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外卖食品安全隐患与消费者选择的智慧

外卖食品安全隐患与消费者选择的智慧

01外卖食品安全隐患

近日,一则关于外卖食品安全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冲上了热搜榜首位。有记者卧底调查发现,在中午用餐高峰期,不少人习惯提前点外卖,然而,这可能并非最佳选择。为何不建议大家过早点外卖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食品安全隐患?让我们一起揭秘。

◆ 提前点外卖的风险

第一拨点外卖的人,收到隔夜菜的可能性更大。有暗访记者在调查黄焖鸡米饭时发现,外卖行业中普遍存在回收剩菜、隔夜菜加热后再销售的现象。该记者曾亲眼目睹前一晚被退单的外卖,在常温下保存一晚后,第二天仍会被正常售卖给堂食或外卖的消费者。因此,暗访记者建议大家在中午“11点前最好不要点外卖”,以避免购买到前一天剩余并可能已售卖给其他消费者的食物。

提前点外卖可能增加收到隔夜菜的风险,对消费者不利。

◆ 外卖员不点的外卖品类

在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后厨问题曝光后,一些外卖员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们通常不会点外卖。原因是在取外卖时,往往会亲眼目睹某些店铺难以保证食品的新鲜和清洁。有媒体综合了多位外卖员的意见,发现以下十类外卖,连外卖员自己都不敢吃:

黄焖鸡:多位外卖员表示,黄焖鸡是他们最不推荐的外卖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使用僵尸肉、隔夜菜,甚至回收剩菜来制作黄焖鸡,食品的新鲜和清洁无法得到保障。

麻辣烫:麻辣烫也被多次提及,主要问题在于其汤底常被反复使用,食材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滋生细菌。此外,丸子类食材多为低价冷冻合成品,存在较高的卫生风险。

盖浇饭:盖浇饭通常使用预制菜料包,如鱼香肉丝、咖喱饭等。这些食材的清洗可能不到位,同时高油高盐的制作方式也不利于健康。

炸鸡/炸串:炸鸡和炸串的半成品通常是冷冻鸡块,经过反复油炸后,油质劣化容易产生致癌物,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粥类:粥类外卖中存在隔夜粥二次加热售卖的情况,甚至有些商家可能还会添加增稠剂来改善口感。

水果捞:水果捞中的水果可能并不新鲜,坏果经过削去腐烂部分后切块销售,用酸奶或调味料掩盖异味。这种做法容易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

水饺类:水饺类外卖多为低价散装速冻饺,馅料可能使用边角料肉制作,手工现包的比例非常低。

炒饭/烤肉拌饭:价格低廉的烤肉通常使用速冻肉,肉质来源不明,且可能用大量酱料来增味。这种做法不仅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口感,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料理包快餐:即预制菜快餐。许多外卖商家会提前购买相应的菜包,下单时只需加热即可出餐。这种制作方式虽然便捷,但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往往无法得到保障。

汤品:汤品外卖通常存在料少水多的问题,主要依靠调味包来增加鸡汤或骨汤的味道。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汤品的营养价值,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外卖员不愿点因使用劣质材料及不卫生制作流程的食物,如黄焖鸡、麻辣烫等。

◆ 配送环节的风险

另一方面,配送环节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了风险放大的关键环节。对于海鲜、凉拌菜等温度敏感的食物来说,缺乏冷链保障的配送过程极易导致食物变质。同时,汤品洒漏、烧烤冷透等问题也频繁出现,使得外卖员往往成为“差评”的替罪羊。

食物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中,因温度控制不当导致变质。

◆ 预制菜市场的隐患

更值得警惕的是,随着预制菜市场规模的迅猛增长,其生产标准、添加剂使用以及冷链配送等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目前仍存在监管空白。部分商家为延长产品保质期可能会滥用防腐剂,而为了降低成本则可能采用常温配送冷链食品的方式,这无疑增加了细菌滋生的风险。如果“便利”成为了唯一卖点,那么食品安全则可能成为被牺牲的代价。当料理包被美化成“中央厨房直供”,发黑的牛肉通过色素处理被当作新鲜食材,以及过期原料被重口味调料掩盖,消费者的选择权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场“赌局”——赌的是商家的道德底线,输的则是消费者自身的健康。

预制菜生产和配送中的监管空白,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02消费者选择与应对

◆ 健康风险与研究结论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外卖和餐馆用餐已成为众多人的选择。然而,不少外卖员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家烹饪的饭菜往往更加干净卫生。长辈们的担忧“外面的饭菜不健康”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蕴含着一定的科学依据。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与爱荷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营养与营养学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揭示,那些经常外出就餐或点外卖(每日至少两次)的成年人,其全因死亡率显著增加,高达49%。这项研究涵盖了超过3.5万名受访者,并详细探讨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外出用餐频率等信息。在长达17年的跟踪调查中,有2781人离世,其中51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638人因癌症离世。

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很少外出就餐(每周不足一次)的人,其全因死亡率明显低于频繁外出就餐者(每日两顿或以上)。此外,研究还指出,外出就餐或点外卖的食物往往能量密度、脂肪和钠含量偏高,而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以及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等有益营养素的食物则相对较少。基于此,研究团队建议,应倡导大家增加在家烹饪的频率。

经常外卖影响健康,建议增加自制餐点,提升健康水平。

◆ 提升行业安全的建议

如何才能将谈资转化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力量?除了加大打击力度和强化源头监管外,平台也需要摒弃“流量至上”的逻辑,将食品安全纳入算法考量范畴。对于卫生评级低、投诉率高的商家,平台应给予降权处理。

更为重要的是,推动外卖行业的“透明化革命”势在必行。通过鼓励商家直播后厨、公示检测报告等方式来重建消费者信任,同时赋予外卖员“吹哨人”的角色并建立匿名举报通道,让“在场者”的视角成为监管的有力补充。

加强监管,推动行业透明化,优化平台算法,赋予外卖员监督权。

相关知识

外卖食品安全隐患多,自炊才是健康选择
揭秘外卖美食背后的隐患:选择与健康
解锁健康外卖的智慧选择:职场饮食的全新方式
智慧医院信息系统中的患者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外卖消费心理与健康饮食:如何做出明智选择?
外卖便利性与健康的权衡、食品安全问题、外卖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外卖食物的隐患与健康影响揭秘
外卖食品的隐患与烹饪对健康的影响
如何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感知和选择
外卖黑名单揭秘:健康隐患与选择建议

网址: 外卖食品安全隐患与消费者选择的智慧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7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