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怡/文 吴畅/图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人被三高、肥胖、痛风等慢性健康疾病困扰,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这不禁引人深思:慢性疾病为啥越来越普遍?针对这类疾病,如何以科学的方式制订长期、有效的健康计划?
“生活方式医学”,这门新兴医学学科由此应运而生。据了解,与传统医学不同,生活方式医学的重点不是治疗疾病,而是强调疾病的预防,以改变生活方式代替吃药来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生活才科学合理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生活方式医学”这一词,最早在1989年作为一个研讨会的标题被使用,而后便迅速发展开来。生活方式医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全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积极应对慢性疾病的深层原因,预防、治疗和逆转慢性疾病的发展,科学指导大家更健康地生活,延长生命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不难理解,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个人意愿。但毋庸置疑的是,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能给身体带来不少正面的影响。
“目前,我们生活中近一半的疾病与生活方式有关,而生活方式医学的意义,就在于可以通过对日常习惯、行为的管理,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台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张金顺表示,生活方式医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做,才是科学合理的”。
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包含了饮食营养均衡、适度健身运动、良好的情绪管理、正常的社交活动等方方面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运动、生活方式的改善,不亚于药物治疗的效果。
生活方式医学适用不少疾病
今年38岁的郑先生,平时一直偏胖,还有高血糖、高血脂等一些慢性基础疾病。去年夏天,他感觉胸部隐隐作痛,到医院检查发现心脏有斑块,也就是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医生分析,郑先生患病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经常性饮酒,一日三餐不定时;其二是体重过胖,饮食大鱼大肉不节制;其三是生活不规律,经常需要熬夜工作,并且工作压力大。
要想身体恢复健康,除了专业的医学治疗以外,改变生活方式刻不容缓。按照医生的建议,郑先生改变了原有的饮食习惯,坚持少油、少盐,多吃蔬菜水果。推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后,他把这些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出门运动。慢慢地,郑先生感觉自己的精气神有了明显好转,体重也下降了20多斤。复查以后,原先的斑块有的变成轻度,有的消失。
“通过身、心等方面着手,指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医学看似是一个较新的医学概念,但它其实早已渗透我们的生活,且这种医学干预正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呼吁,在全世界各地兴起。”张金顺说,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干预,其实与中国传统中医强调的“治未病”也有相通之处。
不过,生活方式医学只用于部分疾病。一般来说,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心理健康问题等。在主要的癌症类别中,像吸烟与肺癌、喝酒与肝癌、肉类与肠癌、幽门螺杆菌与胃癌、超重与子宫癌、HPV与宫颈癌等,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预防疾病发生,注意定期体检
生活方式医学,强调改变人们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此达到健康养生、预防疾病的目的。但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各自的习惯,殊不知,一些不良习惯会在生活中慢慢损伤身体。
“令人担忧的是,如今一些原本老年人多发的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颈椎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都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张金顺说,为此,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定义了6类健康生活方式,帮助大家改善生活方式,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6类健康生活方式分别包括:从不吸烟和已戒烟(排除因病戒烟)、非每日饮酒和每日适量饮酒(酒精量:男性<25克、女性<15克)、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每日摄入蔬菜、水果,经常摄入豆类,每周摄入鱼类,限制红肉摄入;至少满足4项)、积极体力活动、健康体重(BMI=18.5-23.9 kg/m2)和健康体脂(腰围: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当然,健康医学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张金顺看来,要想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疾病带来的危害,首先一定要注意定期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能发现健康危险因素(吸烟/喝酒/超重/肥胖)、致病因素(高血脂/幽门螺杆菌感染/HPV感染/EB感染)、癌前病变(结节/消化道腺瘤)以及早期的癌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的指导和治疗。”张金顺说,以台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为例,除了常规的项目检查外,检后的随访服务也必不可少,“基于生活方式医学,医院的健康管理师会给患者提供一些科学的生活方式建议,去除健康危险因素,针对致病因素提供治疗,或预约专家,对癌前病变、早癌进行治疗。”
相关知识
我想瘦脸,不吃药不打针不按摩的
21岁大学生,不打针不吃药,一个月暴瘦18斤,靠的就是这4个字!
自然,就是一种梦想的生活方式
中国民间天然减肥偏方不吃药不打针
【那么怎么10天内瘦40斤最有效的方法不打针吃药】
不打针不吃药,长轻健康让我用4个方法去减肥
网红“减肥针”,不是想打就能打
不吃力地变瘦变美,那就按规律生活吧
如果你想摆脱紧张,那就试试这个冥想方式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基本原则
网址: 不想打针吃药,那就换个生活方式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8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