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别再瞎练了!平板支撑真的能瘦腰吗?

别再瞎练了!平板支撑真的能瘦腰吗?

别再瞎练了!平板支撑真的能瘦腰吗?

平板支撑,腰部运动的 “潜力股”?

当我们谈及健身,平板支撑这个动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看似简单,却在健身界拥有超高的人气。每次走进健身房,总能看到有人摆出这样的姿势:双肘和双脚支撑地面,身体呈一条直线,宛如一块坚硬的平板。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如此常见的平板支撑,究竟能不能算是腰部运动呢?

先让我们来拆解一下平板支撑的动作。找一块平坦的地面,俯卧在上,双肘弯曲,让小臂紧贴地面,双手可以自然地握住拳或者张开,这是上半身的支撑点;接着,双脚脚尖着地,双腿伸直,将身体缓缓撑起,离开地面 。此时,要努力让头部、肩部、背部、臀部以及腿部在同一条直线上,收紧腹部,就好像要把肚子里的力气都凝聚起来一样,同时保持均匀的呼吸,不要憋气。这便是标准的平板支撑动作。

从表面上看,平板支撑似乎主要是腹部在发力,毕竟在做的过程中,腹部的紧张感最为明显。但实际上,腰部在这个动作里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我们努力维持身体呈直线时,腰部的肌肉需要持续收缩,来协助稳定脊柱,防止塌腰或者撅臀等错误姿势的出现。就好比建造一座桥梁,腹部肌肉是主要的承重梁,而腰部肌肉则是那些稳固桥梁的支撑结构,两者缺一不可,共同维持着身体这座 “桥梁” 的稳定。 那么,它真的能被完全定义为腰部运动吗?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从肌肉参与和运动效果等方面深入探究。

深度剖析:平板支撑与腰部的不解之缘

从肌肉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在平板支撑过程中,涉及到多个肌肉群的协同工作,其中就包括腰部的肌肉。竖脊肌是腰部的重要肌肉之一,它沿着脊柱两侧分布 ,在平板支撑时,竖脊肌需要持续收缩,以保持脊柱的伸展和稳定,防止腰部过度弯曲。就像拉紧的绳索,确保脊柱这根 “桅杆” 能够稳固地挺立。

还有腰方肌,它位于腹后壁,在维持身体的侧方稳定性和协助脊柱侧屈方面发挥着作用。当我们在做平板支撑时,为了保持身体整体的平衡和稳定,腰方肌也会参与其中,协同其他肌肉一起发力 。

有研究表明,在进行平板支撑时,腰部肌肉的肌电活动明显增强。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的一项研究指出,在标准的平板支撑动作中,腰部肌肉的激活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与一些专门针对腰部的传统训练动作相比,虽然平板支撑不是单纯地以锻炼腰部为唯一目的,但它对腰部肌肉的刺激和锻炼效果不容小觑。比如,它对多裂肌的激活效果就较为显著,多裂肌作为深层的腰部肌肉,对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平板支撑,可以有效地强化多裂肌,进而提升腰椎的稳定性 。

专家们也普遍认可平板支撑对腰部锻炼的积极意义。运动康复专家指出,对于一些腰部力量较弱或者存在腰部问题的人来说,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平板支撑训练,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的功能状态 。但同时也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至关重要,如果姿势不正确,不仅无法达到锻炼腰部的目的,还可能会对腰部造成损伤 。 所以,从肌肉参与和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平板支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到腰部,与腰部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腰部运动大盘点:解锁更多高效动作

除了平板支撑,还有许多专门针对腰部的运动,这些动作各有特色,能够从不同角度锻炼腰部肌肉,提升腰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小燕飞:腰背的 “守护天使”

小燕飞这个动作,就像一只轻盈的燕子在天空翱翔,对腰部锻炼十分有效 。它分为站姿小燕飞和卧姿小燕飞。

站姿小燕飞做起来很简单,首先双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然后双肩用力向后挺,同时双臂伸直向后伸展,掌心相对,想象自己像燕子俯冲时那样展开翅膀,保持这个姿势片刻,感受腰背肌肉的收缩 。

