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老年病科、脑病内科】肌少症:别让肌肉 “悄悄溜走”——您需要知道的健康警报

【老年病科、脑病内科】肌少症:别让肌肉 “悄悄溜走”——您需要知道的健康警报

什么是肌少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察觉到这些变化:爬楼梯时越发吃力,提重物时手抖腿软,走路的速度也明显变慢?这或许是 “肌肉在发出警报”!

肌少症,一种与年龄紧密相关的疾病,正悄然偷走你的肌肉。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人中,每 7 人里就有 1 人患有肌少症。

若不及时进行干预,跌倒、骨折甚至死亡的风险将大幅攀升!

肌肉流失有多危险?

致命威胁:患上肌少症,全因死亡率会增加 50%。

骨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翻倍,尤其是女性,这一情况更为突出。

生活重击:日常活动受到限制,甚至可能丧失自理能力,住院风险也会增加 30%。

自测小技巧(符合 1 项就需警惕)

①男性小腿围小于 34cm,女性小于 33cm(使用软尺测量小腿最粗处)。

②男性握力小于 28kg,女性小于 18kg。

③简单动作测试:5 次起坐时间大于等于 12 秒,或者步速小于 1 米 / 秒(正常散步速度大约为 1.2 - 1.5 米 / 秒)。

三招逆转肌肉流失

1. 吃够营养:蛋白质是关键!

黄金公式:每日蛋白质需求量 = 体重 (kg)×(1.2 - 1.5)g 。例如,一位体重 60kg 的老人,每天需要 72 - 90g 蛋白质。

饮食示例

早餐 午餐 晚餐 加餐 鸡蛋2个+牛奶

手掌大鱼肉/鸡肉

豆腐+瘦肉粥

酸奶+坚果

25g

蛋白

30g

蛋白

20g

蛋白

10g

蛋白

特别提醒:维生素 D 缺乏者,每天需补充 800 - 1000IU(务必遵循医嘱)。

2. 科学运动:肌肉最爱抗阻训练

居家锻炼法

靠墙深蹲:早、中、晚各进行 10 次。

弹力带训练:可进行胸前提拉、腿部外展等动作。

水中行走:对膝关节较为友好。

中国智慧:每天练习 30 分钟太极拳或八段锦,不仅能改善平衡力,还能增加约 3% 的肌肉量。

3. 联合干预效果加倍

当通过饮食和运动进行干预,三个月后仍未见明显改善时,可考虑以下方法:

经皮电刺激:特别适用于行动不便的人群。

必需氨基酸补充剂:如精氨酸、亮氨酸等。

未来健康投资指南

40岁后:建议每年检测握力和小腿围。

体检必查项:人体成分分析检测肌肉量。在进行双能 X 线骨密度检测时,加测肌肉量。

生活小改变

尽量少乘电梯,多爬楼梯(如果膝关节疼痛,可选择坡道)。

看电视时,进行抬腿绷脚背的动作,锻炼下肢肌肉。

刷牙时,踮起脚尖,增强小腿力量。

特别提醒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老来瘦’是福气,然而过度消瘦的老人中,60% 存在肌肉流失的情况!尤其是身体质量指数(BMI)小于 18.5(体重kg÷身高m²)的老人,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就诊筛查。”——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肌肉是生命的引擎,投资肌肉就是投资晚年生活的质量!从现在开始,每天保证一顿高蛋白餐食,进行一套抗阻运动,开展一次自测筛查,让活力与健康陪伴您度过美好的金色年华!

一审:潘振永 二审:杨红地 三审:林 莉

编辑:杨红地 监制:杨正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老年病科、脑病内科】肌少症:别让肌肉 “悄悄溜走”——您需要知道的健康警报
【健康科普】警惕“静悄悄地流失”—老年肌少症知多少
【健康科普】警惕!老年人肌肉悄悄“缩水”
“肌”不可失!别让肌少症悄悄偷走你的健康,这些知识一定要知道
肌肉量与老年人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必须警惕的“肌少症”
科普|肌少症——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健康科普】“老来瘦”需警惕“肌少症”
人体肌肉真的会“溶解”吗?别让不合理的运动方式悄悄伤害你→
千金难买老来瘦?——警惕肌少症
“肌不可失”:别让衰老偷走你的肌肉

网址: 【老年病科、脑病内科】肌少症:别让肌肉 “悄悄溜走”——您需要知道的健康警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7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