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阮栋梁,张英峰,王丰玲,等: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的研究进展7 儿茶素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均为2—连(或邻)苯酚基苯并吡喃衍生物,正是这种结构中具有连或邻苯酚基,作为抗氧化剂的活性就高于一般非酚类或单酚羟基类抗氧化剂。其物质的量浓度的抗氧化能力依次为L—EGCG>L—EGC>L—ECG>L—EC。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抗氧化剂是这些儿茶素的混合物。其抗氧化性优于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国内外学者对茶多酚进行了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各种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安全无毒。2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
2.1 有机溶剂萃取法
2.1.1 方法原理
茶多酚易溶(或可溶)于水、醇类(CH3OH、C2H5OH)、醚类(C2H5OC2H5)、酮类(CH3COCH3)、酯类(CH3COOC2H5)等,可利用水或有机溶剂将茶多酚从茶叶中提取出来,或用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将其从水提物中分离出来。
2.1.2 提取工艺
归纳总结看,这些工艺都有相同的主线,即:茶叶→浸提过滤[5]、脱咖啡碱→乙酸乙酯萑取→回收溶剂干燥→茶多酚。
浸提、除杂、萃取为必不可少的共同性步骤,各工艺的差别仅在于浸提条件、浸提剂、浸提时间、pH值、温度、次数等)、除杂条件和萃取条件不同。
溶剂法所存在的共同缺点是:使用多种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用量大;工序多,工艺繁琐复杂,萃取工序一般需经3级错流萃取;需多次蒸馏,加热时间长;使用氯仿等有毒有机溶剂,使产品和操作都不够安全。综上所述,溶剂法的改进主要应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有效成份含量和提取率等为目标。
2.2 离子沉淀提取法[6]
从茶叶末中提取茶多酚的实验流程如下图,茶叶末采用沸水浸取获取茶汁,在调整溶液中的pH后加入沉淀剂,固相沉淀物经过分离,加入40%的硫酸溶液,破坏沉淀物,将茶多酚转溶至溶液中,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溶液中茶多酚
,经过真空干燥制取茶我酚产品。
2.2.1 复合沉淀剂与单一沉淀剂的比较
通常沉淀剂的研究是单一组分,主要是含有:Mg、Al、Ca、Fe、Zn、Ba等金属阳离子的无机盐类,由于每种沉淀剂存在一定的适宜pH沉淀环境,一般认为偏碱性的沉淀剂易诱发茶多酚的氧化,因此Zn、Al沉淀剂被认为是较适宜的弱酸性环境的沉淀剂。研究中采用了Zn、Al复合型沉淀,,pH,2+3+2+3+2+3+2+3+2+3-2+2+
相关知识
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docx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pdf
茶多酚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doc
茶多酚提取和纯化技术研究进展.docx
茶多酚的制备和应用研究的进展
茶多酚的研究及新进展
茶多酚在口腔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油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方法研究
网址: 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6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