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养成良好的排便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排便的习惯

儿童便秘是很让父母头疼的一件事,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孩子的身体里停留的时间过长,会引起头晕、乏力、口臭、恶心等一系列身体中毒的症状。

儿童腹部及骨盆腔肌肉正在发育,排便反射机能不成熟,不知有便意就该上厕所,经常需要提醒,因此养成孩童每天固定排便习惯很重要。

一般来说宝宝排便是有规律的,但如果宝宝便秘,或由于种种原因甚至不愿意排便时,家长要根据宝宝的特点和个性,制定一个有效的训练方法。小儿的排便习惯是可以通过家长的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习惯成自然。

1、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当中含有较多的水分以及维生素,这些都是可以帮助机体湿润肠道,避免大便干结的常用方法,大便保持湿润,排便时方不会疼痛。

2、多食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在肠道内不被消化吸收,是形成固态大便的主要原料,食用麦片、麸子、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较多时,大便的量也会多,俗话说“一斤红薯两斤屎”“吃得多拉的也多”。而多食牛奶、鸡蛋、鱼虾肉类等食物,大便量会较少,为保证每天能解成形大便帮助排出食物残渣,应“三分肉七分蔬菜”,只有大便达到一定容量,到达直肠后才能诱发排便神经反射。

3、适当的运动

现在城市孩子的活动量普遍较少,所以平日在家可以多练习加强腹肌的动作,有助于唤醒懒惰不肯动的肠子。简单的蹲、身体往前、后弯曲或是转腰的动作,可以扭转到腰部肌肉,有助加速肠蠕动。当然,父母也可以在睡前顺时针轻按孩子肚脐周围,帮助加速肠蠕动。

4、养成每天有排便

不按时排便是导致许多孩子便秘的原因之一。家长可以陪伴孩子排便,每次10分钟左右,渐渐帮助孩子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如厕前可给孩子喝杯果汁或温蜂蜜水润润肠。每次有效的排便过程,好比让结肠进行了一次长跑训炼,结肠肌的紧张力高、肠蠕动协调性好,蠕动力量增强。

无论我们生活工作有多忙,必须要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这样方能让排便形成一个良好的反射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识别并摒弃不良习惯
如何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良好的排便习惯应该怎样养成?
怎样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
良好的排便习惯应该是这样养成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
如何才能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怎么养成排便的习惯

网址: 养成良好的排便的习惯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0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