卧姿小燕飞则需要你俯卧在硬床或者瑜伽垫上,脸部朝下。双臂以肩关节为支撑点,轻轻抬起,在手臂向上抬的同时,轻轻抬头,让双肩向后向上收起,就像燕子展翅;与此同时,双脚也轻轻抬起,这时腰底部肌肉会明显收缩,尽量让肋骨和腹部支撑起身体,保持这个姿势 3 - 5 秒,然后放松肌肉,四肢和头部回归原位,休息 3 - 5 秒后再重复进行,每天做 30 - 50 下,可分 2 - 3 次完成 。

小燕飞主要锻炼的是腰背肌,尤其是深层的多裂肌 。多裂肌如同稳定脊柱的钢索,通过小燕飞动作,可以增强它的力量,从而提升脊柱的稳定性,缓解腰部疼痛 。不过要注意,在进行小燕飞锻炼时,不要憋气,要保持正常呼吸;头和腿也不是抬得越高越好,稍稍抬起一定幅度即可,否则可能会导致腰椎后侧压力增加,加重腰痛 ;动作也不能做得太快,每一次动作最好有静态保持,这样对于腰背肌力量的增长才更有效 。

空中蹬车:躺着就能瘦腰腹

空中蹬车这个动作,光听名字就很有趣,仿佛真的在骑着自行车穿越风的怀抱 。找一块舒适的瑜伽垫,平躺在上面,下背部要紧贴地面,这是动作的基础要点。双手可以放在头侧,手臂微微打开,然后将双腿抬起,开始缓慢地做蹬自行车的动作 。

在蹬腿的过程中,呼气时抬起上体,用右肘关节去努力触碰左膝,同时保持姿势 2 秒钟左右,感受腹部和腰部的收缩;然后还原,再用左肘关节触碰右膝,同样保持 2 秒钟 。整个过程中,臀部可以稍微抬起,保持腿部悬空,不要落在垫子上,而且下背部始终要紧贴地面,避免腰部发力过多导致受伤 。

空中蹬车主要锻炼的是核心肌群,其中腰部和腹部的肌肉在这个动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它能有效增强腹部和腰部的力量,帮助塑造紧致的腰腹线条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一开始坚持的时间不长或者动作不太标准,这都没关系,可以慢慢来,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但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到腰部疼痛,应立即停止,调整动作或者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

仰卧起坐:经典永不过时的腰部锻炼法

仰卧起坐可是我们的 “老熟人” 了,从学生时代的体育测试,到日常的健身锻炼,它的身影无处不在 。先找一块平坦的地面或瑜伽垫,平躺在上面,双膝弯曲,大约呈 90 度左右,后背要紧紧地贴在地面上,这是起始姿势 。双手可以半握拳放在耳朵两侧,也可以交叉放在胸前,注意不要用双手过于用力地拉拽头部,以免造成颈部的损伤 。

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动作了。在起身的时候,用腹部发力,带动头部和上半身慢慢离开地面,将上半身向膝盖处靠拢,感受腹部和腰部肌肉的收缩 。然后,慢慢使用腰部力量,将上半身恢复到平躺的状态 。在整个过程中,要配合好呼吸,起身时呼气,下放时吸气,并且要保持动作的匀速,不要忽快忽慢 。

仰卧起坐主要针对的是腹部肌肉,但腰部肌肉在这个动作中也起到了辅助和稳定的作用 。它能够增强腹部和腰部的力量,改善体态 。不过,在做仰卧起坐时,要注意双脚不要用东西固定,否则会降低腹部肌肉的工作量,同时也会让大腿和髋部的屈肌过多参与,影响锻炼效果 。另外,起身的高度也并非越高越好,一般建议上身抬起的角度不要超过 45 度,否则可能会有臀部和腿部肌肉等腹肌以外的肌肉参与运动,偏离了主要锻炼腹部和腰部的目的 。

