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今天的饭菜咸吗?
这看似平常的问题,背后却关乎健康。
据统计,我国人均每日吃下去的盐高达9.3克,几乎是世卫组织推荐量(5克)的两倍!这多出来的每一克盐,正在悄悄为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胃癌埋下隐患。
本周是第七个“9·15”中国减盐周,今年主题依旧是“人人行动,全民控盐”。这绝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健康提醒。低盐饮食,打响我们的“保胃战”和“护心战”!呐,这份指南就是您的“控盐好帮手”。
一、明明白白看标签,智慧选购低盐食品
或许你家炒菜时加的肉眼可见的盐是不多,但是我们还是要警惕那些“藏起来的盐”。不过这些“隐形盐”再狡猾,还是在包装食品上留下踪迹。学会看营养成分表,智慧购物,是清淡饮食第一步,更是健康生活一大步。
擒贼先擒王,找准“钠”含量:
配料表会骗人,但营养成分表很诚实。直接找到“钠”(Na)这一栏。记住一个换算公式:1克钠≈2.54克盐。下次看到钠含量高的零食,可得掂量一下了。
解锁“官方认证”: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每100克食品中钠含量≤120毫克,才能理直气壮地自称 “低钠”或“低盐”。认准这个数字,炼就避开高盐陷阱的火眼金睛。
优选“绿色通道”:
直接挑选包装上明确标注了“低盐”、“少盐”或“无盐”字样的产品,简单粗暴最有效。
二、厨房巧思,让减盐变得轻而易举
告别“手抖”撒盐,是家庭减盐的关键一步。只需一点小工具和小技巧,就能事半功倍。
给盐罐配个“预算师”:
赶紧给家里备一个2克限盐勺和限盐罐。健康成人一天吃盐不超过5克,正好是2勺半。提前把一天的“盐预算”量好放进限盐罐,从源头上杜绝超标。
给菜肴请个“提鲜帮手”:
怕离了盐,饭菜没有滋味?试着请出这些天然鲜味大师:葱、姜、蒜、辣椒、花椒,或者淋上醋、柠檬汁,用香料赋予灵魂。你会发现,食物的本味比咸味更迷人。
掌握“黄金放盐时机”:
改掉一开始就放盐的习惯,尝试在菜肴临出锅时再撒盐。这样盐分能更均匀地附着在食材表面,用更少的盐就能吃到同等的咸味。另外, 别用菜汤拌饭,那可是油盐的“重灾区”。
三、全家总动员,打造低盐“家风”
减盐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家人的健康革命。
宝宝口味要“淡养”:
千万别给宝宝的辅食里额外加盐!他们的肾脏很娇嫩,食材本身的味道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丰富。
吃饭时多一双“监督的眼”:
家人之间要互相提醒,特别是关心家里血压高的长辈。餐桌氛围应该是“轻言细语”,而不是“重盐重酱”。
外出吃饭,勇敢说“不”:
点外卖或下馆子时,别不好意思,主动要求“少放盐”或“菜品做得清淡点”。你是顾客,有权提出健康需求。
四、减盐是龙头,带动“三减”新潮流
要知道,减盐、减油、减糖这“三减”是一家子。当你开始成功减盐,你会发现,减油减糖也变得顺理成章。
· 当你习惯阅读营养成分表找“钠”时,会自然而然地看到“脂肪”和“糖”的含量。
· 当你爱上了食物的清淡本味,对油炸和过甜饮料的渴望也会慢慢降低。
· 掌握了减盐的技巧,就等于掌握了健康饮食的通用法则,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三减”协同的健康饮食新风尚。
健康生活,就藏在一日三餐的细节里。控盐减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一点意识和一次行动。从下一餐开始,从阅读一个标签开始,从用好一把限盐勺开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践行“人人行动 全民控盐”,共同守护全家人的健康未来!
[责任编辑:张魏桔]
相关知识
减盐一小步,健康一大步!这份家庭控盐指南请收好
@上班族,这份减盐减油指南请查收
【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盐值”不能高!请收好这份日常减盐小妙招
注意!你的“盐值”不能再高了!这份控盐小妙招请查收→
“盐值”超标请注意!你需要这份减盐攻略
@家长们,这份“零食购买指南”请收好!
“盐”多必失!这份减盐方案赶紧收藏→
家庭减盐行动:指南与策略解析
国人日均盐摄入量超10克,试试低钠盐和减盐窍门,守护健康!
世卫喊你「换盐」了!这4类人适合吃低钠盐
网址: “钠”么多盐,谁来拦住?这份家庭减盐指南请收好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10039.html