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瘦不下来?这些减肥谣言坑了90%的人,看看中医怎么说

瘦不下来?这些减肥谣言坑了90%的人,看看中医怎么说

身边很多人正在减肥,控制饮食、加大运动、买各种瘦身产品,每天焦虑地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

体重短暂下降之后,又飞速反弹,身体越来越疲惫,脸色暗淡,精神萎靡,心情也越来越差。

很多人意识不到,减肥失败的根本问题不在意志力,而在对身体认知的偏差。

常见的减肥方式里,隐藏着不少广为流传的误区,这些做法违背身体自然的运行规律,非但减不了肥,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中医认为,“形乃神之宅”,身体外形的变化离不开内在系统的支持。调理身体比压榨身体更重要,顺势而为才是与脂肪相处的智慧。

健康的减肥从来都不是拼命地干,而是学会怎么不白干。

掀开谣言面纱:五个常见误区是健康减重的“绊脚石”

误区一:不吃主食瘦得快

很多人以为米饭是胖的罪魁祸首,一口不沾主食,把一日三餐变成了蔬菜和水。然而,不吃主食,不代表能持久变瘦。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米饭是维持人体气血生成的根本。主食的作用就像炉子的柴火,为身体提供持续的能量。

当身体缺乏碳水来源,脾胃功能开始减弱,气血生化受阻,导致头昏、心悸、手脚冰凉、面色蜡黄。这时人虽然瘦了,但体质却在悄悄变差。

如果饮食结构严重失衡,还容易引发脾虚——脾虚一旦出现,消化能力下降,代谢减慢,反而容易出现“吃得少反而更胖”的情况。

误区二:减肥药能快速见效且无副作用

打着“天然无害”“不运动也能瘦”的广告,减肥药成了不少人寄希望的选择。一些药物确实能抑制食欲、促进排泄,短时间看似有效,背后却隐藏着对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的伤害。

在中医看来,任何损耗正气、扰乱气机的方式,都是“拔苗助长”。

减肥药常通过利尿、泻下、兴奋中枢等手段消耗人体津液,这种伤害往往在初期表现不明显,一旦累积就可能导致脾肾两虚、气血失调、月经紊乱等问题。

减肥不是把脂肪赶走,而是用更顺畅的代谢替代它。想健康减脂,最核心的依然是调理体质。

误区三:只瘦某一处就够了

“只想瘦腿”“只瘦肚子”“胳膊太粗怎么办”这类念头广泛存在。很多人试图通过局部训练、按摩或穿塑身衣来“定点瘦身”。

中医强调“通则不痛,不通则胖”,局部脂肪的堆积多与局部气血不畅、经络堵塞有关。脂肪的消耗是全身性的,局部紧致可以靠练肌肉,但减脂必须调动整体代谢。

带脉、脾经、胃经是中医调脂常涉及的关键通道,调动全身经络活性,才是真正的科学瘦身方式。

经络如河道,若水流不畅,淤泥沉积,瘦不下来自然是结果。身体不能“点对点减肥”,只能“面向整体调理”。

误区四:出汗越多,脂肪掉得越快

一些人穿着厚重衣物、暴汗服坚持跑步,希望以此带走脂肪。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实则是水分流失。只要喝回两杯水,数字就回来了。

中医讲“汗为心之液”,出汗本是调节体温和排毒的一种方式。过汗会损耗阳气,尤其是脾阳和心阳。

长期过度出汗容易造成气虚、乏力、心慌,还会降低基础代谢,适得其反。

真正有效的减脂,是靠呼吸有节的有氧运动,增强脾肺功能,帮助身体建立长期消耗脂肪的机制,而非逼迫它脱水。

误区五:经期吃多一点不会胖

有一种说法称,经期代谢快,怎么吃都不胖。

事实上,经期气血下注,脾胃功能相对虚弱,这时候摄入大量油腻、冰冷、甜腻食物,反而加重痰湿、寒凝,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痛经加剧。

中医主张“调其饮食、节其起居”。经期饮食宜温润清淡,有助于疏通气血。若放任暴食,不仅影响月事规律,也会妨碍正常代谢,是减肥路上的一大障碍。

从内而外看体质,减肥前先了解身体信号

中医不以体重判断胖瘦,而以体质和代谢是否平衡为核心。脂肪不是敌人,它只是身体调节失衡的结果。

一些人胖得虚,一些人胖得湿,一些人气滞血瘀。若不辨体质,一味控制热量,常常适得其反。

痰湿体质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为四肢沉重、舌苔厚腻、大便粘滞、腹部松软易胀。气虚体质的人则常常面色苍白、容易疲劳、运动后气短。

肝郁气滞型人群则容易暴饮暴食,情绪不稳,消化不畅。

易得这类代谢失衡人群,通常作息不规律、久坐少动、饮食偏甜偏凉,精神压力大,情绪积压。

身体的反应往往先从消化系统开始——食欲紊乱、便秘或腹泻、腹胀、胃口变化,再到睡眠、情绪、月经等节律系统出现问题。

这些信号,就是身体提醒需要调整节奏。

中医的答案:不控不逼,调中求衡

真正的瘦身,不靠节食,不靠硬逼,而是借助身体自我修复的能力。调理好气血、脾胃、经络,脂肪自然会“各归其位”。

健脾是中医减肥的重要基础。脾好,身体能将摄入的食物化为所需的能量,不积为脂肪。不损伤正气的做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保持温热清淡、避免久坐久卧。

运动方面,强调“动以养阳”,推荐缓和而持久的方式,如八段锦、太极、快走。配合敲打带脉、推脾经、摩腹等手法,可以激活经络、改善代谢。

生活节律方面,保持三餐定时,早睡早起,不熬夜。夜间脏腑功能进入恢复状态,是修复体质、调节代谢的关键时段。

中医也常配合茶饮来调体质,比如薏米炒米茶健脾利湿,山楂陈皮茶理气化食。饮食与药食同源结合,既温和,又适合日常调养。

减肥不是打仗,别与自己的身体为敌。脂肪只是身体调节失衡的外在表现,它不是敌人,也不该成为羞耻感的来源。

真正的健康,不是把身体压榨到极致,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中医讲“治未病”,懂得养身的人,从不等疾病降临才开始关心健康,而是在每一口饭、每一晚睡眠、每一次情绪波动中,悄悄地调整生活方向。

放弃盲目追赶的念头,慢一点,走得稳一点。珍惜身体,保持节律,调整心态,减的是负担,留的是健康。

身体是每个人一生最忠诚的伙伴,不辜负它,就是不辜负自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资料:

夏天要瘦要美,但别被“减肥神药”坑到流泪!——2025-05-07 13:02 来源:广东药监

相关知识

2021年最“坑人”的45条减肥瘦身谣言,一个都不能信
减肥勿信谣言,减肥先减胸?11条坑人的减肥谣言,不可信
健康谣言有哪些 看看这些谣言你信过没有
辟谣!这些关于减肥的说法,其实都是谣言
减肥谣言大揭秘:这些不可信的说法你中招了吗?
川观辟谣丨别信!这些“网红减肥法”瘦不下来还伤身
2023年十大健康谣言,防猝死套餐坑惨年轻人!看看你被骗了多
川观辟谣丨别信!这些网红减肥法瘦不下来还伤身
健身谣言你别信!科学健身更健康,来看看这些荒唐的健身谣言
2023十大健康谣言盘点:防猝死套餐坑惨年轻人!看看你被骗了几次

网址: 瘦不下来?这些减肥谣言坑了90%的人,看看中医怎么说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7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