E)-3-己烯-1-醇共同塑造了其独特风味。在GXE中,花香属性的苯乙烯成为了茯砖茶风味的关键成分。
此外,通过对比五株“金花菌”强化发酵22天的茯砖茶香气成分,我们发现,来自陕西的菌株能够显著贡献冬青油香属性的水杨酸甲酯的生成。
通过深入探究茯砖茶中的挥发性成分,我们发现,不同的发酵菌株对茯砖茶香气的影响显著。其中,来自陕西的菌株在强化发酵过程中,能显著促进冬青油香关键成分水杨酸甲酯的生成,从而为茯砖茶带来独特的香气特征。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不同菌株对茯砖茶风味的影响,也为进一步优化发酵工艺、提升茶叶品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茶叶的风味,源于其蕴含的微量且化学性质极不稳定的挥发性成分。要深入探究这些成分,合适的吸附和提取方法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同时蒸馏萃取(SDE)、顶空吸附(HAS)以及固相微萃取(SPME)等。
以黑茶为例,不同产地的茶叶,其挥发性成分亦有所差异。郑鹏程等人运用HS-SPME结合GC-MS的方法,对五种黑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青砖茶以酮类和醛类化合物为主,香气陈香纯正;而茯砖茶,则以芳香烃和醇类为主,展现出独特的“菌花香”。此外,六堡茶、普洱茶、康砖茶以及泾渭茯茶,其挥发性成分亦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茶叶的丰富风味。
2. 不同产地茯砖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湖南茯砖茶因其独特的“菌花香”而备受赞誉,这得益于其中丰富的烯醛类物质。这些茶叶的香气主要由酮类、醛类、碳氢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共同构成,其中芳樟醇、反式-β-紫罗兰酮、己醛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等成分的含量尤为突出。
相较之下,陕西茯砖茶则展现出更多的火高香特征,这与其所含的杂环类化合物密切相关。而浙江茯砖茶则带有一种青气,这与其所含的低级脂肪醛较多有关。
李永迪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在茯砖茶的加工过程中,芳樟醇、苯乙酮和水杨酸甲酯的含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些物质对于茯砖茶“菌花香”的形成具有显著贡献。同时,与青气相关的己醛等物质则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菌花香”的独特性。
蒋容港等人的研究也证实,茯砖茶的独特香气是由“金花菌”与茶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金花菌”对于与“菌花香”密切相关的芳樟醇和水杨酸甲酯的产生起到了关键作用。
茯砖茶,这一独特的茶叶制品,不仅因其产地不同而香气各异,更蕴含着诸多对人体有益的功效。其丰富的烯醛类物质,如芳樟醇、反式-β-紫罗兰酮等,为茶叶带来了迷人的“菌花香”,同时这些物质也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此外,茯砖茶中的杂环类化合物和低级脂肪醛等成分,则分别赋予了不同产地茯砖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特征。在加工过程中,芳樟醇、苯乙酮等物质的含量逐渐上升,进一步强化了茯砖茶的保健功能。因此,适量饮用茯砖茶,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对身体健康的呵护。
茯砖茶,这一独具特色的茶叶制品,不仅因其产地和工艺的不同而香气多变,更蕴含着诸多对人体有益的保健功能。它不仅能降脂、减肥,还能抗氧化、抑菌、抗腹泻以及抗肿瘤。研究显示,茯砖茶能显著抑制营养型肥胖大鼠的体重增长,降低食物利用率、脂肪系数和Lee氏指数,尤其在降低血清总甘油三酯方面表现更优。同时,其发酵产品对DPPH和ABTS+两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相当出色,与湖南茯砖茶不相上下。此外,茯砖茶还能有效抑制食品致病菌,其水浸提物对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与大肠杆菌等多种致泻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抗肿瘤方面,茯砖茶也表现出色,能显著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的生长。