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这些供果看起来多么香甜啊,拿一个来吃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年轻比丘善明望着佛前堆积如山的水果,忍不住伸出了手。
他没想到,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竟让他遭遇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变故。
《佛说善恶因果经》有云:"供佛之物,乃十方信众虔诚供养,已成清净之物。
若人私取食用,是为亵渎三宝,折损福缘。"
这句经文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深刻的智慧?
为何佛前供果不能食用?
这个故事发生在佛陀住世时期。
一日,佛陀带领众多弟子来到祇园精舍。
当时有位名叫善明的年轻比丘,刚刚出家不久。
他的戒腊虽浅,但对佛法有着极大的热忱。
善明出生在富裕人家,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
从小,他就常常跟随父母去寺院礼佛,聆听高僧讲经说法。
他家的客堂里常年供奉着一尊庄严的释迦牟尼佛像,香火不断。
母亲每日都会亲自挑选最新鲜的水果供佛,
告诉他:"供佛要用最好的果实,这是对三宝的恭敬。"
善明从小耳濡目染,对佛法生起无限向往。
成年后,他不顾父母的劝阻,放弃继承家业的机会,毅然决定剃度出家。
临行前,母亲拉着他的手叮嘱:"出家修行,要谨记戒律,莫要懈怠。"
那是一个晴朗的春日清晨,祇园精舍里热闹非凡。
来自各地的信众络绎不绝,带来各式各样的供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堆积如小山般的水果:
紫红色的葡萄挂着晶莹的露珠,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无花果青翠欲滴,果肉饱满;
石榴个个红艳似火,仿佛要裂开露出里面的红宝石;
还有当季最甜美的芒果,金黄的果肉透着诱人的光泽。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这些果实上,如同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边。
"真是太香了..."善明站在佛堂外,闻着果香,不禁咽了咽口水。
这些水果勾起了他的思绪,让他想起小时候在家的情景。
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园丁都会摘来最新鲜的水果,
母亲会亲自挑选最好的供佛,剩下的才让家人享用。
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水果,善明心里暗想:"这么多水果,佛陀和师兄们肯定吃不完。
我记得小时候在家,供过的水果最后都是分给大家吃的。
等供养仪式结束后,拿一些来吃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反正也不会浪费..."
午斋过后,僧众们各自去禅房休息。
善明却惦记着那些水果,独自溜回了佛堂。
殿内香烟袅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佛像上,映出一片祥和。
他左右张望,见四下无人,
便蹑手蹑脚地走到供桌前,伸手拿起一颗色泽艳丽的苹果。
就在这时,一个威严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善明,且慢!"
善明吓得浑身一颤,手中的苹果差点掉在地上。
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年长的阿罗汉尊者,正用慈祥而严肃的目光望着他。
尊者缓步走近,语气平和地说:"你可知道,佛前供果蕴含着信众的虔诚之心?
这不仅是一份简单的供养,更是他们积累功德的方式。"
善明羞愧难当,脸涨得通红,赶紧将苹果放回原处,
低头行礼:"弟子无知,请尊者开示。"
阿罗汉尊者见善明虚心受教的模样,神色稍霁。
他带着善明来到一处幽静的禅房,细细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
有位富商,家中有一片广阔的果园,果树千株,年年都有丰收。
他虔诚向佛,每逢果实成熟,必定会挑选最好的水果供奉佛陀。
一日,他的小儿子贪嘴,趁无人注意时,偷偷取走了供桌上最大最甜的一颗蜜桃。"
尊者的眼神变得深邃:"你知道吗?
那个富商之子从那天起,原本顺遂的人生突然出现了转折。
不到百日,他的福缘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慢慢抽走。
家中果园年年歉收,学业也屡屡受挫,甚至身体日渐衰弱。
这位少年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真的是因为那一口供果,让自己失去了百日的福缘?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玄妙的因果?
佛前供果为何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善明听到这里,不禁打了个寒颤,手中的苹果似乎变得沉甸甸的。
他望向尊者,期待着答案的揭晓:
一颗小小的供果,为何能够影响一个人百日的福缘?
这其中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佛理?
剩余34%未读
最低0.27元/天订阅作者, 解锁全文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供过佛的水果,到底能不能吃?
佛前供果也有讲究?什么水果不能上供?
佛前供果要注意,并不是什么水果都能供,做到这几点才会功德无量
佛教:佛前十种供品的寓意和果报,您不可不知
吃“佛手瓜”会致癌生病?佛手瓜究竟能不能吃?
泰国姻缘怎么求,泰国四面佛求姻缘灵吗
佛主为何立下“过午不食”的规定?
佛教:佛前佛前十种供养的功德与意义!
行深科技 般若佛学 佛在心中为何还供佛像、持念珠
烧香拜佛祈福语
网址: 佛前供果为何不能食用?吃下会消散百日福缘,切记谨慎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4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