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董旭
肺功能包括肺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如果患有肺部疾病则肺功能可能下降,如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的肺间质纤维化、严重的肺炎等患者,他们的肺功能就可能下降。肺功能下降或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身体氧气获得不足或者二氧化碳不能排出,而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将会对全身各脏器造成损害。河北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董旭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应当通过饮食或运动的方式提高肺功能。
“营养方面要经常吃健肺的食品。”董旭表示,健肺食品包括白萝卜、燕窝、梨、杏仁、百合、白果、银耳等。也可以服用一些益肺的中药,如人参、陈皮、贝母等。一些益肺的食物可以做成粥或者汤等食用,如人参蒸鸡、人参粥、银贝雪梨汤(雪梨1只,水发银耳30g,川贝母5g)、贝母粥(贝母粉10g,大米50g,冰糖适量)、百合粥(百合20g,大米60g)。
“运动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免疫力。”董旭表示,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健康人群的肺功能,而且也可以明显改善肺部疾病患者的肺功能。举个极端的例子,例如对于ICU(重症监护病房)里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这些患者的肺功能是很差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加强运动改善患者肺功能,使患者尽快脱离呼吸机。省中医院ICU里有可以变形成椅子形式的病床,让这些虚弱的患者保持坐位,每天进行1-2次的坐位锻炼可以明显改善这些患者的肺功能,使这些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程度逐渐减轻,最终脱离呼吸机。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对于改善肺功能是多么有效。
“要提高肺功能当然是有氧运动最好了,慢跑、打太极拳、快走、登山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董旭表示,以下几种运动方式有利于提高肺功能。
跑步和骑单车。每周练3次还算可以,每次跑步或骑单车最好能保证连续30分钟左右,跑步以跑五分钟后,后背和额头开始出汗的那个速率为宜。当然,因人而异,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灵活控制,但心率不要超过180,不要低于120。跑步和单车可以每次做一种,如果感到只做一种比较枯燥,两种交替各15-20分钟也可以。
跳绳也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跳绳占地小,对膝关节的冲击也比跑步小,但效果绝不亚于跑步,对锻炼肺功能和协调能力很有效,对女性尤其适合,随便几平方米的地方就可以锻炼了。跳绳也可以平时练,除了去健身房3天,每周可以再拿出1天跳绳30分钟。如果时间允许,每周运动4天,对年轻人是比较适合的。
吹气球对肺活量的锻炼特别有效。每天连续吹50个气球,相当于一次10-15分钟的慢跑。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其实,要练肺活量,平时有空闲也可以多吹吹气球来锻炼。要提高心肺功能,只要坚持锻炼,2-3个月就能见到成效。(记者 周 丽)
推荐阅读
5日,山东大学公布了今年通过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初审的考生名单,一共有312人入围。被山大综合评价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其他学校志愿填报及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山东省统一高考志愿填报及录取。[详细]
连续两天短时强降雨,在减缓旱情的同时也考验着城市的应急能力。据了解,我市山体绿地海绵工程的所有拦蓄设施将于本月底完工,以保证在雨季发挥效用。佛慧山、金鸡 岭、兴隆山等海绵工程试点山体共建设渗透塘30余处。[详细]
目前在济南,大小理发店共有1400多家,9万多人从事理发行业,不过,济南人从事理发的并不多,东北人、温州人占了主流,尤其是东北人,占了从业人员的四成。综合济南市和山东省美容美发协会的统计,济南理发从业人员有9万多,本土人员比例不到10%,东北人占40%左右。[详细]
15日,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市教育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通知,进一步确保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行资助全覆盖。据了解,自2016年春季学期起,我市对建档立卡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参照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公办性质幼儿园...[详细]
” 目前,周围小区业主的主要诉求就是把地球站迁建到更远的郊区。省环保厅曾对于业主的诉求作过回复:省环保厅于2014年2月12日受理了《山东广播电视台卫星地球站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详细]
其中医院2715.3万人次(占50.20%),同比提高4.6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41.2万人次(占46.98%),同比减少3.9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9.9万人次(占2.77%),同比减少4.27%。患者到三级医院就诊为33.11%,到三级甲等医院就诊为30.11%,二级以上医院46.34%,一级医院2.02%,基...[详细]
相关知识
怎样的饮食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
哪些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如何进行这些运动?
哪些运动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
怎样能提高心肺功能
怎样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与力量训练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提高心肺功能?
如何提高心肺功能
如何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
什么是心肺功能?有何好处?如何提高心肺功能?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怎么锻炼提高心肺功能
网址: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肺功能 https://m.trfsz.com/newsview704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