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秋那几天,我妈就跟我念叨:“早上起来嗓子眼干得像冒火,吃个馒头都咽不下去,脸上涂多少润肤霜还是掉皮。”
其实不光我妈,身边好多人一到秋天就犯这毛病 —— 口干、鼻燥、没胃口,连家里孩子都总说 “肚子胀,不想吃饭”。
后来我给全家调整了早餐,把常喝的白粥换成了豆浆,还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加了点 “小料”,没想到才喝了一周,我妈说 “早上起来不口干了”,孩子也主动要吃早饭了。
很多朋友问我秘诀,其实秋天喝豆浆真的是 “对症养生”,今天就把这份「秋季豆浆养生指南」分享给大家,学会了全家都能受益。
咱们先从中医和营养学两个角度,说说秋天喝豆浆的 “过人之处”。
从中医来讲,秋季的气候特点是 “燥”,燥邪最容易伤肺,所以咱们会觉得口干、皮肤干、咳嗽少痰;同时秋天脾胃功能也会变弱,因为 “肺属金,脾属土,金能克土”,肺被燥邪影响,脾胃也会跟着 “没力气”,这就是为啥秋天总没胃口、容易腹胀。
而豆浆性平、味甘,能入脾经和肺经,既补脾胃又能润燥,刚好能应对秋天的 “燥” 和 “脾胃弱”。
再看营养学,豆浆里的优质植物蛋白,比牛奶更好消化,脾胃弱的老人、孩子喝了也不胀气;还有膳食纤维、维生素 E、钾元素这些,能帮着补充水分、滋润皮肤,比单纯喝白开水 “有营养”,比喝甜饮料 “更健康”。
更关键的是,豆浆特别 “百搭”,加点健脾的食材,就能帮着养脾胃;加点润燥的食材,就能缓解口干皮肤干;加点护血管的食材,中老年人喝了也放心。
不像有些养生方,又复杂又难坚持,豆浆每天早上 10 分钟就能做好,全家都能喝。
很多人喝豆浆就只放黄豆,其实根据秋天的需求调整配料,效果能翻好几倍。
咱们分人群、分需求,说说怎么喝才对症。
秋天最常见的问题就是 “脾胃弱”—— 孩子不爱吃饭、老人吃了不消化、大人总觉得腹胀。
这时候喝豆浆,建议加 “健脾三宝”:山药、茯苓、红枣。
我给家里孩子做的是「山药茯苓豆浆」,
具体做法特别简单:黄豆提前泡 8 小时(晚上睡前泡,早上刚好能用),山药去皮切小块(选面山药,别选脆的,健脾效果更好),茯苓提前用温水泡 20 分钟(茯苓是干的,泡软了打出来更细腻),再放 2 颗去核的红枣(增加甜味,不用额外加糖)。
把这些食材放进豆浆机,加足量清水,选 “豆浆模式”,煮好后过滤一下(怕孩子噎到可以不过滤,看个人口感)。
我家孩子以前早上吃半个包子就说饱了,现在喝一杯这个豆浆,能吃一整个包子。
这里要提醒大家,茯苓别放太多,一次 10 克就够了,放多了会有 “土腥味”;红枣也别多放,2-3 颗就行,秋天吃多了容易上火。
从营养学角度说,山药里的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茯苓里的茯苓多糖能帮着调节肠道菌群,再加上豆浆的植物蛋白,既能养脾胃,又能给身体补能量,特别适合脾胃弱的人群。
秋天的 “燥” 真的太磨人了 —— 早上起来喉咙干得发疼,脸上涂多少护肤品还是起皮,连嘴唇都总裂口子。
这时候喝豆浆,一定要加 “润燥组合”:雪梨、银耳、百合。
我自己每天喝的是「雪梨银耳豆浆」,做法也不复杂:黄豆泡好后,雪梨去皮去核切小块(不用切太小,豆浆机可以打碎),银耳提前泡 1 小时(泡发后撕成小朵,去掉黄色的根),再放一小把干百合(提前泡 10 分钟,新鲜百合更好,就是秋天不好买)。
把这些食材放进豆浆机,加清水到刻度线,选 “果蔬豆浆” 模式(比普通豆浆更细腻),煮好后不用加糖,雪梨本身的甜味就够了。
我以前秋天总靠涂润唇膏缓解唇干,现在喝这个豆浆,一天下来嘴唇都是润的,晚上洗脸也觉得皮肤没那么紧绷了。
这里有个小技巧:银耳一定要泡透煮透,不然打出来会有硬芯;百合别放太多,不然会有点苦,一小把就够了。
从中医讲,雪梨能清热润燥,银耳被称为 “平民燕窝”,能滋阴润肺,百合能清心润燥,搭配豆浆的温润,刚好能把 “燥邪” 赶走。
而且这个豆浆含水量高,又有膳食纤维,能帮着肠道蠕动,秋天容易便秘的人喝了也有好处。
秋天温差大,早上冷、中午热,血管容易 “忽缩忽胀”,对中老年人不太友好。
这时候喝豆浆,建议加 “护血管搭档”:黑豆、核桃、黑芝麻。
我给我爸做的是「黑豆核桃豆浆」,做法:黑豆提前泡 8 小时(黑豆比黄豆难泡,建议多泡会儿,泡的时候加几滴醋,更容易煮烂),核桃去壳取仁(不用去皮,核桃皮有营养),黑芝麻用清水洗一下(避免有沙子)。
