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佐力药业)
转自:佐力药业
陆伟珍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一般情况下,患者遭遇焦虑、抑郁、自卑、社交恐惧等心境,晚上失眠了,首先想到的会是药物治疗。当然,口服安眠药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安眠药的依赖性也是不少患者所担心的,所以,现代临床上对失眠症的治疗首选认知行为疗法。对于认知行为疗法,您了解吗?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基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如何进行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可以三者一同使用,也可以择其一种尝试对睡眠质量进行改进。
睡眠日记 临床中让患者按自己方便的方式记录睡眠日记,通过对入睡时间、早醒情况、睡眠持续时间、间醒次数、再次入睡时间、白天的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等进行记录,可以展示患者的睡眠模式,医生通过睡眠日记可以针对性地提出治疗建议。
认知重建 在《睡眠研究杂志》(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上发表的研究表明,患者通过认知重建,纠正日常对睡眠的认识错误,矫正不良的睡眠行为和观念,减少负面睡眠信念,可以明显改善失眠的症状。
睡眠认知重建,是指纠正对睡眠的错误认识,比如不少人认为一天没睡到8小时会影响健康,进而因睡不够8小时而产生焦虑,事实上,只要白天没有明显困倦就说明睡眠时间足够了,不必刻意追求8小时的睡眠。
睡眠限制 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限制在床上的时间,包括非睡眠时间不能上床,不能入睡不要一直躺在床上,建议起床到别的房间,直到待到十分想睡觉的时候再上床,恢复睡眠与床的联结。
认知行为疗法的优势
长期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不仅能在短期内改善失眠症状,疗效还可长期持续。患者通过治疗可以维持健康正确的睡眠模式,明显减少失眠的复发率。
减少药物依赖国外睡眠研究刊物提出,相较于安眠药的治疗,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的患者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易于普及操作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易于掌握和操作,临床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可以被广泛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的缺点
个体化不明显认知行为疗法目前一般采用标准化的治疗流程,无法满足患者的个体化症状,也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
显效相对较慢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必须让患者认识并接受自己睡眠习惯上的错误,并且努力改变后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疗效有限认知行为疗法主要纠正患者的睡眠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对非认知因素导致的失眠往往疗效有限。
关于失眠症治疗的建议
临床中对失眠症的治疗坚持“少害”原则,尽量选择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让患者恢复良好的睡眠。认知行为疗法可以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当然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可以首选无依赖性和成瘾性的中医药治疗,比如使用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的乌灵参菌粉,配合口服中药汤剂辨证论治。在患者病情需要的时候,必须选择适合患者的安眠抗焦虑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尽快尽好地让患者入睡。
以上内容来源:家庭用药杂志2024.8
-----------------------------------------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在睡眠障碍个案中的运用
治疗失眠 : 认知行为疗法(CBTi)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研究:安眠药长期服用会失效,治疗失眠应求助于认知行为疗法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如何处理失眠问题?
战胜失眠的“创可贴”:睡眠认知行为疗法揭秘
失眠症的家庭疗法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CBT)?
【医学小常识】您了解这种治疗失眠的心理疗法吗? 健康课堂
网址: 《家庭用药》|失眠了,您用认知行为疗法了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