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迅速,因此需要补充各种所需的营养素。如何在孩童时期营养跟不上就会造成许多问题,例如免疫力低下、不长个等,所以爸爸妈妈就必须要注意补充宝宝的营养。那么孩子成长必须的营养物质?孩子成长中缺乏营养物质会有什么危害呢?下面,为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目录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乏营养物质会有哪些危害呢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呢如何预防孩子成长过程中营养物质不足呢如何预防孩子营养过剩呢哪些因素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足问题呢
1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乏营养物质会有哪些危害呢
一、两岁内
宝宝出生后两年内,生长发育比较迅速,这一阶段对营养的要求尤其高。在这两年里,他们的头围迅速增大,脑在迅速发育,如果这个阶段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脑的发育。
在对营养不良的宝宝的随访观察中发现,出生后6个月内有营养不良的宝宝,不仅体重不增长或者增长速度缓慢,智能与动作发展也落后于一般宝宝,即使以后纠正了营养不良,体重上升,但是智能发展上的落后却无法弥补。
因此,两岁内的小儿营养不良后果尤其严重。
二、2-3岁
如果这个阶段的宝宝患营养不良,即使体重轻、智力落后,但只要纠正了营养不良,两者都可以恢复正常。
营养的供给首先要满足热能及蛋白质的需要,蛋白质中的优质蛋白质要占1/2-2/3。牛磺酸和脑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它在母乳中含量丰富,而在牛乳中含量却较少,所以牛乳喂养的宝宝应注意补充牛磺酸。必需脂肪酸应占热能的1%-3%,对脑的发育及神经髓鞘的形成有利。
三、3岁以后
缺乏微量元素也会对宝宝的智力产生影响。缺铁会引起贫血,而在贫血症状出现之前,宝宝已表现出容易发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补充铁剂后这类症状就会消失。
小儿营养不良,而且膳食中缺锌,可造成宝宝血锌下降,影响体格发育及智能的发展。
另外,小儿营养不良,缺碘则会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而甲状腺素可以促进脑的发育。维生素B1、维生素B6缺乏可引起抽搐,并影响宝宝将来的智力。因此,宝宝要聪明,营养要均衡。
2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呢
1.DHA/ω-3脂肪酸
益处:有助于宝宝大脑和眼睛的发育,以及帮助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的吸收。
富含DHA/ω-3脂肪酸的食物:鲑鱼、鳄梨、母乳。
2.铁
益处:有助于宝宝大脑发育,特别是运动技能和记忆,有助于形成血红蛋白,为机体输送氧气。
富含铁的食物:肉、鸡、鱼、鸡蛋、菠菜、花椰菜、鳄梨。
3.锌
益处:提高宝宝免疫功能,帮助大脑发育,通常和铁一起起作用。
富含锌的食物:肉和深色的禽肉。
4.维生素D
益处:有助于宝宝骨骼生长。
富含维生素D食物:蛋黄、鱼和酸奶。
5.钙
益处:促进骨骼生长,以及神经和心脏功能的发育。
富含钙的食物:橙汁、蔬菜、酸奶及其他奶制品。
6.胆碱
益处:促进大脑发育。
富含胆碱的食物:鸡蛋和猪肉。
7.维生素A
益处: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组织,膜、皮肤、牙齿和眼睛。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胡萝卜、肝脏、牛奶、哈密瓜。
8.维生素K
益处:调节凝血功能。
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绿叶蔬菜、花椰菜、发酵奶制品(最受欢迎的是酸奶),有的宝宝在出生时会注射维生素K。
9.维生素C
益处: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保护红细胞和血管的健康。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柑橘类水果、番茄、菠菜、花椰菜等。
10.维生素B
益处:将食物转换成能量(营养代谢)。
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豆类、水果以及强化谷类的婴儿食品。
3如何预防孩子成长过程中营养物质不足呢
孩子出生之后,尽量用母乳进行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婴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是任何其他乳品和人工食品所不能替代的最佳的婴儿食品。如果母乳不足,要在喂养母乳的基础上搭配其他配方奶。
要让孩子多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阳光能够促进孩子营养的吸收,在运动中可消耗人体的热量,增强食欲,也能提升孩子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如果孩子偏食,就更应让他多运动,运动之后,胃口会大开,能够帮助改掉偏食的坏习惯。
规范孩子的生活,均衡营养、合理的调配孩子的饮食;定时食用;保证孩子充分的睡眠时间等等,都能有效的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改善儿童的营养不良。
按摩,父母可以用手心贴在孩子的小腹顺时针轻轻打圈按揉,每天按摩三次,每次3分钟即可,最好在手心发热的时候按揉,否则会让宝宝腹部受寒。这样能够促进孩子胃肠蠕动,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更好的消化所摄取的食物营养。
如果孩子的食欲不好,可以给予孩子易消化和促进食欲的食品,在饭菜中可适当添加食醋,让宝宝开胃。日常的菜肴尽量款式多样,增加宝宝的食欲。
如果宝宝已经患有营养不良,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项,还可以配合以药物治疗。比较自然而有效的是运用中药。家长可依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向医师谘询。
4如何预防孩子营养过剩呢
1.父母、祖辈的意见要统一
首先,要争取所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尤其是要“搞定”爷爷和奶奶。不然他们一心软,父母一边督促孩子减肥,爷爷奶奶在背后给孩子补充营养多多,甚至直接对父母的做法直接予以否定,那么,减肥之路必定阻力重重。
2.多喝果汁和水,少喝甜饮料