把这些食材放进豆浆机,加清水,选 “浓豆浆” 模式,煮好后可以加几颗枸杞(增加甜味,还能明目)。
这里要注意:黑豆泡好后要把水倒掉,不然会有腥味;核桃一次放 3-4 个就够了,放多了会油腻。
从营养学角度说,黑豆里的花青素能保护血管内皮,核桃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调节血脂,黑芝麻里的亚油酸能帮着清理血管里的 “垃圾”,这三种食材搭配豆浆,既能给中老年人补充营养,又能帮着保护血管,比喝市面上的 “保健饮料” 更放心。
虽然豆浆好喝又养生,但秋天喝豆浆,这几个误区一定要避开,不然反而会伤身体。
很多人煮豆浆喜欢加一大勺白糖,觉得这样好喝。但秋天本身就容易上火,糖吃多了会加重 “燥邪”,还会让血糖升高,中老年人和血糖高的人要特别注意。
其实咱们可以用天然食材代替糖,比如加 2 颗红枣、半块雪梨,或者一小把枸杞,这样既有甜味,又不会上火,还能增加营养。
我家现在煮豆浆从来不加糖,全靠食材本身的甜味,喝着更清爽。
很多人早上赶时间,拿杯豆浆就出门,空着肚子喝。
其实脾胃弱的人空腹喝豆浆,容易腹胀、腹泻,因为豆浆里的蛋白质会被直接当成能量消耗掉,营养也吸收不好。
正确的做法是:喝豆浆前先吃点主食,比如一个包子、一片全麦面包,或者一小碗杂粮粥。
这样既能让豆浆里的营养更好吸收,又能保护脾胃,不会出现腹胀的情况。
我家孩子早上都是先吃半个鸡蛋,再喝豆浆,从来没说过肚子不舒服。
这个误区一定要重点说!
生豆浆里含有皂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没煮熟喝了会恶心、呕吐、腹泻,严重的还会头晕。
很多人觉得豆浆机煮好就可以直接喝了,其实最好再煮 5 分钟,确保完全煮熟。
怎么判断豆浆熟没熟?
看豆浆有没有 “沸腾”,但要注意,豆浆煮到 80℃左右会出现 “假沸”,就是表面冒泡,但其实没熟,这时候一定要继续煮,直到豆浆真正沸腾,再煮 5 分钟才能喝。
最后再跟大家说几个小细节,让秋季喝豆浆更安全、更养生。
首先是饮用量,成年人每天喝 200-300 毫升就够了,大概一杯的量,喝多了容易腹胀;老人和孩子可以少喝点,每天 150-200 毫升,根据身体情况调整。
然后是食材选择,黄豆、黑豆一定要选新鲜的,别买陈豆子,不然打出来的豆浆有腥味,营养也差;山药、雪梨这些新鲜食材,要选当季的,当季食材的养生效果更好。
还有特殊人群,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别喝豆浆,缓解期可以少量喝黑豆豆浆,因为黑豆的嘌呤含量比黄豆低一点;脾胃虚寒的人,比如平时容易怕冷、腹泻的,可以在豆浆里加 2 片生姜,既能温脾胃,又不会影响豆浆的口感。
现在我家每天早上的场景都是:我提前把食材准备好,豆浆机一按,洗漱完就能喝到热乎乎的豆浆,我爸妈喝黑豆核桃的,孩子喝山药茯苓的,我喝雪梨银耳的,搭配几个包子或者鸡蛋,简单又营养。
秋天是养生的 “黄金期”,不用花大价钱买补品,一杯小小的豆浆,选对食材、用对方法,就能帮全家应对秋天的 “燥” 和 “脾胃弱”,还能护血管。
大家今天就可以试试,明天早上喝上一杯,就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学会了记得分享给家人朋友,让更多人受益~
#健康电商带货训练营#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入秋后早餐豆浆这样喝,健脾润燥护血管,一人学会全家受益!
入秋早餐多喝这5样,清热润肺、健胃消食,让你健康活力一整天!
早上应该怎么喝豆浆?经常喝豆浆会聪明吗?? 爱问知识人
早餐多给家人做这6款豆浆,润燥营养易吸收比牛奶便宜,全家都爱
豆浆搭配什么早餐健康
秋冬儿童一周不重样营养豆浆
早餐一杯豆浆 换来一身健康
早餐一杯豆浆换来一身健康
立秋后不可一味清热,宜润肺防燥
豆浆,黄豆,早餐,饮料
网址: 入秋后早餐豆浆这样喝,健脾润燥护血管,一人学会全家受益!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9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