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运动健身后喝什么饮料好 运动员喝什么饮料

运动健身后喝什么饮料好 运动员喝什么饮料

运动健身后喝什么饮料好 运动员喝什么饮料

运动饮料更健康,是真的吗?

人在运动时会大量流汗,而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钾、钠、钙、镁等无机盐。这些元素的流失会影响人体调节体液和温度等生理变化,这个时候如果光大量喝水,反而会稀释血液中的电解质,甚至造成电解质不平衡而出现水中毒的症状。

而运动饮料是根据人在运动时的生理消耗特点而配制的功能性饮料,它不仅可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还可以更好地促进电解质恢复到平衡状态。因此,运动饮料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认为其不只是运动员的必备品——能够避免低钠盐和水中毒,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就是普通人喝,也是一种理想的健康饮品。

运动饮料等功能性饮料比较受年轻人喜欢,但非运动员平时真的需要喝运动饮料吗?

运动饮料更健康,这是真的吗?

剖析

过度的脱水恐惧

运动饮料的生产商们在营销方面最大的成功就是动摇了人们对“口渴”的信任。在此之前,人们一贯认为,人一旦感觉口渴,便是身体发出了需要马上应对脱水的信号,这是身体本身所具有的平衡机制。

国际奥委会给运动员的营养指导手册(2003年发布,2008年更新)强调了补充水分、预防脱水的重要性,而运动饮料生产商们却告诉人们,这并不准确,完全靠身体传递信号再补充水分,不足以补充身体所流失的体液。因此,他们向运动机构建议“(运动员)即使不渴,也应该每15分钟就补充150毫升液体”。

开普敦大学体育及运动学教授提姆·诺克斯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口渴是人体对运动的正常生理反应,它是一个补充水分的信号,但不值得人们过分恐惧。当你的身体水分流失增加,你就会感觉到口渴,这时你自然会喝水。而运动饮料商家的说法大概只是为了提高销售量的营销说辞。

而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时,马拉松运动员还拒绝在赛事过程中饮水,害怕会影响成绩。不过现在竞技运动赛事已经非常人性化,为运动员提供相当多的便利服务,比如现在的马拉松赛事,沿途都有相应的水站,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停留进行补水。

糖分才是关键

2009年,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家们发起了一个设计精妙的实验:在一个实验室内,将8名自行车运动高手分成两组,不停地进行一系列的计时赛,并且要求他们必须用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蹬自行车,直到他们筋疲力尽。

在运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实验进了两组测试:第一组测试时,自行车手们将含糖的运动饮料在口中含10秒然后吐掉;第二组测试时,自行车手们将味道相近的无糖饮料在口中含10秒然后吐掉。

虽然两组实验中,自行车选手们喝的饮料口感差不多,但第一组的糖水含有能量。结果证明,那些用糖水漱口的车手成绩更好!这样的实验被反复进行,在之后的测试中,糖水组的选手成绩始终强于无糖组。

只是用糖水漱口,就能让运动员更厉害吗?要知道,那些运动饮料的生产商们可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喝下去,让那些宝贵的电解质进入血液才能发挥作用的。这个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商家们的说法。显然,糖分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事实上,糖分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神奇的作用,真正的科学原理是:大脑的反应。科学家们让实验中的自行车选手的大脑连上扫描仪。研究结果推测,人的嘴里有碳水化合物受体,它们独立于味觉,并对食物产生反应。当此受体侦测到少许的碳水化合物时,味觉受体就会马上向大脑报告,大脑神经受到刺激,大脑的正回馈区兴奋水平就高了起来。而兴奋的精神状态,即大脑保持愉悦感,能让运动员在痛苦的体力消耗过程中有所缓解,能够多坚持一会儿。虽然愉悦感调控努力程度的机理目前尚没有科学的研究论证,但科学家们倾向于“中央控制模型”发挥了作用,在这个模型中,身体的极度疲劳被认为是缺少愉悦感。

