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说,不要在乎生命有多长,他们更在乎的是珍惜生命,与生命结束后能否可以往生极乐净土。在如今互联网时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先天残疾,或者后天夭折的人,有些人的一生饱受折磨,有些人还未完成自己的远大理想抱负,就要与世界告别,甚是让人叹息。
佛说:人有六道轮回。可是下一轮回 是否存在,轮回转世后,是人是物,谁都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就是此生修福,期盼能尽量延长生命,在生命结束后,也能将福德带入下一世。
说到修福,有必要讲讲佛家的戒律。佛家小乘有5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戒,二十八轻戒,而小乘戒里面杀生,就是佛家第一戒。自杀也是犯了杀戒,所以佛门五戒的戒杀生是第一戒。 菩萨戒的十重戒中,戒杀生也是摆在第一位的。如自杀、教人杀、 方便杀、赞叹杀,乃至咒杀等都是犯了杀戒的重罪。
宇宙间不只有人或动物有生命,举凡山河大地,一花一木,一沙一石,他们的存在都有生命。只要破坏其功能,就是杀生。断人希望,浪费时间,也是杀生。
佛教讲,“一切众生、一切有情都具有真如本心,即佛性。而一
切有情众生的真如佛性住五蕴中,若破坏众生的五蕴身体就是杀
生。”自杀破坏了自己的五蕴身,当然也是杀生。众生的五蕴身体
就像一所房子,真如佛性住在其中。自杀破坏了真如佛性所住的
房子。果报在地狱。
人生难得,我们这个身体是用来还报和还愿的。还报是要报答那些于我们有恩的人,还原是要完成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希望达成的心愿,所以我们应该非常珍惜,非常感激我们的身体,而不是自暴自弃。
另一方面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成长又要经过社会众人的帮扶,所以人不该只为自己而活,而要回报和给予,完成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对于想要自杀的人,我们应该及时劝导,极力挽回他人的生命,我们也经常听到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都听过,但是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浮屠」其实是指 “佛塔” 意思就是说救人性命,功德无量,远远超过寺庙建造七层佛塔。
自杀是弱者的行为,是对生命意义无知的表现。世间有许多解决问题的管道,例如生活遇到不如意,苦恼于挫折,可找朋友倾诉,总有解决的办法。佛法中的“忍”是智慧,由“生忍”、“法忍”,一直到“无生法忍”而具备圆满的结果,可以从培养暂时的隐忍,而逐渐达到究竟的解脱烦恼,自然能够放下世间的人情冷暖,活得踏实、自在。
现代人很注重养生延年,也在不断寻求着最佳的途径。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佛教对人的身心健康的裨益,开始潜心修行,以求由内而外地解决问题。修习佛法的人若是修习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就能够有平和的心态,慈悲的胸怀,心无杂念。
佛家养生不但要珍爱生命并且也讲到在养生中也要避九因缘
佛门弟子大多高寿,其一是在饮食方面,佛家提倡的素食、少食都是减轻身体负担的饮食方法,
其二,是佛家的禅定、诵经和独有的养生功法又能内调外养,因此修佛的人都能够筋骨强健,内心安宁,自然也就能健康长寿。若按照佛家的饮食和修行法来做,一般都能够有较好的精气神和较长的寿命,但有的人为什么就短寿呢?
在《佛医经》与《九横经》都说明了命数未尽,却短寿横死的九个因缘:“第一个是不应饭为饭,第二是 不量饭,第三是 不习饭,第四是 不出食,第五是 止熟,第六是 不持戒,第七是 近恶知识,第八是 入里不时不如法行,第九呢 就是可避不避。
这就是九因缘,人命为横尽。” 其中,前四条都是说饮食没有规律,要不就是不定时,要不就是不定量,这样会严重扰乱我们身体消化系统本来的秩序,则导致肥胖或肠胃功能紊乱等病症。
奶奶也经常说:过午不食。“过午不食”是佛教“八关斋戒”中的一项内容。吃的食物也都是很简单朴素的素食,也有这么一句话,晚饭不吃,饿治百病, 其实爱吃晚饭,是我们人类发生疾病的一个原因;也是许多疾病久治不愈的一个原因。许多人认为,晚间饿了就要吃东西;其实不然;晚间饿了不吃东西,才是正常的。过午不食其实是一项非常科学的养生方法,其中蕴含有非常大的生命科学智慧。因此现在人为了减肥或是治病,都采用佛家的饮食方法,几个月之内便可看到明显效果,身体变得轻快了,皮肤也变得干净了,一些因肥胖而导致的病症也都减轻了。
不过也提醒各位,如果 气血虚弱,劳累过度的人,不一定适合过午不食。啊,可以少吃一点。那么后面的五种因缘呢是说:大便小便来时,不及时的排掉。” 就是抑制大小便犯了五戒,不论是酒、色还是杀戒,都会带来不良的结果。结交恶人、恶友。啊,我们经常说交友不慎。去到别人家里不规矩,还动了贪心妄念,听见不该视听的话。对于可以避免的不必要的伤害不去积极加以避免。
这就是九因缘。前五种呢,会直接导致内病,就是内脏会受到伤害;后面的四种呢,会导致外因缘病。都与行为有关,令人 命未尽不应死 而死。就是说命数还未尽,不应该死去,却因为犯了九因缘的行为,导致死亡。
我是午火先生,微信号16640531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