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点的馅料,你们可以先尝一尝,因为等会做好后你们可能就舍不得吃了。”在轻快的笑声中,鼓楼“青年夜校”走进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唐果子非遗体验课,也拉开了帷幕。
唐果子非遗体验课现场
大学生体验非遗技艺
活动伊始,来自珠山学堂的授课老师武燕娜介绍了唐果子的起源:唐果子的制作工艺起源于唐朝,由于做工精细,故只能作为宫廷内的点心。到了宋代,伴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唐果子也从宫廷走向大众,成为茶点。制作唐果子的工具也颇为讲究,包括果子板、木蛋、三角棒、细工筷、菊针等。更有意思的是,唐果子虽然是点心,但却没有面粉,它的主原料是白芸豆,“好吃不长胖,所以在今天也颇受欢迎。”
简单介绍后,武燕娜便带领学生们开启了唐果子的制作体验,“今天我们要制作的是樱花和小雏菊两种造型的唐果子。”在武燕娜看来,在制作唐果子时能让人完全沉静下来,是一项很治愈的手作。
校地融合“双向奔赴”
“这是鼓楼'青年夜校'第二次走进我们学院了。”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孙丝雨告诉记者,上一次带来的是大漆团扇,给学生带来了很好的体验。5月正值校劳动月,学院特别邀请鼓楼“青年夜校”给学生带来非遗特色课程,不仅与劳动月很契合,同时这样的课程也非常受学生喜爱。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获悉,鼓楼“青年夜校”推出的非遗课程此前还走进了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驻区高校。鼓楼团区委充分利用辖区18所高等院校聚集的区位优势,通过开展“非遗课程进高校”活动,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借助高校专业师资力量和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课程质量,真正实现校地共建共享。
心存美好与“宁”同行
目前,“鼓楼青年夜校”已正式推出非遗手工、运动健康、生活美学、职业发展等7大类80余门课程,并充分整合辖区资源,探索构建“夜校+技能提升”“夜校+健康养生”“夜校+文化传承”“夜校+婚恋交友”“夜校+青年社团”“夜校+就业创业”等模式,全方位打造青年与城市共成长的青春之区。
鼓楼区委副书记张文轩介绍说,鼓楼“青年夜校”进高校,也是对即将到来的高校毕业季积极响应,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为大学生们留下美好的记忆,更希望这份美好能促使他们留在南京就业创业,与“宁”同行,追逐梦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陶善工
相关知识
阳泉:青年夜校解锁生活新方式
青少年体重管理走进校园:“长颈鹿行动”在京启动
不“佛”的佛山青年:夜校“一课难求”,主打“充实自我”
“走,上青年夜校去!”雄安新区打造年轻人家门口的“能量补给站”
“瑜”你一起,“伽”倍健康—澄迈县青年夜校瑜伽体验课开课啦
38年的坚守,他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现在只剩下2名学生……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诉求.doc
【视频】假期一起动起来!落实“健康第一”,青少年体育运动掀热潮
「视频」假期一起动起来!落实“健康第一”,青少年体育运动掀热潮
短视频防沉迷
网址: 【视频】一起来做唐果子 鼓楼“青年夜校”走进高校 https://m.trfsz.com/newsview69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