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这3条运动健康知识,越早知道越好(收藏)

这3条运动健康知识,越早知道越好(收藏)

眼看着时间进入了二伏,天气变得越来越热了。

你说在这么热的天气下锻炼,是种什么感受呢?

酸爽?疲惫?喘不过气?

先不猜测,咱们来看几个真实的案例:

没错,上面就是军职在线正在进行的“45天军营‘硬汉’塑造营”项目里的打卡动态。

就像图中几位说的那样,夏天锻炼,必然少不了的,就是“大汗淋漓”的酸爽。

但,难道就只有酸爽吗?

当然……不太可能。

最近几天,小编在打卡群里发现,大家在锻炼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

比如,下面这两位的对话,简直就是说到了小编的心坎里:

之前小编以为只有自己锻炼时会头晕,但这样看来,原来不少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啊。

那为什么我们会头晕呢?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除了头晕,在锻炼的时候,还可能会出现哪些损伤?

掌握哪些运动健康的基本知识,可以让我们更科学的锻炼?

别急,小编在认真学习了相关资料之后,整理出了答案,下面一一为你解答。

1.为什么有些人运动会头晕?

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造成我们运动出现头晕(甚至晕厥)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6种情况:

一是由于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引起。

比如在比赛前精神过于紧张或激动。这是由于神经反射致使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造成的一时性的脑部缺血引起的。

二是由于重力性休克引起。

比如快跑之后立即站立不动,下肢毛细血管和静脉就会失去肌肉的收缩对它们的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之血液本身的重力关系,使大量的血液积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导致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的减少,从而引起头晕(晕厥)。

三是由于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引起。

运动过程中吸气后憋气用力,致使胸内压和肺内压显著增高,引起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的减少,从而引起头晕。

四是上面提到过的,由于直立性血压过低引起的。

如果长时间站立或者久蹲之后突然起立,或者长期卧床之后突然改为站立姿势时,使肌肉泵血和血管的调节功能失调,导致回心血量骤减以及动脉血压降低,也会引起头晕。

五是由于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引起。

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体内血糖消耗产生的低血糖反应,也会导致头晕。

六是由于心源性的头晕(晕厥)引起。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足球、篮球、网球、马拉松等运动当中,以中老年人常见。因为剧烈运动时心肌的需氧量增加,容易造成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头晕(晕厥)。

那具体怎么防治呢?

简单来说,就是9点预防和3步治疗。

9点预防

1.坚持体育锻炼,提高心血管功能。

2.在重大比赛和大幅度训练前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

3.如有过头晕(晕厥)经历,应注意避免做剧烈运动。

4.久蹲后慢慢地站立。

5.疾跑后继续慢跑,并做深呼吸,逐渐地停下来。

6.饥饿或空腹时,不宜参加体育活动。

7.进行长距离运动要及时补充糖、盐、水分。

8.进行剧烈运动后,应休息约半小时后再洗澡或淋浴。

9.若感觉头晕或有晕厥前兆,应立即平躺。

3步治疗

1.当头晕或晕厥症状出现后,应减轻或停止运动,进行慢走、蹲下或平卧休息,症状就可逐渐消失。

2.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安静平卧,抬高足部,注意保暖,松解衣领腰带,用热毛巾擦脸,做向心方向的按摩来加速回心血液的流动。

3.如果症状继续加重,应速请医生治疗。清醒后,可服用热糖水、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等,并注意休息。

2.除了头晕(晕厥)

锻炼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哪些损伤?

除了头晕(晕厥),运动中还容易出现的损伤,包括腹痛、肌肉痉挛以及开放性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这些损伤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又该如何防护?

接下来,我们具体进行说明。

一、运动中腹痛

运动中腹痛,是由于剧烈运动引起的一时性的机能紊乱。这种腹痛不是疾病,它会随着运动停止逐步缓解。

造成腹痛的原因,无外乎有下面这4种:

1.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后离运动时间过近,或者吃得过饱,喝得过多,或因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

2.准备活动不足。

开始速度过快,内脏器官活动与运动器官不相适应引起。

3.呼吸节律紊乱。

剧烈运动,使呼吸变得表浅,频率过快,从而使胸内压上升,妨碍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的回流,造成肝脾郁血引起。

4.原有疾病。

运动者原有慢性阑尾炎、胃溃疡、慢性盆腔炎或肠道寄生虫等,参加剧烈运动时,由于受到振动和牵扯也会引起疼痛。

处理方法

1.合理安排膳食,运动前避免吃得过饱或饮水过多。

2.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

3.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律和动作配合。

4.夏天运动要适当补充盐分。

5.对有慢性疾病的人,不可勉强运动。

二、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就是我们常说的抽筋,也是运动过程中很常见的一种损伤。

一般来说,我们负重的肌肉最容易发生痉挛,比如小腿的腓肠肌和屈趾肌。

造成抽筋的原因主要有:

1.寒冷的刺激。

运动过程中如果准备不足,突然遇到寒冷的刺激,神经兴奋和抑制就会失调,就容易引起抽筋。

2.电解质丢失过多。

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或高温季节运动时,人体内电解质就会从汗液当中大量丢失。电解质与我们肌肉的兴奋性有关,丢失过多,肌肉的兴奋性就会增高过快,就会容易发生肌肉痉挛。