左右弯曲运动:给腰部来个温柔的 “按摩”

左右弯曲运动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腰部锻炼方式,就像是给腰部做了一场温柔的按摩 。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可以自然下垂,也可以轻轻放在身体两侧 。

然后,慢慢地将上半身向左侧弯曲,就像在伸手去触碰左边的地面一样,感受右侧腰部的拉伸,保持这个姿势 3 - 5 秒 。接着,再慢慢地将上半身回正,然后向右侧弯曲,感受左侧腰部的拉伸,同样保持 3 - 5 秒 。如此反复进行,左右各做 10 - 15 次为一组,可根据自身情况做 2 - 3 组 。

这个动作主要锻炼的是腰部两侧的肌肉,能够有效增强腰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在进行左右弯曲运动时,要注意动作幅度不要过大,速度也不要过快,避免突然用力导致腰部扭伤 。如果本身腰部有疾病或者疼痛,在进行这个动作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

不同人群的腰部运动指南

不同人群由于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运动目标的差异,在选择腰部运动时也需要有所侧重。

年轻人(18 - 35 岁):活力满满,挑战自我

对于身体健康、没有腰部疾病的年轻人来说,如果运动目标是增肌,那么可以选择一些强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腰部运动,如硬拉 。硬拉这个动作能够锻炼到全身大部分的肌肉,尤其是对腰部的竖脊肌、腰大肌等锻炼效果显著 。在进行硬拉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双脚与肩同宽或略窄,屈膝俯身,双手握住杠铃,握距比肩略宽,然后通过腿部、臀部和腰部的协同发力,将杠铃缓缓拉起 。不过,硬拉的重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逐渐增加,避免一开始就使用过大的重量导致腰部受伤 。

如果是为了减脂,像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中的一些涉及腰部动作的组合训练就很合适 。例如,在进行波比跳时,除了上下肢的运动,腰部也需要保持稳定并参与发力 。可以先进行 30 秒的快速波比跳,然后休息 10 - 15 秒,重复进行 10 - 15 组 。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心率,加速新陈代谢,帮助燃烧腹部和腰部的脂肪 。但要注意,在进行 HIIT 训练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训练过程中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调整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

中年人(36 - 59 岁):注重健康,适度锻炼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腰部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对于没有腰部疾病的中年人,运动目标主要是保持腰部的健康和灵活性 。小燕飞和仰卧起坐这两个动作就比较适合 。小燕飞可以选择卧姿,每天进行 2 - 3 组,每组 10 - 15 次 。在做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缓慢和规范,避免快速、大幅度地抬起头和腿,以免给腰部造成过大的压力 。

仰卧起坐的次数和强度可以适当降低,每组做 10 - 12 次,每天进行 2 - 3 组 。同时,在起身时不要过度依赖手臂拉拽头部的力量,要更多地依靠腹部和腰部的力量 。如果本身有腰部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等,那么在运动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如瑜伽中的猫式伸展 。跪在瑜伽垫上,双手和双膝着地,吸气时,背部下沉,头部向上抬起,眼睛看向天花板;呼气时,背部向上拱起,头部向下低垂,感受脊柱的伸展和放松 。这个动作可以有效缓解腰部的压力,增强腰部的柔韧性 。每次练习可以进行 5 - 8 组,每组保持 3 - 5 个呼吸 。

老年人(60 岁及以上):安全第一,循序渐进

老年人的身体较为脆弱,腰部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都有所下降,因此在选择腰部运动时,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站立位的左右弯曲运动是个不错的选择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自然下垂 。缓慢地将上半身向左侧弯曲,感受右侧腰部的拉伸,保持 3 - 5 秒后回正,然后再向右侧弯曲 。左右各做 5 - 8 次为一组,每天进行 2 - 3 组 。这个动作简单易行,对腰部的负担较小 。