肥胖的孩子大多酷爱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这些饮料含糖多、含热量高,喝多了,宝宝不发胖才怪。
因此,控制宝宝喝碳酸饮料是帮助宝宝减肥的重要途径。平时,妈妈应尽量用不含糖的果汁和清水来代替。在吃饭前,妈妈让孩子喝点果汁,一杯果汁进肚,小小的胃容量也就不多了。
3.均衡饮食,吃肉也要吃蔬菜
肥胖的孩子大多都喜好吃肉,而不喜欢吃蔬菜,这使得肥胖宝宝的某些营养缺乏很严重。因此,父母应逐渐培养孩子什么都吃的好习惯。
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少是天生的,多半取决于后天父母的榜样。如果你告诉孩子某样食物既营养又美味,而自己每回都躲得远远的,反而会让孩子对它更加反感,从而引起宝宝的偏食。因此,父母在设法让孩子多吃蔬菜的时候,自己也要做好榜样。
此外还可以适当给孩子额外补充一些营养素,比如一些营养素含量均衡、且安全性有保障的国际化大品牌产品,如富含18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善存小佳维等,让孩子的健康升值。
5.不要暴饮暴食,少食多餐
在幼儿园,孩子们吃饭有时有点,而且妈妈反复向老师交待,孩子吃得差不多了就不用给了。在家里,妈妈也应该注意,不要看到孩子喜欢吃什么就无限量地让孩子吃,以免把孩子的胃撑大了,这样会使孩子吃得更多。一般两顿饭的间隔可以让孩子吃些水果,免得到了吃饭时,孩子由于饥饿吃得过多。
6.少看电视,多运动
吃饭的时候,电视里放的大多是卡通片,因此,为了让孩子安静、顺利地吃饭,父母就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喂饭,但是这样做并不好,这样很容易导致喂饭过多。另外,父母可以发现生活中,爱看电视,少运动的孩子大多比较胖。
为了防止继续胖下去,全家人都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陪他在小区里散步或做其他运动。专家认为,要克服孩子的惰性,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强迫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如果孩子不喜欢跑步,那么就教他打球或做游戏。如果孩子不喜欢一次做40分钟的运动,那么一天四五次,每次10分钟,也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5哪些因素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足问题呢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体质下滑的报导已屡见不鲜,特别是一到暑期后开学之初,报导学生因军训晕倒的更多。其原因除了因为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忽视了体育锻炼外,很大部分是因为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一些危险因素影响儿童营养。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多吃有营养的东西。这是不少家长的共识。但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在吃得营养的时候同时吃得健康,很多家长却没有更多的认识。生活中存在的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孩子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使得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经常生病,这些因素就叫危险因素。积极的预防、消除这些因素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较为常见的危险因素有: 1、 寄生虫 可以在人体内生存的寄生虫很多。有些寄生虫喜欢生长在消化道,如蛔虫、绦虫、钩虫、姜片虫等,也有一些寄生虫在肝脏内生长如吸虫、还有的在淋巴管内如丝虫。这些虫子需要吸收营养物质,还会释放很多毒素。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及慢性中毒症状。 任何一个寄生虫—宿主相互关系中,寄生虫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从宿主的食物代谢产物和组织中获取能量和营养,而且寄生虫的种群生物学如生长、生存和繁殖与宿获取食物的量和质及其代谢密切相关。文献充分证实了感染和营养不良之间的协 (增效)作用,这种作用是双向性的,即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感受传染病;传染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加重。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营养不感染几乎是并存的。这种并存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贫穷和不良的环境加剧营养不良和感染之间的协同作用而造成的。尽管营养不良是否导致寄生虫感染的上升仍未完全明了,但寄生虫感染对宿主的营养有直接的影响。 感染时通常可以看到一系列代谢、营养及激素方面的变化,其明显程度往往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病原体的特性、受侵犯部位以及感染发生前宿主的营养状况疫系统的基础状态有关。这些改变有的是病原体直接作用引起的,有些则是发热和应激反应引起的。 预防寄生虫最重要的是注意饮食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餐具要经常消毒,不喝生水,生吃的瓜果要洗净削皮等。婴幼儿时期孩子喜欢将玩具等放嘴里吃,应做好玩具及物品表面是清洁与消毒。怀疑孩子有虫子及时就诊治疗,自己不要给孩子乱吃打虫药。
