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睡觉竟能“偷”走热量,REM睡眠期的燃脂秘密大公开

睡觉竟能“偷”走热量,REM睡眠期的燃脂秘密大公开

REM 睡眠期是什么?

在了解 REM 睡眠期 “偷热量” 之前,咱们先来搞清楚 REM 睡眠期到底是啥。睡眠,可不是一闭眼一睁眼就结束那么简单,它有着复杂的循环过程,主要由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构成 。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通常为 90-120 分钟,每晚我们会经历 4-6 个这样的周期,在这些周期里,NREM 和 REM 睡眠期交替登场。

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又可以细分为入睡期、浅睡期、中度睡眠期和深度睡眠期,在这个阶段,身体逐渐放松,心率、呼吸变缓,大脑活动也渐渐平静下来。而快速眼动睡眠期,也就是 REM 睡眠期,可就热闹多了。这个时期,眼球会快速地转动,就像在急切地寻找着什么;大脑的活跃度和清醒时差不多,各种奇奇怪怪的梦境常常在这时涌现,我们可能会梦到自己在天空翱翔,或是在奇幻世界冒险;但与此同时,身体的肌肉却处于放松麻痹状态,即便大脑发出指令,肌肉也不会轻易行动,像是被施了定身咒。这样的状态其实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防止我们在梦境中做出危险动作。

REM 睡眠期与热量消耗的关联

可能很多朋友会好奇,REM 睡眠期这么独特,它和热量消耗到底有啥关系呢?实际上,睡眠可不是身体 “停工” 的时刻,就算我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身体里的各种 “小工厂” 还在持续运转,消耗着热量。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神经诊断学和睡眠科学主任玛丽・艾伦・威尔斯博士就明确指出,睡眠期间燃烧卡路里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相关研究表明,人体大脑每天消耗的卡路里热量占比达到 20%,即便在睡眠时,大脑也在持续消耗能量 。在睡眠的各个阶段中,REM 睡眠期又有着独特的热量消耗表现。

当我们处于 REM 睡眠期,大脑活跃度明显提升,如同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思维风暴。这种活跃状态下,大脑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各种神经活动,也就意味着会消耗更多热量。与此同时,虽然身体肌肉处于放松麻痹状态,但神经系统的活动显著增加,这同样会促使热量的消耗。有研究通过对睡眠中人体各项生理指标的监测发现,REM 睡眠期的热量消耗相比浅睡眠期会略高一些 。不过,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基础代谢率以及睡眠环境等因素各不相同,所以在 REM 睡眠期具体消耗的热量数值会存在个体差异。

如何利用 REM 睡眠期 “偷热量”

了解了 REM 睡眠期和热量消耗的关系后,肯定有朋友迫不及待想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利用 REM 睡眠期来 “偷热量”,让减肥大业事半功倍呢?下面这些小妙招,赶紧学起来!

(一)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是利用 REM 睡眠期 “偷热量” 的基础。睡眠不足对新陈代谢的负面影响可不容小觑。当我们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时,身体就像一台疲惫运转的机器,代谢速度会明显减慢。身体会以为进入了 “能量危机” 状态,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它会自动降低能量消耗,减少热量的燃烧,基础代谢率也会随之下降。不仅如此,睡眠不足还会打乱体内的激素平衡,比如让控制食欲的激素失调,导致我们更容易感到饥饿,尤其是对那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产生强烈渴望,一不小心就会摄入过多热量。

所以,为了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和热量消耗,我们一定要保证每晚 7 - 9 小时的充足睡眠 。规律的睡眠作息能让身体适应正常的代谢节奏,确保 REM 睡眠期能正常发挥它的 “偷热量” 作用。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养成良好的生物钟。晚上 11 点前上床睡觉,早上 7 - 8 点左右起床,这样的作息时间既能保证充足睡眠,又符合人体的生理节律,有助于身体在睡眠中高效地消耗热量。

(二)营造低温睡眠环境

美国睡眠医学会认为,把睡眠时的温度控制在 15 - 20 度之间,会让身体消耗最大量的热量。在这个温度区间,身体为了保持温暖,会自动启动 “保暖机制”,加速新陈代谢,促使棕色脂肪活跃起来,而棕色脂肪可是消耗热量的 “小能手”,它能大量燃烧卡路里,为身体提供热量,从而达到在睡眠中悄悄消耗更多热量的效果。

我们可以在睡前把空调温度设定在合适范围,或者使用风扇等辅助设备让空气流通,帮助降低室温。但要注意,也别让温度过低,以免着凉感冒,影响身体健康和睡眠质量。同时,搭配合适的床上用品也很重要,选择保暖性适中的被子,既能在低温环境下保持温暖,又不会因为过于厚重而影响睡眠舒适度。

提升 REM 睡眠期质量的其他建议

(一)规律作息

规律作息就像是给身体设定了一个精准的 “生物钟闹钟”,对提升 REM 睡眠期质量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能让我们的身体逐渐适应这种稳定的睡眠节奏,从而更高效地进入和维持 REM 睡眠期。比如,长期坚持晚上 10 点半左右上床睡觉,早上 6 点半左右起床,身体会慢慢形成生物钟记忆,到了时间就会自然产生困意,也更容易在睡眠中顺利经历多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增加 REM 睡眠期的占比和质量。

