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是中国的传统酒类饮品,具有独特的酿造工艺。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
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原料选择:不同地区的黄酒会选用不同的谷物原料,如南方多以糯米、粳米为原料,北方则常用黍米、玉米等。
酒曲制作:酒曲是黄酒酿造的关键,它为发酵提供各种微生物和酶。常见的酒曲有麦曲、红曲、小曲等。
发酵过程:将原料蒸煮后,加入酒曲和水,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至数月不等。
压榨与煎酒:发酵完成后,通过压榨将酒液与酒糟分离,得到生酒。然后对生酒进行煎酒,即加热杀菌,以稳定酒质,便于贮存。
按含糖量分类干型黄酒:含糖量小于或等于 15.0g/L,口味醇和鲜爽,如元红酒。
半干型黄酒:含糖量在 15.1-40.0g/L,口感醇厚、丰满,是黄酒中的大宗产品,如加饭酒。
半甜型黄酒:含糖量在 40.1-100.0g/L,口味鲜甜醇厚,如善酿酒。
甜型黄酒:含糖量大于 100g/L,口感鲜甜、醇厚,如香雪酒。
香气:具有独特的香气,包括原料本身的香气、发酵产生的香气以及陈酿过程中形成的香气,如米香、麦香、曲香、焦香等,香气浓郁而复杂。
口感:口感醇厚,有甜味、酸味、苦味、辣味、鲜味等多种味道相互协调。入口柔和,回味悠长,不同类型的黄酒口感各有特色。
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旗下的核心品牌,是黄酒行业的领军品牌之一,享有 “东方名酒之冠” 的美誉。
公司具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 1951 年成立的绍兴东风酒厂。
产品涵盖了多个系列,如传统的花雕酒、加饭酒、元红酒等,也有创新的黄酒饮品。
源自 1951 年的绍兴老字号,鉴湖水 + 糯米 + 小麦,传统工艺酿出琥珀色酒液。
口感醇厚回甘,配大闸蟹 / 红烧肉绝了!
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中国黄酒行业的知名品牌,在国内外市场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源于 1743 年的 “云集酒坊”,坚持传统的酿造工艺,选用优质的糯米、小麦和鉴湖水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酿造而成。
酒质具有色香味俱佳的特点,口感醇厚,回味悠长,是绍兴黄酒的典型代表。
传说中 “生女必酿” 的古法黄酒,鉴湖水 + 糯米 + 小麦,地窖陈酿 18 年。
酒液红亮如琥珀,口感甜润醇厚,配阿胶 / 红枣煮热喝,秋冬暖身神器。
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绍兴酒的出口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创建于 1956 年,自 1958 年进入国际市场,已有 60 多年的出口历史。
以得天独厚的鉴湖源头水、当年精选糯米及优良小麦为原料,采用独特的传统手工艺酿造。
酒液呈现橙黄、清琥珀颜色,馥郁芳香,味醇而和。
黍米 + 陈伏麦曲,非遗 “古遗六法” 酿造,红褐透亮的酒体,焦香 + 麦香。
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海派黄酒的典型代表,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创立于 1998 年,将传统黄酒酿造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出了具有现代风格的石库门黄酒,开创了上海黄酒的新局面。
以大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酿造方法,产品口感清爽、柔和,具有独特的风味。
包装设计融合了上海石库门建筑的元素,具有浓郁的海派文化特色。
绍兴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绍兴黄酒中的著名品牌。
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相传在女儿出生时将酒埋于地下,待女儿出嫁时取出宴请宾客,故称 “女儿红”。1919 年,“女儿红” 品牌正式创立。
酿造工艺独特,选用优质糯米、小麦和鉴湖水,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陈酿而成。
酒液色泽红润,香气浓郁,口感甜润醇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文化特色。
琥珀色酒体配流线型瓶身,微甜口感不辣喉,配本帮红烧肉绝配。
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中国北方黄酒的典型代表,享有 “黄酒北宗” 的美誉。
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即墨一带酿造老酒已极为兴盛。
以黍米为原料,陈伏麦曲为糖化发酵剂,经自然发酵而成。
遵循 “古遗六法” 传统酿造工艺,具有红褐透明、微苦焦香、后味深长、盈盅不溢的典型风格。
酒液如琥珀般晶莹,入口微苦回甘,焦香与麦香交织,咽下后喉间留香。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什么牌子的黄酒最好喝?资深酒友推荐这 8 款,口感绝佳
什么牌子的黄酒最好最纯?这7款黄酒品牌,口感醇厚不上头
三款黄酒推荐,口感醇厚营养丰富
什么是黄酒?公认最好喝的6个黄酒品牌,色泽红润,香气清爽醇甜
什么样的黄酒好喝又健康 十大公认最好喝的黄酒
什么牌子的黄酒最好喝?这6款老品牌闭眼入,酒香浓郁
沙洲优黄哪款黄酒最好?这6款口碑好,回购率70%
黄酒怎么喝最好?喝黄酒的好处与坏处是什么?
甜型黄酒
「黄酒的喝法」喝黄酒的好处和坏处 喝黄酒的禁忌 什么人不能喝黄酒
网址: 什么是黄酒?公认最好喝的6款黄酒,口感鲜甜醇厚,配红烧肉一绝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3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