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

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

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中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茶{Camellia sinensis L.)为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树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对土壤含水量有一定的要求。我国山茶属植物资源丰富,是华南地区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经济作物。
[0003]常规茶树育种技术具有局限性,如远缘杂交困难、有益突变频率低、选育优良品种耗时长、花期不遇等,制约了茶树优质资源的利用,使得茶树品种选育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加速育种进程、缩短繁殖时间、改良植物品质、节省空间、减少劳动、可终年生产、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等特点,可有效解决茶树品种选育耗时长的问题。近年来茶树组织培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外植体褐化现象严重、出梢率低、生根困难、移栽大田成活率低等,使组织培养技术在茶树中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系统的茶树离体快繁体系,为今后对茶树进行品质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出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本发明以茶树未成熟胚为外植体,经过种子消毒、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及移栽等步骤构建了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0005]本发明的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O种子消毒:选择8月份底未成熟茶果,去叶后于洗衣粉水浸泡10?30min,刷净后自来水冲洗I?2h,取出尚未成熟的乳白或略带棕色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中,剥开外种皮,先用75%乙醇消毒5?30s后用无菌水洗3?5次,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10?25min,用无菌水冲洗4?6次后备用。
[0006](2)胚愈伤组织诱导:将经步骤(I)处理后未成熟种胚切成0.5cmX0.5cmX0.5cm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先在25?28°C条件下全暗培养30?45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0?12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30001x,直至诱导形成胚性愈伤组织。
[0007](3)分化培养:将步骤(2)培养获得的呈绿色的子叶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接种后先在25?28°C条件下全暗培养7?14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50001x,置于培养温度为25?28°C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形成丛生芽。
[0008](4)生根培养:将步骤(3)过程获得的高度约为2.5?3.5cm的丛生芽分切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接种后先在25?28°C条件下全暗培养7?14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4?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30001x,培养温度为25?28°C的条件下培养至生根。
[0009](5)炼苗移栽:将步骤(4)获得的高约6?8cm的生根试管苗去瓶盖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5?7天后,将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栽入由泥炭土和黄沙泥混合成的基质中并定植于大田中。
[0010]上述步骤(2)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ER+6-BAl.0?3mg/L+NAA0.1?0.5mg/L+GAS3 ?5 mg/L+ 鹿糖 15 ?30g/L+ 琼脂 3.5 ?6.0g/L, pH 为 5.4 ?5.8。
[0011]上述步骤(3)所述的分化培养基为:ER+6-BAl.0?5.0mg/L+IBA0.1?0.5mg/L+鹿糖 15 ?30g/L+ 琼脂 3.5 ?6.0g/L, pH 为 5.4 ?5.8。
[0012]上述步骤(4)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1.0mg/L+GGRl.0?2.0mg/L+KT1.0 ?3.0mg/L+ 蔗糖 15 ?30g/L+ 琼脂 3.5 ?6.0g/L, pH 为 5.4 ?5.8。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关于茶树组培快繁技术尚未成熟,而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经济的特点。通过本发明育成的茶树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到89%以上,可以有效解决茶树种苗缺乏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5]实施例1:
(I)种子消毒:选择8月份底未成熟茶果,去叶后于洗衣粉水浸泡lOmin,刷净后自来水冲洗lh,取出尚未成熟的乳白或略带棕色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中,剥开外种皮,先用75%乙醇消毒5s后用无菌水洗3次,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lOmin,用无菌水冲洗4次后备用,接种一周后统计污染率可低至3%。
[0016](2)胚愈伤组织诱导:将经步骤(I)处理后未成熟种胚切成0.5cmX0.5cmX0.5cm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先在28°C条件下全暗培养30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0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x,直至诱导形成胚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7%。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ER+6-BA1.0mg/L+NAA0.5mg/L+GA35 mg/L+ 蔗糖 15g/L+ 琼脂 3.5g/L, pH 为 5.8。
[0017](3)分化培养:将步骤(2)培养获得的呈绿色的子叶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接种后先在28°C条件下全暗培养7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1x,置于培养温度为28°C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形成丛生芽。所述的分化培养基为ER+6-BA1.0mg/L+IBA0.lmg/L+ 蔗糖 15g/L+ 琼脂 3.5g/L, pH 为 5.8。
[0018](4)生根培养:将步骤(3)过程获得的高度约为2.5?3.5cm的丛生芽分切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接种后先在28°C条件下全暗培养7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4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1x,培养温度为28°C的条件下培养至生根,生根率为88.3%。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 1/2MS+IBA0.2mg/L+GGRl.0mg/L+KTl.0mg/L+ 蔗糖 15g/L+ 琼脂 3.5g/L,pH 为5.8ο
