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有了很大改变,温饱不再是生活中的焦点,健康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因此养生也成了大众话题。
养生的方式有很多,中药养生便是其中一种。去年风靡一时的“保温杯里泡枸杞”,里面所体现的就是中药养生之道。
中药养生确实可以调理我们的身体,改善我们的体质,使我们的身体保持长久健康。但有一点您得知道,中药有四性五味之分,人体体质又有阴阳虚实之分。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否则轻者无法发挥中药药效,重者还会危害健康。
因此,选择中药养生前,请先分清自己的身体属于哪种体质,然后才好对症下药。
今天东兴堂制作了一组图片,教大家快速辨别自己属于哪种体质,让中药养生真正可以起到养生强身的作用。(如果觉得有用请分享给身边的人。)
展开剩余 87 %
一、平和体质(健康):机能协调,七情适度
平和体质通常表现为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体重波动小等;得病少,对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比较强;生病以后,对治疗的反应敏感,好治,自我康复能力强。
但平和体制的人身体不一定结实强壮,甚至可能还有些气血不足、血压偏低,脉搏也不是很有力,但是脏腑、气血很和谐,七情适度。
这种体制的人多出现在长寿家族,比如五世同堂的大家族。
适宜药方:山药(辅以芝麻)
二、阳虚体质(怕冷):火力不足,畏寒怕冷
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四季手都冷,但如果只有冬天手冷的人,那不算真正的阳虚,“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才是货真价实的阳虚。
比如同样是感冒,别人感冒喉咙疼,流黄鼻涕,吐黄痰,扁桃腺发炎化脓;阳虚体质的人感冒,就会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喉咙发痒,吐痰吐的是清稀白痰,反映出寒象。
阳虚体质的人,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火力劲不够。
适宜中药:当归(辅以羊肉)
三、气虚体质(疲乏):气力不足,容易过敏
气虚体质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相对不足,尤其是肺、脾不足造成的。
气虚体质常出现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体倦乏力,常自汗出等症状。同时易患感冒,出现气虚眩晕、内脏下垂;抵抗力较弱,病后康复缓慢。
适宜中药:大枣、山药、龙眼肉、芡实、黄芪、党参等。
四、痰湿体质(肥胖):下肢沉重,容易发胖
痰湿体质主要与脾脏功能相对不足有关。人体中70%左右是水,在婴幼儿或者年轻女性身上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些。所以中医说“百病皆由痰作祟”。
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胖大,舌苔白腻等症状。
适宜中药:天麻、茯苓。
五、湿热体质(便秘):又湿又热,排泄不畅
湿热体质通常是由于各种先后天因素导致的肝胆、脾胃功能相对不畅通,肝胆郁结化热,脾胃积滞化湿,湿热熏蒸而形成的。
湿热体质的人常伴随口臭、汗臭味大,汗液发黄,皮肤油腻,容易感染化脓,小便黄、味道大,大便很臭,下体外阴异味较大,白带色黄,口苦,烦躁易怒等症状。
适宜中药:贡菊、杭菊、金银花、生甘草等。
六、阴虚体质(口干):烦热躁动,口干口苦
阴虚体质是指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的证候。
阴虚体质常表现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干,头发、皮肤干枯等症。同时易患虚劳、失精、不寐,耐冬不耐夏,耐冷不耐热等病。
适宜中药:银耳、燕窝、冬虫夏草。
七、瘀血体质(长斑):面色晦暗,易生肿瘤
瘀血体质主要徵候是行血迟缓不畅,多半是因为情绪意志长期抑郁,或者久居寒冷地区,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以身体较瘐的人为主。
瘀血体质的人常有头发易脱落、肤色暗沉、唇色暗紫、舌有紫色或瘀斑、眼眶暗黑等症状,易产生各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比如偏头痛、痛经、胃痛、胸痹、痹证等。瘀滞时间久了还会生肿瘤包块,比如全身各种良性及恶性肿瘤。
瘀血体质一旦得病,不及时正确治疗很容易转化成难治的慢性病。
适宜中药:三七、枸杞子、山楂、玫瑰花等。
八、气郁体质(郁闷):气机不顺,情绪郁闷
气郁体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
处于这种体质状态者,多见于中青年,以女性多见,性格多孤僻内向,易多愁善感,气量较狭小。
气郁体质者的发病以肝为主,兼及心、胃、大肠、小肠。易伤情志及饮食,易产生气机不畅,如郁病、失眠、梅核气、惊恐等,
适宜中药:玫瑰花、菊花、大枣、甘草等
九、特禀体质(过敏)生理缺陷、过敏反应
特禀体质又称特禀型生理缺陷、过敏。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
主要包括过敏体质、遗传病体质、胎传体质等。特禀体质的人常会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是因为卫气虚损不能抵御外邪所致。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特禀质养生以健脾、补肾气为主,以增强卫外功能。
适用中药:黄芪、党参、菟丝子、山药、茯苓、鹿茸等。
十、混合型:出现多种体质症状
就个人体质来说,不大可能是单纯的阳虚体质、瘀血体质或痰湿体质等,更为常见的是各种体质间夹、混合,如气虚与痰湿体质混见,见于肥胖之人;气虚与瘀血体质混见;阳虚与阴寒体质;气郁与痰湿体质;气郁与阴虚体质等统称为混合型体质。
小孩子的体质可能会简单些,所以古代医家说“小儿脏气清灵”。但是,随着环境、年龄等后天因素的变化。
建议:出现混合型体会的人,小编建议各位还是到正规专业的中医医馆或医院,经过专业医师指导后,在服用适合自己的中药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