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喝水了吗?
春节假期,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除了每天大鱼大肉之外,一定要及时喝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健康喝水的小知识,一起来学习吧~
每天喝多少水比较好?
根据我国国民膳食指南建议, 成年男性每天饮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饮水1500毫升。
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比如,如果运动较多,流汗多,可以多喝;在炎热的夏季,还需根据劳动强度和出汗程度适当增加。
一般来说,普通杯子的容量约为200毫升至300毫升,一般全天饮水6至8杯即可。
怎样喝水更健康?
当你感觉口渴时,其实身体已经极度口渴了,此时身体机能开始受到影响。人体缺水会导致食欲降低、有压抑感,皮肤干燥、声音嘶哑、全身无力,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我们平时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小口喝水比大口灌水更加解渴,有利于人体吸收。
喝水的最佳时间
1、每天清晨起床后
清晨起床后,一定记得喝1—2杯(200—400毫升)的温开水,能帮助缓解便秘,降低脑血栓、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还能帮助吸收早餐中的营养。
2、上午10时左右
3、下午3~4时
饭后不要立即喝水,否则会冲淡稀释唾液和胃液,使得蛋白酶的活性减弱,影响消化吸收。
在早餐和午餐的两到三小时后,此时对身体进行及时的补水,对于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好的。
4、晚上就寝前
睡前不要喝太多的水,以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可以抿上两口水。当人熟睡时,由于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会变高。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
喝烫水或冰水更好吗?
健康营养专家不建议喝太热或太凉的水,过烫的液体进入食道,会破坏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诱发食道癌,这已是医学界的定论。而摄入冷饮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使平滑肌痉挛,可以引起胃肠不适或绞痛甚至是腹泻。
最佳的喝水时间为35℃~40℃的温水,是胃肠道感觉最舒服的温度,养胃和保护肠道。
俗话说“十胃九病”,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非常容易得病的,必须小心呵护。晨起喝杯温开水,能帮肠胃道“减负”。
饮料能代替水吗?
很多饮料特别是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蔗糖或者其他糖类,很容易造成糖类摄入过多,如果过量饮用,容易引起肥胖、龋齿等问题,造成营养失衡、骨密度下降,严重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过年期间,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建议大家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