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杜苏芮”减弱低压影响,我市持续遭受暴雨袭击。这场大雨不仅加剧了城市内涝的风险,还可能导致次生水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爆发。诸如腹痛、腹泻等症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那么,在这场暴雨中,我们的健康究竟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又该如何防范食源性疾病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01暴雨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 水体污染
暴雨天气对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暴雨导致水体污染。雨水可能携带大量泥土、细菌和病毒,直接接触或饮用这些受污染的水体,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因此,在暴雨后,雨水混杂泥土与病菌,饮用或直接接触可能带来健康问题,如腹痛、腹泻等,所以需要特别小心。
◇ 食品危害
其次,食物易腐烂变质,食源性疾病高发。中伏时节,高温高湿环境使得食物更容易腐烂变质,相较于其他季节,食物的保质期明显缩短。因此,食用腐烂变质食物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也更为频繁,严重威胁个人和公众的健康。高温高湿条件下,食物易变质,腐烂食物流致食源性疾病风险高,应避免食用。
◇ 蚊虫滋生
最后,洪水后垃圾为蚊虫提供繁殖地,可能导致传播痢疾、霍乱等。暴雨过后,生活环境中往往会出现大量垃圾堆积,这些垃圾为蚊虫等病媒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繁殖场所。蚊虫进而可能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传染疾病,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使得蚊虫滋生成为健康的一大潜在威胁。
02食源性疾病的防范
◇ 食源性疾病诱因
在暴雨过后,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食源性疾病的防范。常见致病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需谨慎防范以免引发疾病。肠道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诱因,其中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以及沙门氏菌等尤为常见,它们常常导致腹泻或食物中毒等症状的出现。
◇ 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还包括食物中毒。食用被污染或发霉的食物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务必确保饮食安全,避免食用发霉或被化学品污染的食物。
◇ 人畜共患病
此外,食用病死或不明原因死亡的家禽可引发疾病,需严格防范。食用因淹死、病死或死因不明而导致的家禽或水产,容易引发食物中毒或人畜共患疾病,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03个人和家庭防病措施
◇ 个人卫生建议
在这样的恶劣天气条件下,避免喝生水,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保持积极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暴雨过后,水体可能受到污染,滋生大量细菌或病毒。务必确保水经过烧开后再饮用,或选择购买符合国标的瓶装水、桶装水等以确保饮水安全。
◇ 家庭环境消毒
同时,在暴雨过后果需加强居家环境消毒。为了预防病媒生物如蝇、蚊等的传播,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消毒工作,特别是在暴雨过后,更要加强防蝇灭蚊的措施,以确保人体的健康不受威胁。家中若发现物品被污水、粪便等污染,务必立即进行清洁并彻底消毒。
◇ 农村用水井消毒
在农村地区,强降雨可能污染井水,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消毒处理。若发现生活用水井受到污染,务必及时采取消毒措施。一种简便的方法是在盛器中加入饮用水消毒剂进行处理。
◇ 行车和出行安全
最后,我们必须注意行车安全。若遇强降雨,须注意驾驶安全,避免不必要外出以减少风险。由于降雨可能导致道路积水,开车时务必保持警惕,确保行车安全。
◇ 注意天气动态
除此之外,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与预警也是确保安全的关键措施。农村地区的朋友们,请务必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生活用水井的安全。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暴雨季节如何防范健康风险
暴雨季节健康风险及防护策略详解
雨季过后如何全面防范健康风险?专家提示五大注意事项
暴雨来袭:健康威胁与防范措施指南
暴雨频发季节要如何养生
三大指南,教你梅雨季节如何养生
梅雨季节如何去湿
幼儿园狂风暴雨安全教育.pptx
梅雨季节养生 三“防”不能忘
夏季健康风险不可忽视:极端天气与疾病防护全攻略
网址: 暴雨季节如何防范健康风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