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进修课 | 看这里!孩子正确的跳绳方法
生态城研学服务2024-05-07 14:53 ·天津
怎样跳绳才能保证孩子安全?
运动那么多,为什么首推跳绳?
跳绳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什么时候跳绳最佳?
跳绳的注意事项?
Part 01
怎样跳绳才能保证孩子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看新闻,有妈妈为让女儿长高每天逼其跳绳3000个,孩子却患上了胫骨结节骨骺炎,报告一出,妈妈慌了……
不是说跳绳能让孩子的个子蹿蹿蹿长高吗?怎么还受伤呢?下面就给大家说说跳绳的正确方式是什么?跳绳有哪些注意事项?怎样跳绳有利于长高?如何保证孩子的安全?今天就为大家揭开迷雾,为掌握跳绳知识,促进骨骼生长保驾护航。
Part 02
运动那么多为什么首推跳绳?
因为跳绳简单易学,仅一绳和小块空地即可。想要孩子在父母身高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体育锻炼是促进身体良好发育的关键所在,而跳绳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跳绳锻炼时双腿不停地跳跃与双臂不停地摇摆,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起跳的蹬伸和下落的缓冲都对关节处的骨膜具有刺激作用,可以增加钙的吸收,有利于身高的增长。另一方面使骨的密度更大,强度更坚韧,骨骼发育更匀称和灵活,身体发育会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运动释放的多巴胺,还会缓解孩子的精神疲惫,一举多得,因此,“跳”就对了!
Part 03
跳绳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选择合适长度的跳绳
跳绳前一定要选择一根长度合适的绳子,绳子太长甩起来就没有力道,就不能跳得快起来,绳子太短则会束手束脚,妨碍身体伸展。
注意手脚协调
跳绳是一项讲究手脚协调的运动,一般手上开始甩动绳索,脚就要跟着跳起来,而且跳的时机很讲究,跳晚了绳子肯定碰脚了,跳早了可能人已经落地又碰脚。
控制跳起的高度
初学者跳绳有时候担心跳得低绳子就会碰脚,总是跳得很高,但这样的坏处就是人很容易觉得累,而且跳得不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会用手腕
跳绳的过程一般不需要手臂使劲,要学会靠手腕的转动来带动绳子的甩动,这样既省力而且跳得更快。
注意呼吸
跳绳子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呼吸情况,尽量保持气息的平稳,不然气息乱了就影响自己跳绳子动作的协调。
控制跳绳的节奏
跳绳子尽量保持稳定的跳绳节奏,不要跳得太快,太快身体负荷比较大,而且容易出错,但也不要跳得太慢,太慢就不容易协调手脚。
Part 04
什么时候跳绳最佳?
在生活中,跳绳什么时候最佳,一般是在每天的下午三点到晚上的八点之间,因为这个时间段是人体最佳的活动时间。由于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生活习惯、上学时间有所不同,所以不必过于纠结什么时间最佳,只要心中有绳,随时随地都可以甩起来~
建议每天跳一次,每周跳四到六次,每周要有一天的时间用来休息,并且在饭前和饭后的一个小时内都不建议进行跳绳,这样容易使食欲大增,从而增加肥胖的可能性,而饭后跳绳,则容易导致血液加速流动,影响消化不良,甚至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胃疼等一些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 05
跳绳的注意事项?
跳绳虽然简单,但是孩子在在运动时,家长还是要帮助孩子做好基础防护工作。
衣物搭配
选择宽松舒适、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着凉感冒。准备一双避震效果好的运动鞋,避免运动伤害,切记不要光脚跳绳。
热身不可少
运动前后做适量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疼痛。
绳子的选择
初学者建议选择“竹节跳绳”,有一定重量,不易打卷。
量力而行
做好练习计划,循序渐进,对接受能力和运动能力差的孩子要多鼓励和帮助。
最后需要家长注意的是,由于孩子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自身的缓冲能力比较差,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的冲击会对骨骼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应注意地面的选择,应在土地、草地这种比较柔软有弹性的地面上跳绳。如果没有条件,只能在水泥地上跳绳的话,那么跳绳的时间一定要短,注意休息。只有做到了以上这些,跳绳对儿童的好处才会真正充分得到体现,否则会适得其反。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素材来源:素远青少年体适能训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