3. 肌肉收缩失调造成。

大强度的运动过程中,肌肉连续快速收缩,而放松时间又太短,就会导致收缩和放松不能协调地成比例地交替,从而引起肌肉的痉挛。

4.身体疲劳。

身体疲劳时,肌肉当中出现大量的乳酸堆积,而乳酸不断地对肌肉的收缩物质起作用,就容易导致肌肉痉挛产生。

处理方法

1.当小腿的腓肠肌痉挛时,让患者取仰卧位或者坐位,膝关节伸直,双手握住患者足部,将患者足踝关节缓慢地背伸。

2.当屈趾肌发生痉挛,可用力将足和足趾背伸,然后屈伸膝关节几次,再点按和针刺涌泉穴。

三、开放性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除了腹痛和抽筋,运动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皮外伤,比如擦伤、刺切伤和撕裂伤。

这类伤病被称为开放性组织损伤,其特点是易于感染,处理的原则就是直接止血和处理伤口,预防感染。

擦伤:擦伤是皮肤受到外力摩擦,皮肤组织被擦破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

处理方法

1.如果创口较浅,面积较小,可用生理盐水洗净创口,创口周围用75%的酒精消毒,局部擦以碘伏药水,最好不要用紫药水和红药水,无需包扎,让其暴露在空气中待干后即可。

关节部位的擦伤因为干裂易影响关节运动,所以,一般不用暴露疗法,经消毒处理后,多采用消炎软膏或多种抗菌素软膏涂抹,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包扎。

2.当创口较深,污染严重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给以抗菌素治疗。

撕裂伤:在撕裂伤中,以面部皮肤撕裂伤最为常见,如篮球运动中,眉弓被对方肘关节碰撞而引起眉际皮肤撕裂等。

处理方法

1.如果撕裂的创口较小,经消毒处理后,用粘膏或创客贴粘合即可。

2.如果创口较大,则需止血,送医院或诊所缝合。如果伤情或污染较严重,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给以抗菌素治疗。

刺伤和切割伤:刺伤和切割伤在运动中也比较常见,比如田径运动中被钉鞋或标枪刺伤。

处理方法

与撕裂伤基本相同。

此外,除了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还存在一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指局部皮肤或粘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比如挫伤、肌肉拉伤、扭伤、脱臼、骨折等。

挫伤:挫伤是由钝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位所致的组织损伤。

处理方法

轻度挫伤不需要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剂。

较重的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剂敷伤口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

扭伤:是用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多发生在踝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

处理方法

急性腰部扭伤,可让患者仰卧在垫的较厚的木板上,腰下垫一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肘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应将扭伤的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加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左右。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大多由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

处理方法

出现痛感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切记揉搓或热敷。

脱臼:又叫关节脱位,是因外力或其他原因造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其中肩关节脱位最为常见。

处理方法

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要揉搓脱臼部位。

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做结。

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让病人立即平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骨折:运动中的骨折主要是因直接或间接的暴力所致。

常见的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开放性骨折,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另一种是皮肤没有破裂,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

处理方法

发生骨折后首要任务是帮其固定后送医院处理。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

3.掌握哪些运动健康的基本知识

可以让我们更科学的锻炼?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运动损伤,了解一些基本的运动健康常识,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下面这几点,越早知道,将会对我们越有益。

1.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后运动最为合适。

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后,正是血糖上升的时候,此时运动,有利于降血糖、降血脂,保护胰腺功能。

2.一天中晚上6点到8点运动最好。

一是因为中国人的晚餐一般都会比较丰盛,所以晚餐后运动可以把摄入的多余的能量消耗掉。

二是因为人体在晚上6点到8点之间,体温最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敏性最好,肌肉的力量和心肺功能也处于最佳状态。

3.每周运动4-5次最为合适。

研究表明:运动效果的消退比蓄积快的多。一周一次的锻炼,运动效果不蓄积,肌肉疼痛和疲劳会每次发生,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而每周4-5次的锻炼,效果就会相应提高,肌肉疼痛及疲劳等消失的也快,我们的体质就会在这一次次的运动刺激中得到相应增强。

4.以团体形式进行的运动效果最好。

去年8月,《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的一项大样本研究明确指出,与不运动的人群相比,运动人群的心理压力更小,更不容易抑郁。

其中,团体运动(如球类运动和团操课等),对减轻心理压力最有效,其次是自行车运动,第三则是有氧运动和健身房运动。

5.热身运动,并不是出汗才有效。

运动是否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人体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这与遗传有关。

运动前先热身,是为了适应后续训练,有利于肌体伸展,以免造成损伤,并不是热身就一定要出汗。

怎么样,看完之后,你是否有所收获呢?

其实,以上提到的内容,很多都来自于军职在线《运动与健康》这门课程。

该课程介绍了很多运动与健康的干货知识,除了上面提到的头晕(晕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护,还有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同运动项目的健康机制,以及常见的运动误区等。

相关知识

这 3 条运动健康知识,越早知道越好
运动的这八个好处,越早知道越好‍♀️
那些让自己越来越健康的5个生活细节,越早知道越好
必收藏!这77条育儿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越早知道越好的健康小常识 尝试花草茶
育儿知识|必收藏!育儿知识59条,超过5万的妈妈都收藏了!
2022年收藏这50条健康知识,照着做健康一整年!
让你真正越来越健康的6个好习惯「建议收藏起来」
健康:30个健康知识,收藏好慢慢看
母乳喂养的N个问题!这些经验越早知道越好!

网址: 这3条运动健康知识,越早知道越好(收藏) https://m.trfsz.com/newsview75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