2、 偏食、挑食、拒食、过食 偏食是指只吃一种或某及种食物。挑食是指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不喜欢、没吃过的食物就不吃。拒食是指拒绝大人要求,强迫吃的东西。过食是指吃的东西超过孩子的实际需要或吃某种食物过多而不吃其他食物。这些都属于进食的不良行为。偏食和挑食会使孩子得不到丰富和均衡的营养,造成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过食则出现肥胖症。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与家长在婴幼儿早期的喂养方式有关。如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过多给予甜食、过早吃盐等孩子的味蕾受破坏,影响味觉,有些家长过分担心孩子吃的食物会“过敏”,为了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从4-6个月开始,就需要为他(她)添加辅助食品。但有些年轻父母在喂养时只给宝宝喜欢的单调的食物,导致孩子出现偏食、挑食,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某些营养素缺乏或营养不均衡,影响正常发育。 事实上,宝宝出生后对食物并无选择能力,不存在喜欢与否的问题。但如果父母在为宝宝选择食品时将自己本身不爱吃的食物拒之门外,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宝宝偏食。其次,食品品种及口味单一也是造成宝宝偏食或挑食的原因之一。此外,宝宝也可能因为习惯吸吮母乳暂未适应汤羹喂养或不习惯新的味道而将食物吐出来,这时,妈妈要有足够的信心,耐心多试,宝宝会慢慢习惯的。 辅食添加应该根据宝宝的月龄,首先从谷类开始,然后逐渐向蔬菜、水果、蛋黄、鱼、肝类、肉类等过渡给孩子吃的食物口味不要太重,亦清淡,1岁以内的孩子应做到忌盐、少糖,不加味精。,尽量让宝宝尝试各种各样的食物。多样化的口味有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全面摄入,让宝宝营养均衡。在孩子已有咀嚼能力或应尽早培养孩子咀嚼食物的习惯,使其对进食感兴趣。 综上所述,为了您宝宝的健康,应让宝宝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让多样化的食物伴随宝宝健康成长。
3、.不良情绪。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建立,各种精神因素如抑郁,焦虑等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临床基师所认识,特别是在消化道功能性疾病中,精神因素的作用已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焦虑,抑郁有着密切关系,某医院对10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心理测试发现,焦虑或抑郁占78%。大量研究表明,精神紧张或抑郁状态下,胃的运动与分泌减弱,甚至可能停止,在抑郁,灰心时,肠蠕动呈抑制状态,焦虑或抑郁的心理状态可引起体内某些激素分泌的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变,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消化功能对情绪变化十分敏感。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下,胃黏膜会充血发红,胃肠蠕动加强,消化腺分泌正常,有利于实现正常的消化功能。当处于抑郁、忧伤、失望、悲痛等不良情绪状态下时,胃黏膜因缺血而显得苍白,胃肠活动减弱,胃黏膜分泌减少,胃内酸度下降,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如果长期愤怒、焦虑,胃液的分泌可持续升高,使胃内酸度过高,使胃液对胃黏膜的腐蚀作用大于黏液的中和作用及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由此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 情绪障碍可致食欲不振儿童厌食的发生率不低,大约10%~15%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食欲差及厌食问题。
引起儿童食欲不振或厌食的因素很多,除了受到食物、疾病和任性等因素的影响之外,精神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美国生理学家对情绪与食欲的关系研究表明,儿童的焦虑、忧郁、恐惧和生气等情绪变化可抑制消化功能,导致消化液减少,酶的活力降低,食欲减退,长期下去可致厌食发生。不只是孩子本人的情绪不好会影响营养与健康,家长的情绪不好也会间接地影响孩子。因此,当儿童食欲差或厌食时,不但要考虑食物合不合孩子口味、孩子是否有病、是否是任性或撒娇,还要考虑是否是受不良情绪的影响。通过与孩子的交谈,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近期的思想活动,发现孩子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绪,以改善和增强孩子食欲。
预防儿童因情绪障碍而致食欲不振或厌食,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1.不要经常在餐桌旁随意训斥孩子;
2.如果孩子食欲不振或食欲低下,应用鼓励、暗示及说服教育的方式帮助孩子进食,切忌采取强制性方式而致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3.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健康心理,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增进食欲,预防厌食发生。.... 反过来当儿童出现营养不良,某些营养素缺乏时也会引起情绪不良。美国儿科医生的大量调查资料显示,当孩子情绪不佳,发生异常变化时,应疑及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
如孩子变得郁郁寡欢,反映迟钝,表情麻木,多提示体内缺乏蛋白质(蛋白质食品)与铁(铁食品)元素,应多给孩子安排一些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铁、高蛋白食品。若孩子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可能表明体内B族维生素(维生素食品)不足,此时补
相关知识
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包含哪些内容?
补充大脑所需营养,呵护孩子聪敏成长
孩子营养不良应补充哪些营养物质?
儿童所需的营养素有哪些
给孩子做的营养餐有哪些
儿童成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有哪些 要如何补给
有哪些食物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养成这6个生活习惯,让你的孩子更优秀!(转给孩子及所有家长)
宝宝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如何正确给孩子补充营养
哪些蛋白质食物适合孩子吃
网址: 孩子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哪些 https://m.trfsz.com/newsview71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