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VB12)是人体必需的B族维生素之一,主要参与红细胞生成、神经系统功能维护及DNA合成。它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长期缺乏可能导致贫血、神经损伤或认知障碍,需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摄入,尤其素食者、老年人需重点关注。
生理作用1.红细胞生成:VB12与叶酸协同作用,促进红细胞成熟,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
。 神经系统保护:参与神经髓鞘形成,缺乏时可能导致手脚麻木、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症状。 能量代谢:帮助转化食物为能量,缓解疲劳。 缺乏后果2.贫血
:因红细胞生成受阻,表现为乏力、头晕。 神经损伤:长期缺乏可能引发不可逆的神经病变。 认知障碍:与老年痴呆
、抑郁
等风险相关。 天然食物来源1.动物性食物:肉类(如牛肉、鸡肉)、鱼类(如三文鱼、鳕鱼)、蛋类、乳制品及动物肝脏含量较高。 植物性食物:天然植物中几乎不含VB12,但部分发酵豆制品或强化食品(如营养酵母)可能添加。 补充剂与药物2.口服片剂、舌下含片或注射剂型可用于严重缺乏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老年人或胃肠吸收障碍者(如萎缩性胃炎)可能需要更高剂量。 高危人群1.素食者/纯素食者:因饮食中缺乏动物性食物,需依赖强化食品或补充剂。 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导致吸收能力下降,60岁以上人群缺乏率可达20%。 胃肠疾病患者:如克罗恩病
、胃切除术后患者,吸收功能受损。 预防措施2.饮食多样化:非素食者每周摄入2-3次动物肝脏或深海鱼类。 定期检测: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检查血清VB12水平(正常值:200-900 pg/mL)。 合理补充:若饮食不足,可选择低剂量补充剂(如每日2.4 μg,成人推荐量),避免过量(>1000 μg/天可能引发痤疮
等副作用)。 “植物含VB12”:藻类(如螺旋藻)中的类似物无法被人体有效利用,不能替代动物来源。 “缺VB12只靠食补”:严重缺乏或吸收障碍者需医疗干预,仅靠饮食难以纠正。 “年轻人不会缺乏”: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节食)或慢性病
也可能导致缺乏。 孕期与哺乳期:需求量增加至2.6-2.8 μg/天,缺乏可能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药物干扰:长期使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
)或降糖药(二甲双胍
)可能降低VB12吸收。
通过科学饮食与针对性补充,可有效预防VB12缺乏及其引发的健康问题。
相关知识
素食健康:谁说吃素会缺VB12 香菇含量冠绝天下
儿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FDA发布减肥药致癌警告!非布司他一线还是二线?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症状及食物补充指南
JAMA: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指南@MedSci
《孕期营养》课件.ppt
科学补充维生素
特殊人群:孕妇以及乳母的营养与膳食(1)
孕期与营养的关系
Nature子刊:中年开始健康饮食,对寿命的影响有多大?
网址: vb12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3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