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市场监管总局: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市场监管总局: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记者 左雨晴) 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稳步发展,不断满足健康消费需求,但也出现了虚假宣传、夸大功能、误导消费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自2020年起组织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5年行动,推动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8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司长刘松涛表示,5年清理整治采取“集中行动+长效治理”组合拳,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非法添加等行为,强化网络、广告、反不正当竞争、直销、旅游市场等重点领域执法,查办案件3.1万件,罚款5.4亿元;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侦办假劣“保健品”刑事案件1.2万件,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通过5年清理整治,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生产企业每年自查报告率和发现问题整改率均达100%。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宫国强还透露,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5),并拟于近期发布。

他介绍,新标准与修订前相比,内容调整较大。标准文本从原先的10个章节增加到14个章节,并增加了资料性附录;修订主要从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产业发展、指导监管实践等方面完善了指标设置和管理规定等内容。

在保障消费者健康方面,新标准对原料和生产过程管理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原料管理方面,针对非纯化的发酵产物原料可能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了索取此类原料菌株或菌种鉴定、遗传稳定性、安全性等证明材料或报告的要求,并要求企业如果自行生产此类原料时,应建立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使用原料的安全性和功效。

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新标准强调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全链条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例如,要求企业开展生产过程验证,从而确保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达到预期效果,并明确企业应根据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及作业区清洁程度验证情况,确定生产环境指标的合理监控频次,以保证生产环境能够持续满足标准要求。

在指导监管实践方面,新标准作为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监管工作提供了更为明确、细化的执法依据,在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方面,与保健食品注册及备案管理要求紧密衔接,增加了保健食品管理的综合效力。

宫国强表示,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持续完善包括生产经营规范类在内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制定修订和宣贯培训,推动相关标准在各类食品监管实践中发挥更有效、更重要的作用。(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连续5年不合格率低于0.6% 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成效显著
市场监管总局: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5年查办案件3.1万件
今年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99.64%,七成不合格产品为代工
国内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连续四年保持在90%以上
平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4批次食醋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5期)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度多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显示 婴幼儿配方食品质量水平总体稳定
​市场监管总局: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相关部门侦办假劣“保健品”刑事案件1.2万件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使用的意见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告2批次保健食品不合格情况
市场监管总局将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 强化保健食品监管

网址: 市场监管总局: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连续5年低于0.6%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4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