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得了糖尿病什么都不敢吃?3种营养素要跟上,缺乏会干扰血糖

得了糖尿病什么都不敢吃?3种营养素要跟上,缺乏会干扰血糖

“妈,你听说了吗?缺少蛋白质好像会导致血糖升高。”

“这真的假的,蛋白质怎么还能和血糖扯上关系?”

58岁的唐阿姨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从3年前被确诊为糖尿病以来,她平时在饮食方面都是“严格把控”,生怕一不小心就引起血糖升高。

前几天,女儿下班回家后,赶忙将上班时听到的“蛋白质确实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的消息告诉了她,这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可唐阿姨却对此不以为然,内心还想“这年轻人就是不靠谱,竟然还能把血糖和蛋白质扯上关系。”

唐阿姨的女儿说:“毕竟无风不起浪,妈回头你问问医生,这两者究竟有没有有关系,也好调整饮食呀。”那么,持不同意见的母女俩人究竟谁的说法才是正确的呢?

糖尿病血糖波动真的与蛋白质有关吗?

患上糖尿病,血糖异常波动?或是这3种营养素摄入不足,别大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监测血糖波动对于维护身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大量临床数据均显示,如果患者血糖长期保持较高或较低,可能会诱发心脏病、肾脏病以及神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所以无论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还是其他群体,保持血糖平稳都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一般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只是会在平时生活中注意饮食搭配,但是你们知道吗?一些常见的营养素缺乏可能也会引起血糖异常。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究竟是哪些营养素可能会造成血糖异常波动。

1、蛋白质

我们很多人对“蛋白质”一词并不陌生,其是构成生物体组织和器官的基本物质(如毛发、肌肉、皮肤等),同时也在物质运输、储存,调节渗透压等多个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是你是否听说过,就是这样一个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蛋白质,竟然还可能会影响到血糖的水平?

事实上,蛋白质是调节血糖水平的关键营养素,因为它是合成胰岛素的重要“原料”,而胰岛素又是人体调节血糖最关键的激素。

同时,蛋白质摄入量不足还可能会使人们出现较为明显的饥饿感,在那种情况下,人们可能出现“报复性进食”行为,特别是当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那些碳水化合物会被迅速转化为糖分,进而使得血糖升高。

所以,为了帮助维持血糖的稳定性,高血糖以及糖尿病患者要保持平稳的蛋白质摄入。如果自己无法判断蛋白质摄入水平,可以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钙元素

和“蛋白质”一样,我们很多人对“钙”同样非常熟悉,它是人体最重要的矿物质之一,是构成牙齿、骨骼的重要成分,甚至在神经系统以及维持心脏跳动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同样,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钙”与“血糖”之间关系。虽然钙并不是胰岛素的直接组成部分,但是瑞典研究实验中发现,钙可能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缺钙可能会间接影响胰岛素的释放和功能,从而造成血糖升高的情况。

所以,建议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如果饮食中获取的钙不足以支持身体所需要的,那就可以钙片、液体钙等钙补充剂。但是,要注意补钙应根据个人的具体需要而定,必要情况下还是进行专业的医生咨询。

3、铬元素

与上面两类营养元素相比,人们对“铬”元素的了解可能少之甚少,甚至还有人并没有听说过此元素。但事实上,铬元素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在血糖的调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铬”属于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效果。如果铬缺失,可能导致胰岛素的作用减弱,从而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引起血糖水平上升。

同时《生物微量元素研究》研究发现,铬元素会影响胰腺β细胞的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所以,铬缺失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进而影响调节。

因此,保持适量的铬摄入对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和整体健康都是重要的。

食物中富含铬的包括全谷物、豆类、坚果、种子、一些蔬菜(如洋葱和大蒜)以及肉类和乳制品。但是,也要避免铬摄入过量,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皮肤、呼吸、肝肾可能都会受到干扰)。

通过以上相信大家对缺少部分营养因素,而出现的血糖波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继续来看一看,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确诊糖尿病,但没有任何不适反应,是否需要用药?”

查出糖尿病但没什么感觉,需要吃药吗?

临床上,有一部分“特殊”人群,他们在体检时意外查出糖尿病,但是平时身体却并没有表现出不适症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对于这类患者来说,他们在确诊后需要用药吗?

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分为两种主要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这取决于多种因素。

1型糖尿病通常在确诊时会有明显的症状,因为这是由于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造成的,症状可能包括尿频、口渴、疲劳、体重减轻、视力模糊等。

2型糖尿病可能在确诊之前或之后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症状,因为体内仍然可以产生胰岛素,但随着时间推移,机体可能对胰岛素变得不敏感(称为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许多人都是在常规体检或其他医疗检查中被意外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的。

目前临床中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两类。

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以及定期监测血糖。药物治疗则涉及服用降糖药物,以帮助管理血糖。

而在2023年最新发布的《MMC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中,就明确提到过,无论糖尿病患者有无不适症状的情况的出现,首要进行的都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所以对于部分情况较轻,且没有不适症状的最新确诊糖尿病患者而言,还是会建议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控制,如果可以通过此来控制血糖,或许就不需要用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血糖的控制情况决定,个体间差异较大,还是要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总结: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虽然很多患者在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后,血糖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不在出现不适症状,但是这并不表示患者可以“掉以轻心”,还是要注意定期监测,一旦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就医。

相关知识

瘦人也会得糖尿病 胰岛素缺乏是元凶
“营养干预”是什么?很多慢性病都与营养缺乏有关
为何糖尿病人吃无糖饼干 血糖不降反升
糖尿病人能吃什么饼干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营养不良
低血糖是缺少什么营养
糖尿病怎么不瘦发重(糖尿病怎么才不会瘦)
身患糖尿病:这3种食物尽量不要吃,早了解就不会吃亏
糖尿病应该补充什么营养素?
最适合糖尿病吃的6种零食,不但不会升高血糖,而且营养很高!

网址: 得了糖尿病什么都不敢吃?3种营养素要跟上,缺乏会干扰血糖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09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