也就是说,当我们感觉不到快乐时正反馈区域陷入低迷,我们就会不断暗示自己没法再继续了。当我们进行的运动不再是享受,无法继续的念头不断涌出,我们就更容易放弃。

运动饮料的争议

对于体液大量流失可能对健康和运动能力造成影响的说法,是合理的。但运动饮料能够补充这些流失的能量,并且促进电解质平衡的说法,却存在争议。

争议的观点以一项牛津大学提出的分析研究为代表,它认为就目前来看,关于运动饮料能够提高运动能力的说法缺乏高质量的研究,仅凭借现有的研究就得出结论是非常令人担心的。

另外还有研究人士提出,运动员每日三餐的营养膳食就足够补充其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电解质和能量耗损。据此来看,运动饮料的“补充”一说,则显得不必要。从营养膳食的角度来看,对比赛或训练间歇的能量补充来说,适量补充固体能量棒、糖块、香蕉等也能达到相应的目的,运动饮料并不具备唯一优势。

补水的问题

由于现在的竞技体育比赛规则在不断改变,且越来越人性化,所以,在运动实践中真正能够危害运动员健康的是由于大量饮水造成的低钠血症以及高温环境导致的热病等。其中低钠血症的发生与补充的液体种类无关,而只与补充的量有关,也就是说,过多地补充运动饮料也会造成低钠血症。而传统的“口渴”信号,即听从身体的需要,感觉到口渴就适当喝点水(当然也可以喝运动饮料),这就足够了。

而运动中的热病,即运动员核心体温的升高,更多地受到外界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的影响,与其补充何种液体无关。

因此,补水是必要的,运动饮料的功能似乎并没有其宣传的那么必需。

运动饮料能让普通人更健康?

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也接受到了运动饮料的功能性信息,甚至没怎么进行大量运动的人也来消费这种运动饮料,将其视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耶鲁大学食品政策与肥胖研究中心的一份分析指出,1/4的美国父母认为运动饮料对孩子来说是健康饮品。

运动员在进行剧烈运动后喝运动饮料是有作用的,对于不怎么运动的普通人来说,却不宜常喝运动饮料。

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运动饮料是针对那些保持密集、高强度运动习惯的人研发的,而真正消费它的大部分人却是那些每天只去健身房两个小时的普通人。欧洲食品安全局也有声明说: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电解质饮料(运动饮料)只适用于那些经常进行高强度耐力运动的体力活动人群。

而对于没有相应强度运动和消耗的普通人来说,运动饮料恰恰可能成为身体的负担。

首先是糖分的过度摄入。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一瓶500毫升的甜饮料一般含3~14汤匙糖(1汤匙约4克),吃进去更多糖意味着摄入更多能量,若其他方面得不到控制,必会增加肥胖、糖尿病、龋齿、痛风等健康问题。

其次,运动饮料中的电解质钠也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根据我国标准规定,运动饮料中的钠含量一般在50~1200毫克/升。喜欢喝运动饮料,势必增加钠的摄入量。而过多的钠会增加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疾病、胃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

可见,对于普通人来说运动饮料至少不应该被当作健康饮料来对待。

真相是这样的

如果你是保持有密集强度运动习惯的人,感觉口渴时适当补充水分,避免过度缺水而一次性大量补水,便能轻松避免脱水低钠血症及水中毒等问题。

此外,对于运动过后的能量补充,一些常见的食品如巧克力、香蕉等都具有补充能量的功能,运动饮料不具备唯一性,且功能性也存在争议。

虽然选择哪种饮料是个人喜好问题,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运动饮料不应该是健康生活的常备品。

相关知识

运动健身后喝什么饮料好
做运动喝什么饮料好
什么是运动饮料?喝运动饮料有哪些好处?
最好的运动饮料排行榜,健身喝什么饮料
什么是运动饮料,什么是运动饮料
健身时喝运动饮料好吗?运动饮料大揭秘(2)
运动饮料可以当日常饮料饮用吗?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喝运动饮料?专家详解
运动饮料4大功效 喝运动饮料有讲究
运动饮料4大功效 喝运动饮料有讲究
运动到底要不要喝运动饮料?运动饮料适合什么样的人群?

网址: 运动健身后喝什么饮料好 运动员喝什么饮料 https://m.trfsz.com/newsview757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