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暴雨季节健康风险及防护策略详解

暴雨季节健康风险及防护策略详解

01暴雨健康风险

▍ 水体污染影响

洪涝灾害引发的水体污染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途径。由于水质恶化,细菌和病毒大量滋生,人们在接触或饮用这些受污染的水体后,容易感染各种皮肤病,如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和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等。同时,不慎饮用或间接入口的污水也可能导致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 食物危害

夏季气候炎热潮湿,食物容易腐败。而在台风暴雨天气,由于断水断电等状况,食物的保存条件变得更加困难,导致食物更容易变质。因此,食用变质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问题频发。

▍ 蚊虫滋生与疾病

暴雨过后,生活环境中往往出现大量积水,同时伴随着垃圾堆积。 这些积水为蚊虫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环境,它们会大量滋生并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疾病,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02暴雨后易发疾病

▍ 皮肤疾病类型

污染水接触导致丹毒、湿疹等皮肤疾病。暴雨过后,由于生活环境中存在大量积水,这些积水往往被污染,含有各种细菌和病毒。长时间接触这样的水源,容易导致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其中丹毒、手足浸渍、湿疹、夏季皮炎、毛囊炎和脓疱疹等是最为常见的。此外,若接触污水的皮肤有破口,那么感染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 肠道传染病

由于污染食物和水引发,肠道传染病常常因饮用或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而引发,即所谓的“病从口入”。这类疾病包括感染性腹泻,尤其是细菌性痢疾和霍乱,以及伤寒等。其常见症状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

▍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灾后,自然环境遭受破坏,蚊虫等媒介大量滋生,同时人体抵抗力因灾情而下降,这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其中, 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需特别防范。钩端螺旋体病主要侵袭青壮年人群,特别是那些有接触疫水经历的人,其症状包括高烧、头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疼痛以及淋巴结肿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而血吸虫病则主要威胁那些在疫区生活或参与抗洪抢险的人员,因接触疫水而感染,其症状包括急性发热、接触性皮炎以及腹痛腹泻等。

03个人防护措施

▍ 基本卫生防护

蹚水后需穿戴防水装备并消毒伤口。蹚水后,务必穿防水长筒靴、戴防水手套,并仔细检查身体是否有伤口。蹚水后应立即擦干身体,特别是腰背部、腿、胳膊及脚,并严格消毒。如发现伤口,应先清除污物,用医用生理盐水或瓶装水、煮沸过的凉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并包扎。若伤口较大或存在异物,应迅速前往医疗机构处理。

▍ 饮食与环境防护

避免食用变质食物,保持环境清洁干燥。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使用污染水源,确保食物在保质期内。冰箱断电超过4小时的冷藏食物和超过24小时的冷冻食品都不宜食用。被雨水打湿或浸泡的厨具、餐具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

此外,还需注意预防虫媒生物导致的疾病,如乙型脑炎、登革热和疟疾等。大雨过后应及时清除家中积水,检查纱门、纱窗是否完好,并采取物理屏障措施如挂蚊帐来防蚊蝇。

在居家环境中,要保持通风和干燥,尽量降低室内湿度。对被水淹过的房屋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先除湿、通风,再重点消毒受污染的地面、墙面、物品表面和衣物等。可使用肥皂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供稿:海沧疾控李志红

校对:卢学问、李国伟、黄坚

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健康中国、四川疾控、生命时报、廊坊市疾控中心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暴雨季节健康风险及防护策略详解
暴雨季节如何防范健康风险
梅雨季节健康应对策略:五步走实现舒适生活
暴雨及洪涝健康风险与全方位应对策略指南
幼儿园狂风暴雨安全教育.pptx
冬季减肥与寒潮健康防护的平衡策略.pptx
《保健品投资风险及防范策略分析》
夏季健康风险不可忽视:极端天气与疾病防护全攻略
健康风险预测与预防策略.pptx
梦到狂风暴雨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网址: 暴雨季节健康风险及防护策略详解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