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讲的是胃肠道疾病除了应该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外,日常生活中饮食的调养也必不可少且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经济收入的提高,患者通过网络预约使得就医更为便捷,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重视定期体检。然而,同时伴随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往往忽视了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针对近年来人们吃饭不规律、时而狼吞虎咽时而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等情况,国家卫计委特将“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加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
有研究表明,规律的进餐习惯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促进消化腺体分泌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国家推荐的早餐时间为 6:30~8:30,午餐时间为1l:30~13:30,晚餐时间为18:00~20:00。
在推荐就餐时间内,无论肚子是否饥饿,时间是否充裕,最好都摄入适量食物。
胃病患者也不宜过分的强调少食多餐,因为食物的摄取,即使是少量的,也会增强胃肠道的蠕动,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对溃疡的愈合并无益处。老年和胃肠功能减退患者,可以适当少食多餐,一天以4~5餐为宜,这样既可以避免空腹时没有食物中和胃酸引起的胃部损害,也能减少胃部负担。
那每顿饭吃多少比较合适呢?
答案是因人而异的,根据每个人体重和活动量等的不同,进食量自然有所差异。
吃得太少,能量供应不足容易低血糖及免疫力低下,吃得太多则易消化不良及加重胃肠道负担。
总体而言,饭吃七分饱,对身体最好。
七分饱指的就是,吃饱了,感觉可吃可不吃。
结合大多数人群的作息时间安排及能量消耗比例,我们推荐早午晚餐所含能量比例约为1:2:2。
国家卫计委推荐膳食以谷物和瓜果蔬菜为主,每日摄取谷物250~400g,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蛋类25~50g,鱼虾类50~100g,畜禽类50~75g,豆类及豆制品30~50g,奶类及奶制品300g,食盐少于6g,烹调油25~30g。
要想吃出胃肠好,定时定量少不了。
胃肠道的健康维护与规律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而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我们一定重视规律饮食的重要性,定时定量地享受食物,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转载自本人 原创科普 公众号:东方内镜)
相关知识
三餐定时定量?规律饮食身体棒
三餐要有规律、定时定量的好处是什么
如何正确呵护肠胃道的健康?
谷登肠胃宝益生菌 正确呵护爱犬肠胃
为什么三餐要定时定量
规律饮食 助力胃肠健康
胃肠健康与饮食时间,如何做到定时定量?
晚餐轻食:呵护胃肠健康,助您甜美入梦
三餐定时定量,规律饮食,稳定血糖防饥饿
消化内科小知识,呵护肠胃大健康
网址: 三餐按时定量,规律呵护肠胃 https://m.trfsz.com/newsview600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