[0019](5)炼苗移栽:将步骤(4)获得的高约6?8cm的生根试管苗去瓶盖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5?7天后,将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栽入由泥炭土和黄沙泥混合成的基质中并定植于大田中,移栽成活率可达91.7%。
[0020]实施例2:
(I)种子消毒:选择8月份底未成熟茶果,去叶后于洗衣粉水浸泡15min,刷净后自来水冲洗2h,取出尚未成熟的乳白或略带棕色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中,剥开外种皮,先用75%乙醇消毒8s后用无菌水洗3次,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12min,用无菌水冲洗4次后备用,接种一周后统计污染率可低至5%。
[0021](2)胚愈伤组织诱导:将经步骤(I)处理后未成熟种胚切成0.5cmX0.5cmX0.5cm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先在28°C条件下全暗培养30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x,直至诱导形成胚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3%。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ER+6-BA1.0mg/L+NAA0.2mg/L+GA33 mg/L+ 蔗糖 15g/L+ 琼脂 3.5g/L, pH 为 5.8。
[0022](3)分化培养:将步骤(2)培养获得的呈绿色的子叶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接种后先在28°C条件下全暗培养7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1x,置于培养温度为28°C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形成丛生芽。所述的分化培养基为ER+6-BA1.2mg/L+IBA0.5mg/L+ 蔗糖 15g/L+ 琼脂 3.5g/L, pH 为 5.8。
[0023](4)生根培养:将步骤(3)过程获得的高度约为2.5?3.5cm的丛生芽分切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接种后先在28°C条件下全暗培养7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4小时,光照强度为25001x,培养温度为28°C的条件下培养至生根,生根率为84.1%。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 1/2MS+IBA0.4mg/L+GGRl.5mg/L+KTl.0mg/L+ 蔗糖 15g/L+ 琼脂 3.5g/L,pH 为5.8ο
[0024](5)炼苗移栽:将步骤(4)获得的高约6?8cm的生根试管苗去瓶盖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5?7天后,将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栽入由泥炭土和黄沙泥混合成的基质中并定植于大田中,移栽成活率可达89%。
【主权项】
1.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消毒:选择8月份底未成熟茶果,去叶后于洗衣粉水浸泡10?30min,刷净后自来水冲洗I?2h,取出尚未成熟的乳白或略带棕色的种子,在超净工作台中,剥开外种皮,先用75%乙醇消毒5?30s后用无菌水洗3?5次,再用0.1%升萊溶液消毒10?25min,用无菌水冲洗4?6次后备用; (2)胚愈伤组织诱导:将经步骤(I)处理后未成熟种胚切成0.5cmX0.5cmX0.5cm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先在25?28°C条件下全暗培养30?45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0?12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30001x,直至诱导形成胚性愈伤组织; (3)分化培养:将步骤(2)培养获得的呈绿色的子叶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接种后先在25?28°C条件下全暗培养7?14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2?16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50001x,置于培养温度为25?28°C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形成丛生芽; (4)生根培养:将步骤(3)过程获得的高度约为2.5?3.5cm的丛生芽分切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接种后先在25?28°C条件下全暗培养7?14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14?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00?30001x,培养温度为25?28°C的条件下培养至生根; (5)炼苗移栽:将步骤(4)获得的高约6?8cm的生根试管苗去瓶盖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5?7天后,将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栽入由泥炭土和黄沙泥混合成的基质中并定植于大田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ER+6_BA1.0?3mg/L+NAA0.1?0.5mg/L+GAs3?5 mg/L+鹿糖15?30g/L+ 琼脂 3.5 ?6.0g/L, pH 为 5.4 ?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分化培养基为:ER+6-BAl.0?5.0mg/L+IBA0.1?0.5mg/L+蔗糖15?30g/L+琼脂3.5 ?6.0g/L, pH 为 5.4 ?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 ?1.0mg/L+GGRl.0 ?2.0mg/L+KTl.0 ?3.0mg/L+ 蔗糖 15 ?30g/L+ 琼脂 3.5 ?6.0g/L, pH 为 5.4 ?5.8。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涉及茶(Camellia sinensis L.)通过无性快繁技术获得株性稳定茶树种苗的技术方法。本发明以茶树未成熟胚为外植体,经过种子消毒、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及移栽等步骤构建了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既解决茶树优质种苗缺乏的问题,又可为今后开展茶树遗传转化工作奠定基础。
【IPC分类】A01H4-00
【公开号】CN104686332
【申请号】CN201510085922
【发明人】刘木娇
【申请人】刘木娇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2日

相关知识

茶树离体增殖与再生体系的建立
茶树离体再生初步研究
科学网-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茶树组织再生技术体系平台人才招聘
茶树离体植株再生研究
2020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茶树组织招聘2人公告
一种茶树的种植方法
美国红枫离体再生体系建立
茶树叶面真菌与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比较
4,茶树的生育、品种及栽培.pptx
一种有机茶树的生态健康的种植方法

网址: 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