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减油减盐 健康生活│“控盐”行动,你开始了吗?

减油减盐 健康生活│“控盐”行动,你开始了吗?

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是人体电解质平衡的关键,参与细胞渗透压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肌肉收缩(包括心脏跳动)等基本生理功能。盐是“双刃剑”,适量摄入是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盐摄入量<5克(约一啤酒瓶盖量)。下面,我院专家就如何控盐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一、盐过量有什么危害?

1.血压飙升。钠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高血压风险增高(高血压是脑卒中、心梗的主要诱因)。  

2.慢性病风险。长期高盐饮食与胃癌、骨质疏松、肾脏疾病、肥胖等相关。  

3.味觉钝化。长期重盐导致对咸味敏感度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二、高盐食物“黑名单”

1.加工肉类。

火腿、培根、香肠:腌制过程中加入大量盐和防腐剂(如亚硝酸盐)。

腊肉、熏肉:高盐腌制延长保质期,钠含量极高。

午餐肉、肉罐头:加工过程中盐分渗透到肉质中。

2.腌制食品。

咸菜、泡菜、酸菜:通过盐腌发酵,含盐量可达每日推荐量的50%以上。

酱菜、榨菜:直接作为佐餐小菜,容易不知不觉摄入过量盐分。

咸鸭蛋、皮蛋:腌制过程中盐分渗入蛋黄和蛋白。

3.方便食品与速食

方便面、速食汤:调味包含盐量极高(一包方便面含盐量可达5-8克)。

冷冻披萨、速冻水饺:为保鲜和调味添加大量盐。

即食罐头(如豆豉鲮鱼、番茄酱沙丁鱼):盐分渗透到食物中。

4.调味料与酱料

酱油、生抽、老抽:一汤匙(15ml)约含钠1000毫克。

豆瓣酱、辣椒酱、沙拉酱:调味酱料中的盐分容易被忽略。

鸡精、味精:含谷氨酸钠,直接增加钠摄入。

5.零食类

薯片、膨化食品:咸味零食的钠含量普遍超标。

话梅、蜜饯:酸甜口味掩盖了高盐的本质。

盐焗坚果、海苔脆片:表面盐粒或调味粉含盐量高。

6.快餐与外卖

汉堡、炸鸡:快餐中的酱料、腌肉和面包均含盐。

披萨:奶酪、香肠和面饼中隐藏高盐。

麻辣烫、火锅底料:汤底和蘸料含盐量高。

7.隐藏高盐的“健康食品”

早餐麦片:部分品牌为调味添加盐。

面包、馒头:制作过程中加盐,尤其是全麦面包(为平衡口感)。

运动饮料:含电解质(钠),过量饮用可能增加盐摄入。

三、科学减盐的8大技巧

1.巧用天然鲜味  

用香菇、海带、西红柿、玉米的天然鲜味替代盐。  

2.善用天然香料  

葱姜蒜、辣椒、花椒、柠檬汁、醋、黑胡椒增添风味。  

3.限盐工具辅助

使用限盐勺(2克/勺)、低钠盐(含钾盐,但肾病患者慎用)。  

4.烹饪后放盐

起锅前加盐,咸味更明显,减少用量。  

5.警惕“汤汁陷阱”  

少喝菜汤、火锅汤(溶入大量盐和油脂)。

6.警惕“鲜味陷阱”

鸡精、蚝油等含钠量高,少量使用。

7.读懂食品标签

选择“低钠”(钠≤120mg/100g)或“无盐”食品。

8.少吃加工食品,多吃新鲜食材,自己烹饪控制盐量。

四、不同人群的控盐重点

1.儿童,培养清淡口味,避免过早接触重盐零食,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如薯片)。  

2.高血压/肾病患者,严格限盐(3-4克/天),警惕调味品中的钠。  

3.老年人,味觉退化易多放盐,可用天然香料替代。  

4.外卖族,要求商家少放盐/酱料,自备清淡小菜平衡。

5.运动员/户外工作者,需根据出汗量调整补盐量。  

科室  内分泌代谢与临床营养科  

撰稿  何小蓉  唐维

一审  曾悦

二审  舒远猛

相关知识

减油减盐 健康生活│“控盐”行动,你开始了吗?
健康生活 从减盐减油开始 —— 致郴州市民的倡议书
人人行动 全民控盐:守护健康,从减盐开始
健康生活,从减盐开始
健康生活,从控盐开始
科学减盐、健康减油,从每一餐开始!
减油减盐 健康生活
减盐减油:湖南胃的健康新生活,从“盐”值爆表到“淡”生活的转变!
人人减少盐摄入,健康生活从“5克”开始!
少盐生活,你敢尝试吗?科学控盐如何让你更健康!

网址: 减油减盐 健康生活│“控盐”行动,你开始了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95704.html

所属分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