另外,太极拳中的一些动作也有助于锻炼腰部 。比如云手动作,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 。左手向上翻转,右手向下翻转,同时身体向左转动,左手经面前向左划弧,右手经腹前向左划弧 。然后身体向右转动,重复相反的动作 。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动作的缓慢、平稳,呼吸自然 。每次练习可以选择 1 - 2 个简单的动作,重复进行 10 - 15 分钟 。老年人在进行腰部运动时,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大幅度的动作,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寻求帮助 。

运动小贴士:让腰部运动更安全有效

在进行腰部运动时,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让我们在收获健康和锻炼效果的同时,避免受伤。

运动前的热身环节必不可少。可以先进行 5 - 10 分钟的快走,让身体微微发热,促进血液循环 。然后进行一些简单的腰部活动,如腰部的扭转,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叉腰,缓慢地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腰部,各转动 10 - 15 圈,活动一下腰部的关节 。还可以进行简单的猫式伸展,跪在瑜伽垫上,双手和双膝着地,吸气时,背部下沉,头部向上抬起,眼睛看向天花板;呼气时,背部向上拱起,头部向下低垂,重复进行 5 - 8 次,预热腰部的肌肉 。

运动后的拉伸同样重要。比如仰卧腿部拉伸,平躺在瑜伽垫上,抬起一条腿,双手环抱大腿后侧,将腿尽量向身体拉近,感受大腿后侧和腰部的拉伸,保持 30 - 60 秒后换另一侧 。还有站立位的体前屈,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腿伸直,缓慢地弯腰,双手尽量去触碰地面,感受腰部和腿部后侧的拉伸,保持 30 - 60 秒 。

运动强度和频率也需要合理控制。不要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腰部运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例如,刚开始进行平板支撑时,每次可以坚持 30 - 60 秒,随着腰部力量的增强,再逐渐延长时间 。运动频率方面,每周进行 3 - 5 次腰部运动比较合适,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恢复和调整 。

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也有助于安全有效地进行腰部运动。比如,周一、周三、周五进行腰部运动,每次运动 30 - 45 分钟 。可以先进行 5 - 10 分钟的热身,然后选择 2 - 3 个腰部运动动作,每个动作进行 3 - 4 组,每组之间休息 30 - 60 秒 。最后进行 10 - 15 分钟的拉伸放松 。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腰部疼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 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合理安排运动,就能让腰部运动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助力 。

总结:开启健康腰部运动之旅

平板支撑无疑属于腰部运动的范畴,在锻炼核心肌群的同时,对腰部肌肉的刺激和锻炼效果显著 。而小燕飞、空中蹬车、仰卧起坐以及左右弯曲运动等多种腰部运动动作,也都从不同维度为我们的腰部健康助力 。小燕飞专注于增强腰背肌力量,提升脊柱稳定性;空中蹬车全方位锻炼腰腹,塑造优美线条;仰卧起坐经典不衰,强化腹部和腰部;左右弯曲运动则温柔呵护腰部两侧肌肉,提升柔韧性 。

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腰部运动。年轻人活力充沛,可挑战高强度、综合性的运动;中年人注重健康,适度锻炼,选择温和有效的动作;老年人则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简单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做好热身与拉伸,合理控制强度和频率,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才能让腰部运动安全又有效 。

健康的腰部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石,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腰部运动,坚持锻炼,为腰部健康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

相关知识

​平板支撑能练出马甲线吗?平板支撑能减肚子吗?
平板支撑能练腹肌,能瘦身这些都是神话吗?
平板支撑真的可以瘦身吗?多久能见效果
平板支撑只能坚持30秒平板支撑坚持多久平板撑
平板支撑对腰有伤害吗,腰不好能做平板支撑吗
平板支撑可以瘦身吗?
平板支撑对腰椎好吗
平板支撑对腰间盘突出有作用吗
平板支撑会不会长不高 平板支撑对长高有什么影响
平板支撑可以瘦肚子吗,怎么减肥

网址: 别再瞎练了!平板支撑真的能瘦腰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2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