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察多元化健康教育下的核心肌力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病例纳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列为常规组57例和试验组58例,常规组术后予以传统健康宣教配合核心肌力训练,试验组术后予以多元化健康教育下的核心肌力训练,两组均开展为期6个月的短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疾病相关知识维度评分为(25.45±5.16)分,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维度评分为(30.22±5.41)分,术后自我管理维度评分为(30.33±5.23)分,均高于常规组(22.39±5.42)分、(27.35±5.18)分、(27.41±5.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干预方式下,试验组干预7 d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为(28.77±5.36)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为(121.45±20.16)分,均高于常规组(25.27±5.16)分、(107.66±20.61)分;试验组干预14 d后的GSES评分为(33.49±5.23)分,ESCA评分为(158.74±20.61)分,均高于常规组(30.22±5.17)分、(145.38±20.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干预方式下,试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0.82±2.41)d,骨折愈合时间为(10.44±2.46)周,随访第1个月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为(32.11±5.46)分,随访第3个月时的ODI评分为(27.33±5.15)分,随访第6个月时的ODI评分为(21.42±5.24)分,均低于常规组(14.45±4.08)d、(13.36±4.14)周、(35.15±5.28)分、(30.44±5.37)分、(24.49±5.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指导下的核心肌力训练能有效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对增强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并加快康复进程、促进椎体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胸腰椎骨折为一种因脊柱受到多种暴力损伤时出现的结构、功能受损症状,除可伴剧烈疼痛及骨折处明显压痛外,此类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或脏器损伤[1,2]。研究指出[3],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为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临床常会在实施微创术后指导患者开展功能康复训练。核心肌力训练为一种可改善核心肌群功能并增强脊柱稳定性的训练方法,此训练方法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已得到相关研究证实[4]。但实践表明,胸腰椎骨折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与青壮年相比,此类患者的机体耐受性较差,因术后恐动,大多不愿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系统康复训练[5]。多元化健康教育为一种基于患者康复需求并整合多种健康教育主体及形式的健康干预方法,能在充分适应患者个体化需求同时,获得更加理想的干预效果[6]。本研究旨在分析多元化健康教育下的核心肌力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病例纳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列为常规组57例和试验组58例,常规组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60~70岁,平均年龄(65.33±5.27)岁,骨折病程3~8 h,平均骨折病程(5.49±1.25)h;试验组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62~68岁,平均年龄(66.25±5.36)岁,骨折病程4~7 h,平均骨折病程(5.58±1.39)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获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W321)。
1.2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符合胸腰椎骨折诊断要点[7],经影像学检查确认骨折节段在胸11椎体~腰1椎体;受伤时间均≤8 h;年龄均≤70岁;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病理性胸腰椎功能障碍者;伴其他感染性症状或免疫功能异常者;伴凝血功能障碍或明显出血风险者;伴微创手术禁忌证者[8];伴精神、认知障碍性疾病者。
1.3方法
常规组术后予以传统健康宣教配合核心肌力训练,常规健康宣教如下:入院后即予以统一健康宣教,包括发放健康手册,组织患者参与术前健康宣教,出院后按1次/周频率进行电话随访。核心肌力训练如下,(1)双腿交替抬高训练:取俯卧位,双肘呈90°,与肩同宽,腹部、髂腰肌、股四头肌同时用力挺起臀部后,双腿交替抬高,抬高时动作应缓慢平稳,交替一次为一个动作,5个/组,2组/d。(2)平板支撑:取俯卧位,以双手手掌支撑,髋部紧贴床面后将躯干缓慢上升并维持10 s后放松,10次/组,2组/d。(3)牵伸训练:双手握紧单杠悬吊身体并保持双腿自然伸直,左右摆动下肢10°~30°,5次/组,2组/d。(4)悬吊训练:双手握紧单杠悬吊身体并保持双腿自然伸直,缓慢屈膝90°并维持2 s后放松,5次/组,2组/d。在院系统治疗5~7 d后,居家继续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总训练时长为1个月,训练结束后开展为期6个月的短期随访。
试验组术后予以多元化健康教育下的核心肌力训练,多元化健康教育如下:组建多元化健康教育小组,组内成员应包含1名主治医生、1名康复科医生、1名营养科医生、1名护士长、5名专科护士及若干一线护士,护士长负责对接医生及临床护士,负责统筹、安排工作,专科护士负责汇总医生意见,并制定健康教育措施,由一线护士实施临床护理。全面评估健康认知水平,并应用相关量表系统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如何应用互联网平台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多元化健康教育:(1)口头宣教。除按临床常规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外,护士需通过一对一形式对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经明确具体认知水平后进行针对性宣教,帮助弥补认知中不足,并通过回授法向患者随机提问,了解其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根据患者反馈,对认知仍欠缺部分进行强化教育。(2)多媒体宣教。在住院部走廊、病房中顺序播放不同主题的健康宣教视频,嘱患者与家属一同观看,每日早晚各播放20~40 min。(3)健康讲座宣教。每周在院内组织一次健康讲座,由主治医生、康复科及营养科医生主讲并预留20 min自由提问时间,依次进行解答。(4)医护一体化宣教。医生、护士需每周组织一次内部会议,由护士汇报患者在院康复情况并转达患者需求,由医生进行评估后调整、优化现有干预计划。(5)家属、同伴支持性健康教育。邀请2~3名同科室住院患者与至少1名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同伴向患者分享个人成功治疗康复经历,家属需予以适当鼓励及支持,并做好日常康复监督,出院后按2次/周频率进行电话随访,1次/月频率上门随访。本组其余核心肌力训练措施同常规组。
1.4观察指标
(1)于入院后、出院前分别采用医院自主设计的健康认知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量表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后自我管理3个维度,各维度分值范围依次为0~30分、0~35分、0~35分,分值越高提示健康认知水平越高,此量表已经过信效度检验,信度系数=0.74,可用于临床测评。(2)于入院后、干预7 d后、干预14 d后等不同时间点,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9]、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10]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GSES量表含10个条目,均按1~4分计分,分值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感越强;ESCA量表含43个条目,均按1~4分计分,分值越高提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期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11]评分,ODI量表满分50分,分值越高提示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6个月。