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陷入过这样的循环:年初立flag要瘦20斤,疯狂节食打卡,体重掉了几斤就沾沾自喜,可没过多久就忍不住暴饮暴食,体重反弹不说,还越减越焦虑?
最近翻到一篇2005年的经典研究,看完直接颠覆了我对“减肥”的认知——原来对某些人来说,放弃减肥,接受自己的体型,反而能更健康。
这场研究,把“减肥党”和“和解党”拉出来展示。
研究找了78位30~45岁的肥胖女性,随机分成两组。
节食组:跟着营养师搞传统减肥,算热量、记饮食日记、盯着体重秤,目标就是减重。
HAES组(健康体型组):不聊减肥,只做三件事——接受自己的身材、饿了就吃(听身体的信号)、找自己喜欢的运动(不是为了掉秤)。
两组都要参加24周的每周课程,之后还有半年的售后支持,最后跟踪观察了整整2年。
节食组的“短期狂欢,长期翻车”
说真的,节食组一开始体重下降确实很明显:
半年后平均瘦了5.2kg,体重掉了5%左右。
但剧情从一年后开始跑偏:体重悄悄反弹,两年后基本回到原点,甚至有人比原来还胖。
更扎心的是心理状态:41%的人中途放弃,剩下的人里,超过一半觉得“自信心被按在地上摩擦”,抑郁情绪也变重了。
说白了,节食就像一场透支未来的借贷——短期看似赢了,长期却要还利息,而且利息是焦虑、暴食和崩塌的自尊。
HAES组:不减肥,反而赢了?
健康体型组的操作,在当时看来简直“离经叛道”:不饿肚子,不逼自己运动,甚至不聊体重。
但结果却让人惊掉下巴。
体重没涨也没跌:两年里基本维持原样,没有刻意减重。
健康指标偷偷变好:血压稳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了,连代谢都变灵活了。
心理状态像开了挂:更爱自己的身体,抑郁量表评分直降,连“看到镜子不躲了”这种细节都在变好。
最绝的是,她们的运动量反而翻倍了——不是为了减肥,而是真的找到喜欢的事(比如散步、跳舞),不知不觉动得多了。
这研究想说的,可能比“减肥”更重要!
节食组用数据证明了一件事:靠饿肚子减下去的体重,大概率会反弹,还会顺带毁掉你和食物、和自己的关系。
而HAES组的经历则像一记耳光:当你不再和身体较劲,开始好好吃饭、认真生活,健康自然会找上门。
想想看,我们是不是总被“瘦=好”的念头绑架?
聚餐时算卡路里,运动时只看消耗多少,连镜子都不敢多看一眼。
但这篇研究告诉我们,比起数字,学会听身体的话,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可能才是最该补的课。
【参考文献】
Bacon L , Stern J S , Loan M D V ,et al.Size Acceptance and Intuitive Eating Improve Health for Obese, Female Chronic Dieter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2005, 105(6):929-936.
说明:文字原创,部分图片由AI生成。
作者:解阳杨责编:郝学婧
审核:姜峰 李硕然 唐蔚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想减肥,周末就要禁暴食
减肥期间,周末如何防止暴食?
减肥期间 周末如何防止暴食
减肥瘦身拒绝周末“暴练”
看女白领的周末断食减肥法
周末吃9大暴瘦减肥食物2天瘦6斤本文共计969个字
周末饮食挑战:如何控制食欲
周末减肥食谱来袭,不瘦都不行
周末美食
周末清肠减肥食谱
网址: 周末不暴食 https://m.trfsz.com/newsview151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