而白天过长时间的午睡,就像是在生物钟的正常运行中插入了一段不和谐的 “小插曲”,很容易干扰夜间的睡眠节律。如果午睡时间过长,超过 1 - 2 个小时,可能会导致晚上入睡困难,或者在夜间睡眠中难以进入 REM 睡眠期。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尽量将午睡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这样既能起到补充精力的作用,又不会对夜间睡眠产生不良影响。

(二)适度运动

适度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就像给身体这部 “机器” 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对睡眠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间接影响睡眠时的热量消耗。像散步、慢跑这类有氧运动,能让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当身体得到充分锻炼后,在睡眠时就更容易放松,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包括 REM 睡眠期。

有研究表明,经常进行适度运动的人,睡眠质量明显更好,REM 睡眠期的时长也相对稳定。这是因为运动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使睡眠 - 觉醒周期更加规律;同时,运动还能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让我们的身心处于一种更放松的状态,为进入 REM 睡眠期创造良好的条件。不过,运动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尽量避免在临近睡觉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身体过于兴奋,难以入睡。一般来说,下午 4 - 6 点是进行运动的黄金时段,这个时候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较好的状态,运动后也有足够的时间让身体恢复平静,从而不影响夜间睡眠。

(三)优化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就像是我们睡眠的 “小窝”,一个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的卧室环境,能为提升睡眠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对 REM 睡眠期也有着重要影响。噪音就像睡眠的 “小怪兽”,会干扰我们的睡眠,打断我们进入 REM 睡眠期的进程。可以使用耳塞、隔音窗帘等工具来降低外界噪音的干扰,营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空间。光线也会影响我们的睡眠,尤其是蓝光,它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其分泌量的下降会导致睡眠紊乱。所以,在睡前要尽量关闭不必要的电子设备,拉上遮光窗帘,让卧室处于黑暗的环境中。

温度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过热或过冷都可能让人难以入睡或在睡眠中醒来,影响 REM 睡眠期。一般来说,卧室的温度保持在 20 - 23℃较为适宜,这个温度范围能让人感觉舒适,有助于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并维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此外,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也至关重要,它们能为身体提供良好的支撑,缓解肌肉疲劳,让我们在睡眠中更加放松,更易进入 REM 睡眠期。比如,偏硬一点的床垫能更好地支撑脊椎,记忆棉材质的枕头可以贴合颈部曲线,减轻颈部压力,这些都能提升睡眠的舒适度。

(四)心理调节

心理状态就像睡眠的 “情绪开关”,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为提升睡眠质量保驾护航,对 REM 睡眠期的质量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在睡前进行放松练习,比如渐进性肌肉松弛,从脚部开始,逐渐收紧和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感受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差异,能让身体从紧绷状态中解脱出来,为进入睡眠做好准备;引导式想象也是不错的方法,想象自己身处宁静的海边、茂密的森林等让人放松的场景,能让大脑平静下来,缓解一天的压力和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瑜伽、冥想等方式来减轻压力,改善心理状态。瑜伽中的各种体式和呼吸法,能帮助我们拉伸身体,放松肌肉,同时调整呼吸节奏,让身心达到平衡;冥想则是通过专注于当下的呼吸和感受,排除杂念,减轻心理负担。当我们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内心更加平静和安宁时,睡眠质量也会随之提高,更容易进入 REM 睡眠期,并且在 REM 睡眠期中能更好地进行身体和大脑的修复与调节 。

总结

REM 睡眠期不仅是我们身体和大脑修复与调节的重要时段,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助我们消耗热量,为减肥和健康助力。通过保证充足睡眠、营造低温睡眠环境等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 REM 睡眠期来 “偷热量”,让减肥变得更加轻松。同时,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优化睡眠环境和心理调节等措施,也能有效提升 REM 睡眠期的质量,让我们在睡眠中收获更多的健康和美丽。

所以,别再忽视睡眠这个免费又高效的 “健身神器” 啦!从今晚开始,调整作息,为自己打造一个优质的睡眠环境,让 REM 睡眠期成为你健身路上的得力助手。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能看到身体的积极变化,离自己的理想身材越来越近!#健身#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睡觉也能减肥?脂肪燃烧的秘密
睡觉也能躺瘦?揭秘优质睡眠的燃脂秘密!
睡眠新发现:多睡竟能偷偷减脂?专家解密
睡觉时也能燃脂几百大卡?
睡眠与减肥的秘密:你的“燃脂”武器竟是好好睡觉?
世界睡眠日:科学揭秘“睡个好觉”的魔力
赶走焦虑,好好睡觉——心理学中睡眠的奥秘
如何判断睡眠质量?揭秘核心睡眠的重要性
睡前吃什么能燃脂 夜里悄悄变瘦的秘密
睡眠減肥法:燃脂效果翻倍

网址: 睡觉竟能“偷”走热量,REM睡眠期的燃脂秘密大公开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6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