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2.0处理,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认知水平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各维度健康认知量表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干预方式下,试验组干预7 d、14 d后的GSES、ES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在不同干预方式下,试验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期间的OD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胸腰椎骨折均为高能暴力所致,因合并神经功能损伤或脏器损伤,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除及时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外,在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开展功能训练对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也有重要意义[12,13]。核心肌群是由腰、骨盆、髋关节组成,含29块肌肉的肌肉群,具有稳定重心、传导力量的作用,为人体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14]。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伤椎节段结构及功能均受到一定损伤,即便接受积极手术治疗后,其脊柱稳定性仍较差,部分患者为维持身体平衡甚至可出现一些异常姿势[15]。核心肌力训练重在通过活化深层躯干肌肉而稳定腰椎及骨盆功能,核心肌力稳定才可有效维持人体与地面反作用力间的平衡[16]。目前核心肌群训练方法已在各类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得到广泛应用。
表1两组患者健康认知水平评分比较
表2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表3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但此病多见于机体耐受性、恢复力较差的中老年患者,术后恐动为导致患者术后康复计划难以实施、康复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17]。研究指出[18],术后椎体疼痛、术后应对障碍及自我效能感差为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的主要因素,鼓励患者积极应对并予以主观、客观支持为促使患者早期开展功能训练并加快康复进程的重要举措。多元化健康教育是一种集多种健康教育主体及形式的健康干预方法,通过系统评估患者认知水平并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更好满足患者的干预需求[19]。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的各维度健康认知量表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与传统健康宣教相比,多元化健康教育可依赖当今飞速发展的新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多种形式、多个主体的健康教育方案。本研究试验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GSES、ES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范晶晶等[20]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后的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所用多元化健康教育除包括口头宣教形式外,还涵盖了不同主题下的多媒体、健康讲座、同伴支持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口头宣教重在帮助弥补患者认知中的不足,经系统评估认知水平并通过回授法进行口头宣教后能有效强化其认知水平,当患者充分认识到遵医嘱开展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也能形成一定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护理意识,进而促使各种健康行为发生。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也能将骨折相关知识、手术注意事项及个人护理要点等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行为,对规范患者个人护理行为也有重要意义。通过健康讲座可实现患者与医生的一对一沟通,通过医护一体化管理也能实现对患者现有干预计划的及时调整、优化。经系统改善患者认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后即可促进训练计划顺利开展,对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并促进椎体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故本研究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期间的OD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提升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健康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开展核心肌力训练能加快其术后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冀胜辉.3D打印技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21,30(9):987-990.
[3]陈崇阳,尹锐,周文来前后联合入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誉柱结核的疗效比较JJ1.临床骨科杂志,2021.24(1):25-29
[4]王艳丽核心肌力训练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3):65-67.
[5]崔悦,姚莉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的相关因素[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21):3912-3915.
[6]唐晨路,姜桐,陈,等.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惠者中的应用效果].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30-33
[7]贺宝荣,郑博隆.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和分型方法解析[J.中华创伤杂志,2021,37(3):205-209.
[8]陈崇阳,尹锐,周文来前后联合入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比较[.临床骨科杂志,2021,24(1):25-29.
[10]武士方.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3,13(5):142-145.
[14]杨政,渐进式核心肌力训练对老年人平衡功能的效果I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25(7)836-839
[15]来章琦,胡潇月,王琳,足部核心稳定性相关因素对人体姿势控制影响的研究进展I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3)353-359
[16]李英英,陈笑赛,孙萌娟.基于平均频率变化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效果I.中国疗养医学,2021.30(1)12-15
[18]安玉兰,孙睛,郭蠢,等,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恐动症成因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L.中国卫生统计,2021.38(4):581-584
[19]邓爱群,黄春燕,许明基于反馈式教育法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研究]临床护理杂志,2022,21(3):20-23.
[20]范晶晶,陈媛 多元化,健康教音对胸腰椎乐缩性骨折手术串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11医学临床研究,2021 38/2)314-316
基金资助: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Wjlx202102514);
文章来源:段鹏飞.多元化健康教育下的核心肌力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23,32(11):1135-1138.
相关知识
腰椎骨折后期康复训练
腰椎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腰椎骨折术后康复方法
腰椎骨折后怎样康复训练
腰椎压缩性骨折多久能康复
腰椎压缩性骨折康复训练动作
腰椎压缩性骨折怎样做康复训练
腰椎退行性疾病行腰椎融合术后康复锻炼的研究进展
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在脊柱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核心力量训练对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
网址: 多元化健康教育下核心肌力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术后康复影响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2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