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游离蛋白S、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活性变化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
Author(s):
Affiliation(s):
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Classification number:
R714.244
GB/T 7714
赵先兰,高丹丹,张文静等.血浆游离蛋白S、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活性变化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0(04):402-405.
Export
目的比较子痫前期(PE)与健康孕妇血浆游离蛋白S(fPS)、蛋白C (PC)、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水平,探究孕妇血浆fPS、PC及ATⅢ活性改变是否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方法采用随机排列表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定期产前检查、临床资料完整的PE患者89例,其中早发型PE组(34周)53例,晚发型PE组(≥34周)36例。抽取同期本院定期产前检查74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其中34周对照组30例,≥34周对照组44例。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fPS活性,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PC、ATⅢ活性,比较孕妇血浆fPS、PC、ATⅢ活性。结果①早发型PE组、34周对照组、晚发型PE组、≥34周对照组孕妇血浆fPS活性分别为(44.10±1.8)%、(49.7±1.8)%、(42.3±3.0)%、(46.7±1.7)%,PC活性分别为(116.0±3.8)%、(111.4±2.7)%、(107.8±3.7)%、(109.4±2.9)%,ATⅢ活性分别为(72.1±1.7)%、(95.0±3.0)%、(75.0±2.4)%、(91.1±2.5)%,早发型PE组较与34周对照组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均降低,(P均0.05)。②晚发型PE组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与≥34周对照组均降低(P均0.05)。③早发型PE组孕妇血浆fPS、PC及ATⅢ活性与晚发型P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降低可能与PE发病有关;早发型、晚发型PE患者体内可能均存在血浆fPS、ATⅢ活性降低引发的易栓状态。
相关知识
茶渣蛋白抗氧化肽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维生素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茶渣蛋白复合物有限酶解及在脂—肉体系中应用研究
BRIX3000® 木瓜蛋白酶凝胶
荞麦谷蛋白酶法水解制备抗氧化活性肽
酶解豆类蛋白制备活性肽研究进展
乳铁蛋白生理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性白蛋白的作用是什么呢? – 手机爱问
FGFR3蛋白:结构、功能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氟化钠抗凝管离心前、后放置时间对血糖测定值的影响
网址: 血浆游离蛋白S、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活性变化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3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