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因为人体气血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穀精微。气血充足,则外邪不易侵犯,身体不易发病,自然也就健康长寿。反之,体内易发疾病。
一、脾虚及原因
中医说的“脾”,不是横在腹中的那个实体脾脏,而是涉及到了消化,呼吸,免疫,循环,运动等多个系统的功能总称。
致虚脾两因素:一个是劳倦 ,一个是忧思。
二、养“后天”原则
古代医家提出:“补肾不如补脾”。对于脾胃虚弱的病人或中老年人,都主张运用“益气”、或“补中”的办法来加强后天功能。
所谓“益气”,就是通过加强脾胃消化吸收的能力,来增强机体的各系统器官的生理机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这是抗衰老的重要途径。
所谓“补中”,也是增强脾胃功能,只要能保持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就能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三、养“后天”方法
1、饮食养脾
应用饮食来养护后天之本---脾胃,这其中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饮食养脾方法,二是常吃养脾食物。
饮食养脾方法,历代流传下少格言名句。“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太饥伤脾,太饱伤气”。凡食总以少为有益。
具有补养脾胃食品如下:
粳米-----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
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番薯-----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
薏苡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明代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
豇豆-----性平,味甘,能健补脾胃,对脾胃虚弱,食少便泻,或妇女脾虚带下者,食之最宜。
白扁豆-----性平,昧甘,能补脾胃虚弱。止泄泻,暖脾胃。
牛肉-----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
牛肚-----性平,昧甘,也能补虚养脾胃。
鲫鱼-----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养胃作用,故脾胃虚弱者宜食。
鲈鱼-----性平,味甘,能补益脾胃。
大枣-----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
菱角-----熟者甘平,鲜者甘凉,煮熟服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莲子肉-----性平,味甘涩,有补脾胃之功。
花生-----性平,味甘,中医多认为有补脾养胃的作用。
栗子-----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养胃健脾。
藕-----生者甘寒,熟者甘温,入脾胃经,藕煮熟食用,能健脾开胃。
香菇-----性平,味甘,专入胃经。
用茯苓、白术、山药熬粥,或炖鸡时加入15克黄芪都是治疗脾虚的好方法。如果是脾虚水湿运化不利导致的水肿则可用黄芪炖鲤鱼。
2、 药物补脾
补脾药物分为中草药与中成药。
常用中草药有党参、太子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芡实、莲子肉、黄精、炙甘草等,
常用的中成药有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于丸、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健脾丸、枳术丸、理中丸、保和丸等。
如周身没有力气、不想说话、大便偏软、动则乏力者,可以服用四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等。
如大便溏稀比较明显,甚至每天大便几次者,可以用参苓白术丸
如 睡眠不好,可以用人参归脾丸;
如爱出汗,可以用玉屏风颗粒;
如果脾虚严重,脾气不足影响到脾阳,出现怕冷,四肢、手脚冰凉等症状时,用附子理中丸,既可健脾,又能温阳,但需注意的是,有热象,舌红苔厚者不能服用。
如情绪不舒畅,肝郁和脾虚同时存在,可以用加味逍遥丸来疏肝解郁,以防止肝郁久了进一步克脾,使脾更虚。
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均为健脾药,两种药虽只一字之差,其治病功效却有很大差异。人参归脾丸中除了人参之类的健脾药之外,还有龙眼肉、酸枣仁、远志等,可以通过补脾来安神,平时面无血色、有气无力、晚上睡不好觉的人最适合服用。而人参健脾丸中含有助消化的山楂、神曲,主要是针对脾虚运化失常,吃得很少,吃进去的东西还很难消化者。
如果吃的东西稍微硬点或者油腻,胃就感觉不舒服,自己都觉得难以消化,这是典型的脾气不足。如果头天晚上吃的东西,次日早上还在胃里停滞着,这时可以服用健脾消食的香砂枳术丸来救急,保和丸也有消食去滞的效果。
中医认为,补脾要运脾,如果单纯补脾,一味吃补药,则欲速而不达,香砂枳术丸就是同时具有补脾与运脾的功效,其中的枳壳是中药中的胃动力药,有理气的作用;白术能健脾,这种配伍补起来会效果更好。香砂六君子丸也是补脾兼消滞的,脾虚之人可以长期服用。
3、以动助脾
饭后散步缓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千百年的养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确行之有效,颇多裨益。 进食后,立即卧床休息睡觉,于消化不利。
4、按摩护脾
一摩腹法:吃饭以后,将手搓热,放于上腹部,按顺时针方向环转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连续二三十次不等。
二揉太白穴:用大拇指的内侧多硌它。尽管脾的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的。
5、艾灸健脾
艾灸法可以调节胃肠运动,血管舒缩,肾上腺等内分泌腺功能以及血液成分,增强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最常用的艾灸健脾穴位有: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全身四大总穴之一,经常用艾灸,具有健脾胃,补中气,通经络,和气血的作用。
神阙------为任脉经穴,经常艾灸,可温通元阳,脾胃健旺。
气海------常用艾灸此穴,补元气,暖脾阳,强壮后天之本,祛病养生延年。
相关知识
脾胃虚寒不易长寿吗 调理脾胃虚寒十大食物推荐
如何调理脾胃 脾胃养生有十个方法
脾胃虚寒如何调理 六种食物能调理脾胃
脾畅优:疫情时代下的脾胃健康调理与防御!
如何缓解孕吐?调理脾胃是关键
调理脾胃的中成药推荐
春季如何调理脾胃 调理脾胃的养生粥推荐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中医教你调脾胃
食疗调理脾胃虚 一月见效
便秘、肥胖、黑眼圈?你的脾胃可能不太好!中医调理脾胃有妙招
网址: 健康长寿的基础是调理脾胃 https://m.trfsz.com/newsview53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