另外,其水提物还能修复受损黏膜、调节肠道免疫功能,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和小鼠中枢免疫器官的质量,进一步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茯砖茶,这一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茶叶制品,其品饮方式同样别有一番韵味。在品饮时,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其独特的冲泡技巧,更要学会欣赏其香气与口感的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茯砖茶的品饮艺术,感受其带来的独特魅力。
泡饮泡茶用具:盖碗或紫砂壶均可。
水温要求:需达到100℃。
茶水比例:建议以1:20的比例进行冲泡。
冲泡步骤:遵循科学的冲泡流程,静待佳茗绽放。
温杯洁具后,按照个人口味投入适量茶叶。采用定点低斟的方式,缓慢而稳当地向杯中注水。第一泡作为洗茶,浸泡约10秒后,将茶水倒掉。正式开始冲泡,第1泡加盖闷泡约20秒,随后即可出汤。第2至5泡,每次静待10至15秒左右,第5泡之后,可适当延长闷泡时间,以充分释放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接下来是煮饮的步骤:
茶具选用煮茶壶,茶水比例控制在1:100左右。按照个人喜好和茶叶特性,调整煮饮的时间和火候,静待佳茗在壶中慢慢展开,释放出迷人的香气。
准备好适量的茶块,茶水比例约为1:100,可根据个人口味进行微调。将水烧至初沸状态,即壶壁布满鱼眼泡,温度大约维持在80°C。将茶块放入煮茶壶中,此时无需洗茶,直接进行煮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煮5至10分钟,让茶叶充分释放香气。煮好后,停火并滤去茶渣,趁热享用。煮饮法通常可进行2至3次。接下来是蒸饮的步骤:
茶具选用蒸茶器,茶水比控制在1:60左右。在蒸茶器中加入适量茯茶,再注入纯净水,注意茶叶置于水的上方,利用热蒸气将茶叶打湿,而非直接煮沸。此方法可保留茶叶的原汁原味,大约蒸煮30分钟后,即可享用。
4. 焖饮
将水烧至100°C的沸点,准备好茶水比约为1:200的适量茯茶。首先,对茶叶进行一次洗茶,之后将茶叶放入焖壶的滤网中,再注入100°C的沸水。静待两个小时左右,让茶叶在壶中充分焖泡,释放出其独特香气。之后,便可享用这杯香浓的茶饮。
参考文献
[1] Marshall T, Williams K M. Coomassie blue protein dye-binding assays measure formation of an insoluble protein-dye complex[J].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992, 204(1): 107-109.
[2] 王蝶, 黄建安, 叶小燕, 等. 茯砖茶减肥作用研究[J]. 茶业科学,2012,32(1): 81-86.
[3] 欧阳梅, 等. 冠突散囊菌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影响研究[J]. 菌物学报,2011,30(2):343-348.
[4] 唐玲. 广式腊肠储藏期间脂质水解氧化与风味成分相关性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傅冬和, 余智勇, 黄建安, 等. 不同年份茯砖茶水提物的抑菌效果研究[J]. 中国茶叶,2011,1(1): 10-12.
[6] 宋鲁彬, 黄建安, 刘仲华, 等. 中国黑茶对消化道肿瘤的预防作用研究[J]. 茶叶科学,2009,29(3):191-195.
[7] 吴香兰, 等. 茯砖茶对小鼠肠道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J]. 茶叶科学,2013,33(2):125-130.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茯砖茶是红茶还是绿茶:探究茯砖茶的正确分类
茯砖茶中金花菌群的研究进展
普洱茶中的茯砖
泾阳茯砖茶
理想华莱:蕴藏“金花”的茶——茯砖茶
冠突散囊菌和茯砖茶的健康功效
茯苓砖茶是什么茶
茯砖黑茶的功效与作用
商南茯砖茶
金花茯砖的作用,金花茯砖茶的副作用与禁忌
网址: 茯砖茶:从优势真菌到风味成分的全面解读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2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