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一般来说,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尽量不食用。就拿食用油来说,油吃得太多,很容易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一个人一天的食用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克(半两)。但是大家要注意了,这个25克,不但包括自家炒菜所用的食用油,还包括食用肉质食品所摄入的油脂。
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去餐厅吃一顿饭的油脂摄入远远超出这个范围。今天麦先生和米小姐给大家盘点了几道含油量较高的菜品,无论是在餐厅还是在家吃饭大家最好都尽量少吃为好!
1.地三鲜
地三鲜是东北菜中的经典之一,但是这道经典美食却并不健康。原因就是这道菜的做法是将三样主食材“茄子、青椒、土豆”过油炸,过油后,其含油量比一碗油滋滋的红烧肉还要多。
2.烧茄子
烧茄子以咸鲜回甜、酱香浓郁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常见美食之一。特别是配着米饭吃,特下饭!可是你知道吗?茄子天生疏松多孔,十分“吃油”,一道烧茄子所需要的油甚至是其他常见菜品的两到三倍!所以喜欢吃茄子的朋友们,不妨试试少油的微波炉烤茄子哦!
3.干煸豆角
干煸豆角吃起来鲜香麻辣,口感脆嫩十分过瘾。听起来好像就是一道普法烧制的家常菜,不经常下厨的人可能不知道,看起来美味的干煸豆角其实也是过油炸的,炸过之后再入锅小火煸炒,因此这道菜的油脂含量也着实不低。
5.锅包肉
锅包肉是一道东北风味菜,做法是把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等到金黄色再捞起,再下锅拌炒勾就可以了。光油锅至少就要进几遍,其高油的本质可想而知,所以为了健康,还是少吃点为好。
4.炸藕合
莲藕味甜脆嫩,营养丰富,是常见的养生佳品,味道香酥嫩爽炸藕合是山东和上海地区传统特色小吃,也是家庭常见菜肴。但从名称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来,这又是一道油炸菜品。不仅如此,富含淀粉的藕经过高温油炸会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同时裹着面粉的藕盒会吸附大量油脂,因此也是一道美味但不健康的菜肴。
6.干锅菜
干锅娃娃菜、干锅千叶豆腐、干锅白菜,这些是我们在外吃饭最常点的几道干锅菜。但干锅菜想要达到“麻辣鲜香”的特色,大部分食材需要经过“过油”工序。这样一来干锅菜的含油量就大幅提升。此外,干锅菜一般都需要持续加热,最后大部分油脂都会被菜吸收。
7.水煮鱼、水煮肉片
水煮鱼、水煮肉片是我们最常点的两个“水煮菜”,听起来似乎还挺健康,水煮的嘛!但其实吃过的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水煮菜简直是油煮菜!虽然水煮肉汤里面,上面是油下面是水,但当夹起肉时上面的油会吸附在肉和菜上,非常不健康。如果在外吃饭有人点了这道菜而你又确实想吃,那最好备杯子装上白开水,每次夹完菜拿清水涮过再吃。
8.毛血旺
毛血旺可以说是一道重庆名菜,汤色红亮,麻辣鲜香。这是一道非常“吃油”的菜,饭店里又喜欢下重料,所有菜品几乎是用油煮出来的,每吃一口都像在喝油啊!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一些过油炸的菜品最好少吃,一些重口味的特色菜通常也伴随着重油,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应该尽量远离!
同时,我们在家炒菜用油时也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不要高温炒菜,很多人在炒菜时喜欢热锅热油爆炒,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健康的。高温油不但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建议采用热锅冷油的炒菜方法,即先把锅烧热,再倒油,接着就可以加入材料翻炒了。
二是需要注意我们普通人每天的总用油量应控制在25克以内,但老年人、血脂异常的人群、肥胖的人群、肥胖相关疾病的人群或者有肥胖家史的人群,每人每天的总用油量最好降在20克以下。
可能有朋友会说了,为了健康也知道这么多重口味美食最好不吃,可是没了他们我怎么下饭呐!别着急,有了五常稻花香大米饭还怕啥?《舌尖2》曾赞其为中国最好的稻米,软糯香甜还不失筋道,一点不夸张的说,不配菜我都能吃大半碗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